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棒的玉米     
有个老婆婆,种了一大片玉米。秋天来了.一只颗粒饱满的玉米棒儿十分自信地说:“老婆婆肯定先掰我.因为我是最棒的玉米!”可是,老婆婆并没有掰它。“老婆婆可能眼神不好.明天一定会把我掰去!”第二天。老婆婆又掰走了别的玉米。一连几天,老婆婆都没有来,玉米沮丧极了:“我总以为自己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2.
百忍成金     
有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个老婆婆种了一大片玉米。秋天来了,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棒儿十分自信地说:"老婆婆肯定会先掰我,因为我是最棒的玉米!"可是,老婆婆来掰玉米时并没有掰它。"老婆婆可能眼神不好,明天一定会把我掰走!"第二天,老婆婆又掰走了别的玉米。接着一连几天,老婆婆  相似文献   

3.
勇于承受     
有一则寓言,说一个老婆婆,种了一大片玉米。秋天来了,一支颗粒饱满的玉米棒儿十分自信地说:“老婆婆肯定先掰我,因为我是最棒的玉米!”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春天,我们班在幼儿园的种植园分到了一大块地,大家商量后决定种玉米。但是,玉米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玉米是怎样长大的?玉米成熟后怎样把它掰下来?玉米面又是怎样变成的?玉米皮、玉米粒、玉米棒又可以做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观察记录玉米神奇的生长过程,开启了有趣的“玉米之旅”。  相似文献   

5.
勇于承受     
(1)有一则寓言.说一个老婆婆种了一大片玉米。秋天来了.那支颗粒最饱满的玉米棒儿自信地以为老婆婆一定会先掰下自己.但是老婆婆没有这样做。直到最后,由于烈日的曝晒,大雨的洗礼,玉米棒儿的颗粒变得坚硬无比。这时。老婆婆才摘下了它并高兴地说:“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呀.用它作种子.明年我一定会有更好的收成。”  相似文献   

6.
一个老爷爷在屋子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棒说道:“收获那天,老爷爷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棒。”可是收获那天,老爷爷并没有把它摘走,甚至都没有多看它一眼。“明天,明天他一定会把我摘走。”很棒的玉米棒自我安慰着。第二天,老爷爷又收获了其他玉米,可唯独没有摘走这个玉米棒。“明天,明天老爷爷一定会把我摘走!”很棒的玉米棒仍然自我安慰着……可老爷爷依然对它无动于衷。一天又一天,玉米棒绝望了。原来饱满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整个身体像要炸裂一般,它准备和玉米秆一起烂在地里了。当然,在悲观绝望的时…  相似文献   

7.
一个温(wēn)暖(nuǎn)的星期天,被称为“小科学家”的表哥来到我家做客。表哥一见到我就说:“小傻蛋,我来考考你,你能不能用一只手把鸡蛋握破?”“能,肯定能!”我信心十足地说,“这太简单了,简直就是小菜一碟(dié)。”表哥神秘地笑了笑,从厨房里拿出一个鸡蛋。我满不在乎地接过鸡蛋,把它轻轻地放在掌心里,五个手指紧紧扣住后就用力握……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手都握得发抖了,鸡蛋还是安然无恙。咦,这是怎么回事呢?太神奇了!这时,爸爸回来了。我像遇到了救兵一样,恳(kěn)求他这个大力士把鸡蛋握碎。爸爸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他像个威武的将…  相似文献   

8.
荷包蛋     
冯桢渝 《新作文》2010,(5):11-11
我先从冰箱里取出两个鸡蛋,然后在碗的边沿轻轻地敲了几下,蛋壳上有了一道裂缝,我就把大拇指的指甲扣进裂缝中,一掰,透明的蛋清和又大又圆的蛋黄就一起掉进了碗里。我连忙打开煤气灶,轻轻地把油倒进锅里。接着,我把鸡蛋也快速地倒了进去。很快,蛋清变白了,起了泡泡,我先从冰箱里取出两个鸡蛋,  相似文献   

9.
记得小时候,老师总爱给我们讲关于狗熊掰玉米棒的故事:原来东北每到收获的季节,就有许多狗熊跑到玉米地里掰玉米棒。这些东北狗熊进入玉米地后,通常都会用前掌掰下第一根玉米棒,便夹在左腋下;然后再用前掌掰下第二根玉米棒,再夹在左臂的腋下;又掰下另一根玉米棒,再放在自己的左腋下。你们知道最后狗熊掰走了几根玉米棒?毫无疑问,虽然狗熊掰的玉米棒有许多,最后得到的玉米棒却只有一根,因为每次去掰下一根  相似文献   

10.
学打乒乓球     
星期日下午,我和表哥在家属院的活动室一起玩乒乓球。刚开始我就对表哥说:“哥哥,你先教我怎么托乒乓球吧。”表哥大声对我说:“那还不简单呀。”我想:“托乒乓球对你来说是小菜一碟,可对于我来说,比做几道数学应用题还难呢。”因为我每次托乒乓球一次最多只能托三五个,在每一次托的时候,我越想多托就越托得不多,越想托好,心里一紧张就越托不好。今天,我的表哥还真像教练一样很认真地对我说:“我告诉你吧,托乒乓球时一定要把球拍平着拿稳,不要歪着拿球拍,托时也不要托得太高,更重要的是心里不要紧张,你这样托托试一试。”我便照着哥哥说的那…  相似文献   

