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兰 《基础教育研究》2010,(5):33-33,35
《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教者在学生初读课文后,以问题“你从文中哪些语句读出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来统领全文,让学生深入文本,细读体会。交流时学生的回答重点集中在“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和“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这两个句子中,于是教者紧扣三个关键词语“全然不顾”“奋然”“人墙”,引领学生咀嚼语言文字,使词语鲜活丰满,引导学生深入领悟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人民解放军抗洪处境的艰难,感悟他们心系人民、英勇无畏、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通讯,背景广阔,人物众多,充满战斗气息。课文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表现了人民子弟兵同心协力、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是一幅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丰富语言积累:整合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抓住关键字词,感悟人民子弟兵战洪水、保大堤、救群众时表现出的铮铮铁汉形象;利用语言文字,以词牵文,激活画面,体会人民子弟兵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感悟、背诵第5自然段。2.通过分析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3.通过讨论探究,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前文,渲染情境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回到那难忘的1998年,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和人民子弟兵一起深入抗洪第一线。2.多媒体播放1998年大暴雨视频,播放长江奔腾不息的视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7.
李燕 《湖南教育》2002,(6):28-28
结合课本插图理解。学习课文《长城》中“蜿蜓”和“盘旋”两个词的时候。我先让学生看课本上的长城远景图,问学生看到的长城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远看长城会是这样的?再叫学生找出课文中写这个意思的词。这样做,使学生不仅形象地理解了词义,而且体会到了长城修筑之不易及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结合生活体验感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有一句讲作者肖复兴见到叶老“那样随便、和蔼,作者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消失了”,“拘束”什么意思?我引导学生:你们在生人面前感到不随便,这种感觉就是“拘束”,课文中指开…  相似文献   

8.
李静 《陕西教育》2009,(7):19-20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本课教学追求的目标是读好课文,并利用CCTV科教频道——《再说长江》及专题网站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多方面多角度丰富人民子弟兵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读通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底线”,那么我认为对文本中出现的词语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底线”中的“底线”,学生如果连课文中出现的词语都不能够准确理解,对文本的整体感悟也只能是浮光掠影。扎实、灵动而有效的词语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词语的含义,并能丰富文本的内涵,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让语文课有了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0.
过去,我在词语教学中,往往使用陈旧的教学方式:在讲解课文前或在教课中,把课文中的词语一一找出,解释在黑板上,让学生抄下来,在自习课时哇哇哇地死记硬背,并美其名曰“扫清课文中的障碍”。这样,一本书教完,学生抄的词语满本,背得学生头昏眼花。到了期中期末复习考试,很多精力也花在背诵词语解释上,浪费了时间,加重了学生负担,而学生对词语的意思,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战无不胜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早已向世界证明。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是人民的子弟兵,对党、对人民、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军人唱红歌,歌声更嘹亮,意志更坚定。  相似文献   

12.
“光复”这个词,在《难忘的一课》里、先后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课文的开头部分(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一次是在课文的结尾部分(他指着礼堂两面墙上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说:“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学生自读课文之后,要老师讲一讲“光复”这个词语的意思。可是,  相似文献   

13.
李萍 《下一代》2011,(7):14-1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战无不胜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早已向世界证明。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曩是人民的子弟兵,对党、对人民、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军人唱红歌,歌声更嘹亮,意志更坚定。  相似文献   

14.
为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我们采用了“整体——部分——整体”的读书方法.即先从文章的整体了解课文内容,再通过具体的词句段教学深入理解,最后回到课文的整体中理解文章的中心. 第一步,从整体入手,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如教学《江姐》一课,首先,我们要求学生通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并理出文章的层次.通过初读,学生了解了这篇课文主要是写江竹筠烈士在残酷的环境中,对敌斗争英勇无畏;在敌人的酷刑威逼下严守党的秘密.结构是先写“提审”,然后插叙“被捕”,最后又按顺序写“受审”和“慰问”.  相似文献   

15.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中年级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高年级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怎样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呢?一、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理解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它具有概括性。一些词语的意义往往在课文中已表达出来了。因此,理解这些词语,可以用书中的语言文字去理解。如《说勤奋》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生物学家童第周刻苦学习的文字:“第…  相似文献   

16.
讲解词语,重要的是要把词语的含义讲准确,这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词语用法的基础。所谓把词语讲准确,就是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讲清讲准词语在具体课文里的真正含义,让学生对这个词语的意义和感情色彩都有正确的理解。在学生的作业中,由于他们对词义理解片面而造成词语运用上的毛病并不是少见的。譬如,我在学生的作业中看到这样的句子:“天汾小学是举世闻名的。”“下课了,老师溜出教室。”显然,句中“举世闻名”、“溜”两词都用错了。“举世闻名”就是名闻全世界,用它来说明—个小学是大词小用;“溜”,是偷偷地跑开的意思,含有贬义,用它来说明老师走出教室就不恰当。学生这种运用词语的毛病,是与教师没有真正讲清楚这些词语的意思有关的。怎样把词语讲解准确呢?我认为,认真备课,教师先弄懂课文里词语的含义,是讲清讲准词语的先决条件。在备课时,教学参考书上的词语解释可以参考,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因为在一篇课文里,  相似文献   

17.
【总体阅读思考】一、课文是如何表现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为了祖国的和平与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打击越南侵略者的英雄事迹的?学习本课,要着重理解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这种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二、课文中写了许多为国捐躯的烈士,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联系个人和  相似文献   

18.
为了便于学生积累巩固字词,人教版小学语文从四年级开始便在每组课文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包括"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部分内容。"读读写写"由精读课文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词语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则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学生认识的词语组成.要求认记。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詹天佑》这篇课文记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藐视,突出了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赞扬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要让学生深刻领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这无疑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20.
朱瑛 《辽宁教育》2011,(4):33-35
背景描述 人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都安排了“词语盘点”这一板块,并分成“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前者是由讲读课文中要求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后者是由讲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它是单元整合后词语的归类统一。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要求学生积累、掌握、应用。也许是习惯了以前教材中词语表的模式,我总是轻视“词语盘点”的教学,一般都是让学生随便读一读、说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