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家教世界》2011,(5):45-45
加拿大渥太华5名徒步旅行的爱好者决定在非洲纳米布沙漠进行一次徒步旅行。 纳米布沙漠位于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沙漠,全长1900公里,宽80公里至130公里,以湿度大、多雾闻名全球。  相似文献   

2.
陈萍 《良师》2010,(5):7-7
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公里;纳米布沙漠被艾塞布干河分成两个部分,南边是一片浩瀚的沙海,北边是多岩的砂石平原。  相似文献   

3.
饮雾的植物     
神奇的千岁兰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植物之一,它形状矮小,生长在非洲的纳米布沙漠。纳米布差不多是地球最干旱的地方,年降水量只有10毫米,但是千岁兰却能在这里找到生长所需的水分,它的叶片长达2米,上面有一层厚厚的膜,可以反射阳光。天气炎热时,叶子便卷曲起来,防止水分流失。它的根须占地面积可达50平方米,并可达到5米深的地下。千岁兰最特殊的技能要算“饮雾”了。在纳米布沙漠,雾是很常见的,从南极带发源的孟加拉寒流到达炎热的非洲海岸后便蒸发成雾。大团大团的雾可以漂移到120公里以外的大漠深处,千岁兰则可以将它们截获。它的叶片两面有着…  相似文献   

4.
纳米比亚的纳米布沙漠与非洲的其他沙漠不同。它位于大西洋的沿岸,所以全年中有100多个夜晚,这里都被浓雾所笼罩。  相似文献   

5.
一种传奇〉〉沙漠里的生存之道 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的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占老、最干旱的沙漠之一,整个沙漠散发着无尽的恐惧与绝望。但只要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有无数小生命在死寂的沙漠上爬行——它们就是沙丘蚁。沙丘蚁的食物为天赐之物——沙漠中风裹挟着的动植物的残体,如一粒种子,一条干枯的蜘蛛腿乃至一片叶子。  相似文献   

6.
在南美洲智利北部、南纬18°—27°之间,有一片沿太平洋海岸伸展约1000千米、平均海拔为610米的沙漠,这就是素有世界“干极”之称的阿塔卡马沙漠。阿塔卡马沙漠的气候极端干燥,到1971年为止,有的地方已400多年没有下过雨了。濒临太平洋的阿塔卡马沙漠为什么如此干燥呢?原来,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从南美大陆吹来的东南信风几乎不能到达这里,加之阿塔卡马沙漠所临的太平洋海岸运行的是秘鲁寒流,这使得该地降水非常稀少。这里年降水量一般在50毫米以下,沙漠北部仅为10毫米左右。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上,这使得该地气…  相似文献   

7.
沙海之龙     
纳米布沙漠是非洲最古老的沙漠,广袤无垠,荒凉寂静,气温通常高达40摄氏度。在这里,只有行家里手才能生存,弱者是绝没有立足之地的。纳马夸变色龙便是这样一种动物,它们身材矮小,却永不放弃,永不屈服,是名副其实的沙海之龙。埃盆塔是一只青春十足的雌性纳马夸变色龙,天生一副匀  相似文献   

8.
<正>纳米比亚神秘的“仙女圈”:传说是神的脚印,至今科学仍无法解释。有人说它们是神的脚印,其他人则认为它们是不明飞行物的着陆地点,科学家们也有自己的理论,但事实是,没有人真正知道仙女圈是如何弥漫纳米布沿海沙漠的。仙女圈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纳米布的干旱草原中,当从空中看时,它们看起来就像织物上的圆点。  相似文献   

9.
蒋平 《科技文萃》2005,(12):106
在非洲纳米比亚很长的海岸线上,不是人们所熟悉的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等优美的滨海风光.而是一方长达1 600千米的纳米布大沙漠.形成了"一边是大海,一边是沙漠"的特殊景观.  相似文献   

10.
纳米     
《好同学》2004,(7)
“纳米”是英文namometer的译名,是一种度量单位,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即1毫微米,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米,约相当于4 5个原子串起来那么长。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  相似文献   

