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代以来,受高额利润的驱使,四川广种鸦片及发展鸦片贸易,重庆开埠使四川鸦片贸易进一步扩大。鸦片的种植及贸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收入,抵制了洋药的进口;但它造成了四川社会经济的畸形的发展,危害着人民正常的生活。所以清政府不得不于1906年下令禁烟,使经济的发展回归正常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重庆开埠是重庆的一段屈辱史和血泪史,但这些历史不能因为承受了屈辱而去回避它,面对和正视这段历史对于当下的重庆人,以及重庆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重庆开埠前的川东商品市场为研究对象,对于流入和流出这个区域市场的大宗商品进行了考察,展现出一个门类齐全、容量巨大、购销两旺的商品市场。同时也总结出这个市场的发展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即过分依赖农副土特产输出以及与其它区域市场的商品贸易来往显得比较内向和被动。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与清代中前期川东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古代重庆的天然地理优势是四川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近代以来,英、法、日等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想方设法地进入四川、重庆,让重庆开埠。被迫开埠后的重庆,将四川与外部联系在一起,不仅调节着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商品市场,同时也作为一个平台将西部的土特产运往外地,给西部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重庆开埠扩大了四川的进出口贸易。在开埠的直接刺激和影响下,四川城乡逐步被纳入到商品化的轨道和国际市场之中,一个服务于外向商品流通的流通体系逐步建立:外商纷至沓来;居间商人内外联络;同业公会组织流通;金融服务更新完善。传统的封闭性贸易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得到改变,开放式的近代商品流通机制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6.
在很大程度上,哈尔滨是一座因中东铁路修筑而发展起来的"速成型"城市。哈尔滨开埠前后,社会风尚发生明显变化。本文以区域社会史的研究方法,从地理人文及方志见闻、报刊报道中探究审视这种变化,并从理论上阐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近代开埠通商对中国近代传统城市的发展具有深层影响,传统城市空间也因此产生多层变化a探讨清末荆州府沙市镇开埠通商后,城市商业空间产生的变迁,对清代城市、长江中游城市发展以及荆楚文化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东北是清朝发源之地,却在19世纪末20在世纪初承受着外侵的“围攻”。清末“新政”虽然以立宪为幌子维护清政府在东北的统治地位,但东北地方官员励精图治,为图强抵外而实施了一系列发展策略。开埠通商政策从提出到落实,饱含着清政府官员爱国图强的愿望和忠心,然而也承受着腐败统治和强大外侵的抵触和压榨,使得开埠通商政策实施步履维艰,因而并未产生预期效果。但给我们后人的启示不可泯灭,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发展经济,增强实力,才能立足于国际平等地位中。  相似文献   

9.
贵刊2005年第10期袁从秀老师《亦喜亦忧——从重庆市2005年初中毕业生历史考试说起》一文所附试卷第13题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芜湖开埠后,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和清政府工商业政策的转变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芜湖工商业的发展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工商业获得了明显的发展。不过,在外源性特征极为明显的情况下,芜湖工商业的传统性依然很浓重,近代工业企业发展缓慢,力量较为弱小。  相似文献   

11.
上海开埠后江南地区的变化及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唐宋到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其传统经济的发展和近代的调整,适应了近代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上海的开埠在近代江南地区人口和市镇发展过程中引起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又反过来对近代上海都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开埠为切入点观察四川区域社会变迁,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研究工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陆远权博士近《通商贸易与区域社会变迁——重庆开埠二十年发展研究》可称此一领域的力作。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1861年营口开埠为对外通商口岸所带来的变化:使营口成为东北地区南货北运、北物南贩的最大商埠和集散地;港口的繁荣带动了本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营口成为当时东三省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探求港口建设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对振兴辽宁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重庆房地产经纪服务业发展迅猛,竞争日趋激烈,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重庆房地产经纪业的发展方向应是品牌竞争、规模扩张、连锁直营、多元化经营、经营信息化以及充分发挥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开埠通商,使九江成为江西区域经济的中心并促进了九江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由于以转口贸易为特征的单一经济发展形态,后随江西经济中心南移,九江的区位优势逐渐散失并由此而衰落。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论述了九江开埠始末及其与庐山近代旅游业繁荣的关系。从九江近代交通业发达和近代商业繁荣两方面着手分析九江开埠对庐山近代旅游业的影响,以期丰富庐山旅游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76年的中英《烟台条约》使安徽芜湖开辟为长江沿岸一个重要的通商口岸。文章致力于论述芜湖开埠后至19世纪末安徽经济的发展状况,并总结了芜湖开埠对安徽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8.
芜湖开埠后金融市场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芜湖是近代安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随着芜湖开埠和芜湖米市的兴盛,芜湖的金融市场逐渐由传统向近代嬗变,并围绕着米市形成了有别于其它通商口岸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9.
1843年上海开埠后,依托与上海毗邻的地缘优势和经济联系,浙东乡村的手工业适时地主动应对中国经济的大变局,缫丝业和丝织业抓住出口大增的契机,得以产销两旺;一部分棉纺织业通过调整生产结构,得以继续生存并有所发展;织袜、花边、草编等业,则借助上海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网络,从无到有,由小而大,渐成支撑当地农家生计的重要谋生途径。这些都有助于浙东乡村进一步密切与国内外市场经济的联系,并推动其经济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近代西南沿海沿边五口开埠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由沿海向内地渐次推进和英法两国在东南亚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角逐的直接结果。口岸的开放使西南边境地区比内陆更早并且直接参与到世界经济交往圈中,加快了口岸网络体系的形成步伐,密切了西南地区的经济联系。也给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实施沿海沿边口岸体系的"边海互动"战略和中国西南"缘边国际经济合作带"的构建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