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延展认知作为具身认知的一个分支,将语言作为认知延展的介质,对于语言的观点与当前的语言学思想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分析延展认知关于认知与语言关系的论述,认为语言可以对认知在时间的内、外及瞬时层面,在空间的概念、存储和社会层面进行持续地延展,此种认知观摆脱了语言的唯心主义和工具主义,从而使语言研究进入内容和过程统一的温和认知语言观,以此对传统的语言现形成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延展认知作为具身认知的一个分支,将语言作为认知延展的介质,对于语言的观点与当前的语言学思想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分析延展认知关于认知与语言关系的论述,认为语言可以对认知在时间的内、外及瞬时层面,在空间的概念、存储和社会层面进行持续地延展,此种认知观摆脱了语言的唯心主义和工具主义,从而使语言研究进入内容和过程统一的温和认知语言观,以此对传统的语言现形成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延展认知技术”是指在认知活动中,帮助有机体对外部环境中的信息进行获取、选择、理解、记忆,并因此对有机体自身行为产生指导作用的那部分技术。它的基本特征包括:纠缠性、交互性、持续性与自治性。延展认知技术有着延展认知范围、增强认知能力和拓宽认知途径的价值,但从风险的视角而言,其所带来的各种相关问题亦不容忽视。从个体层面而言,延展认知技术引发了认知主体的“信息焦虑”,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认知主体的“认知偏差”,造成认知主体的认知能力的另外一种形式的“退化”。从群体或社会层面而言,它的普遍使用会加剧社会风险总量,会造成数据“孤岛”和认知“垄断”,产生群体的“极化”现象。学界应进一步探讨如何实现延展认知技术的风险最小化,更好地促进人类的认知实践。  相似文献   

4.
知识是否不只寓存于个体的头脑之中,而且能够延伸至身体之外的物体或他人之上?环境中的物理状况和社会状况是否能够积极地参与构成认知主体的知识状态?对此类问题持肯定回答,就是承诺“延展知识”的存在。由于预设知识是一种特殊的信念,围绕延展认知和延展心智论题的讨论一度忽视对延展知识的专门分析,这种倾向近年来受到一些知识论学者的扭转。关于延展知识的问题与德性认识论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有必要探讨德性认识论如何能够从延展认知情境中得出延展知识论题。文章通过引入延展的理智德性,表明知识可以独立于信念而具有延展性,进而主张以“宽”的功能主义分析知识。  相似文献   

5.
延展心灵论题是涉身认知的一种内在蕴涵,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涉身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威尔逊和克拉克的研究策略,是把涉身认知转换为认知延展的形式。为此,威尔逊用个体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架关系,支持认知的延展。他主张群体也有心灵,个体在组成群体的时候才具有某些心理状态,这就意味着认知的外在和内在资源对等,心灵的意向操作事实上整合了这两种资源。他的社会延展思想,重新阐释了认知主体,为我们理解涉身性的认知加工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学发展中,视唱练耳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旨在系统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对于学生从事音乐专业学习的素质培养及专业课主干课的学习等意义深远,视唱练耳教学与音乐认知心理密切相关,本文将在分析视唱练耳对音乐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性基础上,对其视域下的视唱练耳教学进行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新媒体大环境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得以不断发展。语文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中专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其中,保证语文教学质量与实际成效。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延展与创新,期望通过本研究为未来的有关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级英语词汇教学不应只是让学生简单地、机械地背诵英语单词表层对应的中文释义,而应让其学会从认知的角度更深层次地从本质上去理解词汇的意义。从认知的角度阐释词义识解的心理认知机制能为高级英语词汇教学提供新的视角。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次范畴再范畴化及概念整合理论能为高级英语中词汇的使用及释解提供很好的通道。  相似文献   

9.
訾英 《现代英语》2023,(23):75-77
在自然语言中,隐喻现象随处可见,其建立在语言文化的基础之上,是人们对各种事物建立正确认知、加深对社会生活体验的重要认知工具,能为人们习得语言并产生理解带来辅助。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以隐喻为切入点不仅能让传统词汇教学的瓶颈问题得到突破,也能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每个词汇的含义,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文章从认知视角出发,阐释隐喻认知与词汇教学的联系,旨在帮助教师提高英语词汇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加高效地识记词汇。  相似文献   