11.
一得集     
驼背的大拇指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幼儿园刘莎我班有几位幼儿特别爱把大拇指放到嘴里吸吮,为此我制作了一个带有痛苦表情的指偶,将其套在大拇指上,痛苦地对幼儿说:“小朋友总是吸吮我,我变成了又丑又怪的驼背大拇指,什么事都做不成……”接着,我将幼儿分成两组,在一组幼儿的大拇指上套上带有痛苦表情的指偶,在另一组幼儿的大拇指上套上带有愉快表情的指偶,让幼儿自由表演。最后,我请幼儿讨论吸吮手指的行为。他们有的说:“吸吮手指会把脏东西吸进肚里。”有的说:“手指和指甲会变丑的。”有的说:“我们不要吸吮手指了。”这以后,再也没有幼儿吸…  相似文献   

12.
掰玉米     
玉米成熟了,我第一次跟着外婆到地里掰玉米。一株株玉米整齐地排列着,好像卫兵守卫着田野。看样子,玉米棒子肯定遇到了大喜事。不信?你瞧,它们都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晶莹剔透的玉米粒呢!  相似文献   

13.
掰玉米     
玉米成熟了,我第一次跟着外婆到地里掰玉米。一株株玉米整齐地排列着,好像卫兵守卫着田野。看样子,玉米棒子肯定遇到了大喜事。不信?你瞧,它们都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晶莹剔透的玉米粒呢!  相似文献   

14.
玉米熟了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帮爷爷奶奶收玉米。来到地头,爷爷奶奶早已忙活起来了,他们在玉米林里咯嚓咯嚓掰玉米棒。我和爸爸马上加入战斗。那些青色和黄色的玉米叶子弄得我身上痒痒的,但我一点也不在乎。不一会儿,我们掰下来的玉米棒就在地头堆成了一座小山。  相似文献   

15.
我的故乡在双鸭山市友谊县,我爱故乡的玉米。春天细雨如丝,一棵棵玉米秧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像害羞的小姑娘似的,用枝叶紧紧地裹住自己。8月份过后,玉米秧上出现了一个个胖乎乎的玉米棒,头上还扎了个赤褐色的头花。“害羞的小姑娘露出头喽!”我高兴地叫着。剥开玉米那好几层紧紧的外衣,露出了金灿灿的玉米棒,玉米棒上长满了玉米粒,好像是个富翁似的,身上挂满了金豆豆。用手摸一下,感到又硬又硌(gè),而且还有点滑。玉米金灿灿的,别看摸上去感觉不好,吃一口,黏黏的,甜甜的,非常好吃。有一次我吃玉米,由于吃得太多,一连三顿饭都没吃进饭,…  相似文献   

16.
电脑的个性     
表哥牛了。听说他老爸的科研又成功了一项——把人脑与电脑联机。表哥对我说了后,着实把我给吓了一跳,特别是他邀请我去体验时,我更是连连摇头:“才不去呢!你没看见电视里那些把电脑芯片植入大脑的人都成什么样了……”表哥猛敲我的头:“说你蠢你还真的不聪明,  相似文献   

17.
听了很多低年级语文课,我感到“搭桥”工作十分重要。所谓“搭桥”,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为回答问题不准确、不完整的学生做诱导,启发工作,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意做“搭桥”工作,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学《小猴子下山》一课,在学习“掰”这个生字时,老师让一个学生说说怎么记“掰”字,那个学生说:“掰”字是左中右结构,左边是手字变形,右边是个手字,中间是个分字,合起来就念掰’把一个东西掰成几半几的掰。老师又问:“书上说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顺手掰了一个。掰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学生回答不上来了。老师没有马上让他坐下,而是启发说:“在这里还是  相似文献   

18.
1987年夏天,高考前的一个晚上。“大娃子,如果没考上咋办?”外婆用那双干枯的眼睛木木地望着表哥。“没考上……没考上就去跟四爷做豆花卖。”表哥一脸认真。“砰”的一声,大舅把那支老烟杆在那张老旧的木桌上狠狠地敲了一下:“你这个没出息的  相似文献   

19.
今天,是我第一次煎荷包蛋,心情既紧张又激动。我先拿出一个鸡蛋,准备敲碎。我学着妈妈的样子轻轻地在碗沿儿磕了一下、两下、三下……鸡蛋壳竟然一点儿没破。于是,我加大了力道,将鸡蛋使劲磕向碗沿儿。这下,鸡蛋壳倒是破了,可蛋液“滋溜”一下“逃”到了桌子上。我只好请来妈妈,帮忙收拾残局。  相似文献   

20.
1“小主人怎么了?大拇指被妈妈缠上了绷带,睡着后眼角还挂着泪珠。”经细心的蒙蒙一说,大家都担心起来。2小白兔告诉大家“:最近,小主人总把大拇指放到嘴里含着……”小鸭子抢着说“:手指上有很多病菌,把它含在嘴里,多脏啊!我就从来不含手指。”3“小孩子总含着手指,会使牙齿长歪的,那多难看!”大象一边说一边晃了晃漂亮的长牙。4“时间长了,大拇指的皮肤也会开裂和磨出茧子。”小花猫说。5小白兔接着说“:小主人还爱抠自己的肚脐眼儿,妈妈说了他很多次了……”6小鸭子又抢着说:“不好,那样做太不好了!我就从来不抠肚脐眼儿。”7大家你看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