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然其人存在与否构成了历史上的一大公案,计然确实存在,但地位和作用与后世说法不完全吻合,其形象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其演变构成了独特的计然现象,从中可以窥探并把握古人的名人必有名师的心理。计然与计倪就是同一人,他有着出众的才华,在越国复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然与文种虽不无瓜葛,却绝不是同一人,他也绝不是道家的文子。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期,越国有位叫计然的经营专家,他提出一句脍炙人口的经营名言: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其意思是说,在天气大旱时,虽然江河断流了,但不要一哄而上,争着去做车子的生意,相反,应投资于舟船的收购、营造,因  相似文献   

3.
《考试》2011,(10):59-59
1.所长无用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6,(3)
春秋时,虞孚请教著名经济专家计然,问生财之道,计然告以种漆之术。三年后,虞孚一下收获了好几千斗漆,准备卖到缺漆的吴国,挣一笔大钱是没问题了。这时其妻兄告他:“漆在吴为奇货,卖漆人常以漆叶熬油悄悄掺入,获利更多。”虞孚然之。到吴国后.  相似文献   

5.
越人造车     
越国地势低洼,到处都是纵横的河流湖泊,人们出门都乘船,不用车。因此,越国的人们一直不懂得如何造车。有一天,一个越国人到晋国去游玩,在晋国和楚国交界的地方发现了一个东西,"呀,这不是一辆车吗?"越国人很高兴,激动地想:等我把这辆车运回去,我们可以模仿着制造,那么我们越国也有车了。越想越兴奋的越国人根本不知道,这虽然  相似文献   

6.
<正>卧薪尝胆说的是春秋时期,吴越大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在吴国受尽各种屈辱,卧薪尝胆,回国后励精图治,最终带领越国战胜吴国,完成复国大业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中国人尽皆知。后人甚至对其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正面评价。可历史的真相的确是这样的吗?1.谁挑起了战争?要明白,当年的吴越战争是越国挑起的。越国乘吴国进攻楚国之时,发兵偷袭吴国。吴王阖闾震怒,遂率兵反击,不幸死于战场上。后来阖闾的儿子夫差继位,誓报父仇。继而才有"夫椒之战",吴国大败越国。  相似文献   

7.
目不见睫     
《教育》2013,(9):60
战国时期,楚庄王准备去攻打越国,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谋臣杜子。杜子问:"不知大王出兵越国的理由是什么?"楚庄王说:"越国目前政治腐败,兵力不足,正是攻打的好机会,我不想放过这个机会。"杜子又问:"大王有成功的把握吗?"楚庄王十分自信地说:"当然有把握。越国眼下正不堪一击,我出兵必定是马到成功!"看着楚庄王那盲目自信的样子,杜子语重心长地说:"大王,您所说的情况并不全对。越国目前情况的确很糟,可是  相似文献   

8.
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期楚国宛(今河南阳县)人,是越国的大夫。 越国是古代越族建立的国家,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经过越族人民的长期劳动,在中原先进经济文化影响下,到了春秋中期,越国已是钱塘江流域比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越王允常和他的儿子勾践也想学中原诸国的榜样,称霸中原。但是,越国的北方是一个比之强大得多的吴国,越国要北上,首先要消灭吴国。这就是吴越争霸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书法观典     
<正>【作品概况】《越王勾践剑铭》是刻在越王勾践剑上的铭文,内容为"越王鸠浅自作用剑"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的越国青铜器。公元前494年,吴国与越国大战,越国大败,在献上美女西施后,越国国王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马夫。20年后,勾践回到越国,东山再起,用了9年时间灭了吴国,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名霸主。"卧薪尝胆"的成语由此而来。"鸠浅"就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名字,此剑就是这位春秋霸主的王者之剑。1965年  相似文献   

10.
卧薪尝胆     
十一 《红领巾》2010,(3):48-49
公元前494年,越国与吴国作战,越国大败。 大臣文种对越王勾践说:“我们还是求和吧。吴王夫差宠幸的大臣伯嚭,是个贪婪的人,我们可以收买他,让他说服昊王。”于是,  相似文献   

11.
范蠡是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商业鼻祖。他以经济学家计然为师,从事商业经营,成为当时首富。其经营策略可以概括为善择地点,艰苦创业,多种经营,把握商机,诚信为本,同心协力,散财于贫八点。  相似文献   

12.
精彩片段     
卧薪尝胆历史(471100)河南省孟津县县直中学高怡婷春秋时期,越国被称为“胆小国”,原因是吴国用核武器偷袭越国后,越国人都被吓破了胆,个个胆小如鼠,不,确切地说,胆小不如鼠。瞧,堂堂一国之君晚上“出恭”都得由五百名大内侍卫护驾。因此,“越王出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后来还被联合国什么什么组织定为特色文化遗产呢。  相似文献   

13.
麻鞋与白绢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  相似文献   

14.
人教统编版《勾践灭吴(节选)》对“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中“国子姓”的注释是:国君的同姓。这样整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只要是我勾践的父辈兄弟和与我同姓的人中,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使吴国退兵的,我就与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相似文献   

15.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国对越国发起进攻,吴王受重伤而亡。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案情1997年11月,王秋华获知其同学郑开源准备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前往日本,已经联系好了偷越国(边)境的渠道,却苦于找不到偷越国(边)境者,便煽动长乐的两位小学教师偷渡日本。林国清和卢建华在王秋华的煽动下,产生偷渡去日本的强烈  相似文献   

17.
鱼腥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的家乡,鱼腥草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折耳根。关手鱼腥草名字的来源,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啊。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夫差的俘虏,勾践忍辱负重假意百般讨好夫差,方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传说勾践回国的第一年,越国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吃。为了和国人共渡难关,  相似文献   

18.
趁火打劫     
春秋末年,吴国和越国相互争霸。越王勾践打了败仗,做了吴国的俘虏。勾践在心里暗暗立下了报仇的誓言,表面上却对吴王夫差百依百顺,俯首帖耳。几年过去了,吴王夫差以为勾践胸无大志,真心归顺了自己,就不听忠臣的劝说,放虎归山,让勾践回到了越国。  相似文献   

19.
勾践是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的事迹和精神给后人留下深远的影响。学了《勾践灭吴》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触。自从吴国打败越国后,越国困守在会稽山上,假如是苟且者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会放弃,都会投降,但是,勾践并没有放弃,而是同手下密谋,表面求和,暗里抚恤民众,广招人才,发愤图强,积蓄力量,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我对  相似文献   

20.
哀牢国与滇国、滇越国在云南古代史上占有很高的历史地位,研究辩析哀牢国与滇国、滇越国的关系,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哀牢国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