10.
《宜宾学院学报》2017,(5):120-124
隐喻延展是施喻者构建的根隐喻基础之上的结构拓展和意义延伸。依凭语言层级性,隐喻延展大致上可范畴化为短句延展、句子延展和篇章延展三种类型。隐喻延展建构方式是以语义场为内在核心的铺展和衍生。隐喻延展的深层动因是施喻者经由主体认知自洽,彰显施隐者生发隐喻的心理意图,帮助受喻者提供认知线索和锁定认知焦点,增强受喻者隐喻解读的容易度,以实现施喻者和受喻者双方认知视域的成功对接,并最终达到隐喻意义的协同承接和体认顺应的要旨。  相似文献   

11.
在探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时,"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不可或缺。这一假说使人们对语言与思维之间关系的讨论达到高潮,却也遭到不少诟病。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这一假说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究"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发现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有力地支持了这一假说:(1)语言对空间认知的影响;(2)语言对时间认知的影响;(3)语言对性别认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To a great extent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gnitive style of a student teacher and their predominant teaching style in the classroom has been ignored by educational research. This study used an opportunist sample of 84 trainee teachers studying for one year full time for a Post Graduate Certificate in Education, in a range of subject specialist areas, based at a single English university. Students' cognitive styles were assessed, and those with more extreme cognitive style scores wer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 subject specialist mentor had been assigned to each student; 77% (n=59)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on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teaching style of their PGCE studen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teaching were identified between the four cognitive styles. Gender differences were also noted with analytic‐verbaliser females adopting the most analytical style in the classroom and wholist‐imager males the most wholist style. Qualitative analysis identified differences in approach to teaching between the students with more extreme cognitive styles. Wholists were more sensitive than analytic students to situational factors such as the culture of the school, support from the mentor, and in their ability to accept criticism. Further research is recommended to verify such findings. In this respect, a longitudinal study focusing on changes in cognitive style and approach in the classroom could be fruitful. Consequently, universities need to adopt varied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tools varied in order to accommodate the continuum of cognitive styles.  相似文献   

13.
以拓展训练课程模式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以及教学评价等不同方面着手对拓展训练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拓展训练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提供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外语教学理论目前是我国外语界比较热门的外语教育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为我国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研究建立了理论基石,也为建构我国本土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持。本文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的概念,并探讨了社会认知理论对我国大学法语教学的启示——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注重交际能力培养和提高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中学文化史教学应具文化的感染力,应有文化史的深沉与厚重,让学生透视文化内容,获得历史的情感与智慧。大文化就是广义的文化,即从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大文化视角注重民族性、整体性、过程性和价值性。从大文化视角进行中学文化史教学可关注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过程性,尤其是人的活动,可领悟到民族性,让学生感受到思想运动中人们的积极投入、奉献智慧,甚至是牺牲生命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们正步入数字化时代,学习和工作所需的大量信息来源于网络上的多媒体.但是,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相同的多媒体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本文主要从思想认识、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方面,阐述考虑认知风格的多媒体教学.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老年教育虽然长期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但依然面临着老年教育事业区域发展参差不齐、大部分老年人并未获得这一普惠公益教育的困境。采取学习共同体模式,能够解决资金、师资、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也使老年人能充分发挥自身余热和经验能力,体现人生价值。运用分布式领导理论分析老年学习共同体与外界管理者发生互动时应塑造的权利边界和在内部应构筑的互动关系:一是将权力尽大程度地分布到老年学习共同体中,让一些适合的人来承担学习共同体中的管理领导和教学领导职责,重构和不断改进老年教育组织的领导体系;二是根据老年学习共同体成员的能力、任务、情境将领导职能动态灵活动态地分享给多位成员,注重成员在共同体内灵活多样的决策参与方式。最终通过分布式领导的基本原则,来构建老年学习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包括自组织的管理、网络共同体的搭建、责任中心感的强化、对话新机制的开启。  相似文献   

18.
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学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实现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多地被教育领域所采用和重视,人们开始运用其理论来指导语言教学。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五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采用适当的方法与手段加大目的语文化的输入途径,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增加文化导入内容,挖掘其文化的真正含义,让学生从生活和课堂中感悟异域文化氛围,在其业已形成的中华文化中植入英语语言文化,从而使学生生成双语文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词汇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以范畴化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加强多义词教学,强化词汇文化内涵讲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词汇的教学,很多学者都做了很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观、范畴观和隐喻和转喻的理论的角度出发,可以找到英语词汇教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