11.
纳米布沙漠是如此干旱,几年都可能滴水不遇。但是在这里却生长着一种叫千岁兰的植物,没有水的几年中,红棕色坚韧的叶片会渐渐枯萎。但一沾雨水,生命便急速复苏,迅速变绿并再次萌发,它们能够靠湿润年份从土壤中汲取的水分生活若干年。在雨水极为稀少的地区,假如有浓雾从海岸吹向沙漠,植物便把雾滴收集在体内,赖以生存。几滴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13,(22):52-53
纳米比沙漠位于非洲西南部的纳米比亚,形成于8000万年前,被认为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在本地语纳马语中,纳米比意味着"寸草不生的地方"——这一描述似乎是正确的。这片宽广的沙漠是纳米比亚最干燥最荒凉的地方。然而,这里绝不是了无生命。纳米比沙漠是数量繁多的野生动物的家园。  相似文献   

13.
"纳米"是英文Nanometer的译名,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米,约相当于45个原子串起来那么长。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纳米技术其实就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技术。随着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了各种千奇百怪的战场"精灵"。  相似文献   

14.
“纳米”是英文Nanometer的译名,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米,约相当于45个原子串起来那么长。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纳米技术其实就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技术。随着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了各种千奇百怪的战场“精灵”。  相似文献   

15.
最近,美国的NBD Nano公司里诞生了一个绝妙发明——能自己灌(ɡuàn)满水的水壶。听上去是不是很神奇?神奇的背后是科学。这个水壶是仿照一种生物——纳米布沙漠甲虫的奇妙本领来制造的。这种甲虫背上的壳能从空气中收集水分,水分集成水滴(dī)后,就  相似文献   

16.
悲情沙龙兔     
沙龙兔的传说2004年8月的一天,我们一行三人骑着骆驼走进了纳米布沙漠,在一座巨大的沙崖下扎起帐篷露营。突然,一个很小的黑点在我们不远处出现,然后一晃而过。眼尖的法纳姆一跃而起,迅速追了过去。十几分钟后,他就抱着一只右腿受伤的兔子乐颠颠地跑回来了。这是南非沙漠里特有的一种兔子,叫沙龙兔,非常珍稀。因为沙漠里雨水稀少,每逢下雨的时候,都会有一只领头的成年沙龙兔不吃不喝地外出寻找水源,找到后就会昼夜不停地赶回巢穴通知其他的沙龙兔,然后带着它们往水源地赶,到达目的地后,那只领头的成年沙龙兔常常会因为精疲力竭而死去。但是…  相似文献   

17.
在非洲纳米布沙漠里,生活着一种叫凯西的蜥蜴,这种蜥蜴长得很难看:从脖子到脊背,全身长着鳞甲,连腹部也有鳞甲,它还有一根能变粗也能变细的长尾巴。凯西属于爬行动物,它的前脚和后脚都非常有力,能帮助它挖洞。凯西挖洞是为了隐蔽,也是为了取暖。凯西是冷血动物,它必须依靠阳光摄取足够的热  相似文献   

18.
在塔克拉玛干的腹地,有一片纯沙漠地带。所谓的纯沙漠,就是年降雨量不足一百毫米,又没有水灌溉的地方。然而,就在这无雨无水、干旱、盐碱、人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里,却有着一种古老树种——胡杨树。  相似文献   

19.
传说在浩瀚无际的沙漠深处,有一座埋藏着许多宝藏的古城。要想获取宝藏,必须穿越沙漠,战胜沿途数不清的机关和陷阱。很多人对沙漠古城里这样一批价值连城的财宝心向神往,却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去征服沙漠以及杀机四布的陷阱。这批珍贵的财宝,就这样在沙漠古城里埋藏了一年又一年。  相似文献   

20.
1.前些年,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叫“尿不湿”的婴儿尿布,它是用_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其吸水能力大得惊人,吸水量能达到自身重量的_____~______倍。2.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______________是土壤沙化的重要原因,凡是年降水量在_____毫米以下,蒸发量_______降水量的地方,土壤很容易变成沙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