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子劫     
去年春天,我回到老家温州乐清。村子里,绿树环绕青瓦粉墙,总会看见燕子在屋檐下衔泥筑窝。在一片呢喃声中,它们那黑色的羽毛闪着金光,剪刀尾有力地修剪着春风。老家的人们都喜欢燕子,视它们为“福鸟”,尽管燕子的粪便有点讨厌,但老人们看到燕子在自家做窝都乐滋滋的。我家的堂前檐下,有个燕子窝,一对燕子飞来飞去勤快地营造着这个“家”。忽然有一天,那只母燕子在窝里不出去了,奶奶说它在孵小燕子。果然!小燕子出生后才两三天,便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张开乳黄色的嘴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而它们的母亲却又在空中、田野里飞来飞去,回来时口中叼…  相似文献   

2.
燕子善飞,妇ru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人们常常可以看见它们矫健灵活的身影。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它们能够倏忽地来个180&;#176;大转弯,或者翼不振,  相似文献   

3.
咏燕诗话     
燕子是人类最熟悉的鸟类。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了燕子那可爱的身影:“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颉之颃之”。(《邶风·燕燕》)此后,燕子这黑色的小精灵便频频地飞翔于诗人的笔端。燕子是候鸟,年年南来北往是天性使然,古人却就此而大做文章,各逞奇思。  相似文献   

4.
在温暖的南方度过冬天后,燕子开始返回北方战乡。它们将在这里筑巢、繁殖后代。 燕子选择好合意的屋舍,并不急着进去,它们在门外“羞涩”地徘徊、试探一番之后,才壮着胆子飞入堂屋,盘旋两圈,然后夺门而去。三五次后,好像得到了主人同意燕子才安心地收起翅膀,落在梁上,呢喃“絮话”,  相似文献   

5.
中学历史教学中“美”的表现形式及其功能赵克礼在人类诸多情感中,因社会性需要而引起的情感为高级情感。这些情感按其性质和内容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它们在人的情感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意志和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①。在这些高级情感中,美感又...  相似文献   

6.
《燕子》是一篇看图学文,其图上的美景就已令人神往:远山、湖水、稻田、盛开的桃花、轻扬的柔柳以及竞相开放的各色鲜花,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燕子。它们或穿插于绿柳之间,或用剪尾、翼尖轻点水面,或歇息于电线之上,构成一幅天然的巨大“五线谱”,给早春的湖光山色增添了无限生气,将春光点缀得光彩夺目。加之作者又运用了精当的比喻、生动的拟人和优美的语言,紧紧抓住燕子的形态、动态和静态,将燕子描绘得活泼可爱、栩栩如生,更给人以无限美感。形态美作者抓住最能体现燕子外形特色的“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和“剪…  相似文献   

7.
《燕子专列》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爱心,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贯穿于整篇课文。为了使学生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本设计转换一个角度,不以作者的第三者身份进入课文,而是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小燕子,设身处地地自主阅读、想象,从而使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人们的浓浓爱心。  相似文献   

8.
回归燕     
一只燕子口含祥云,兴高采烈地飞向以红、绿两色的“99”字样和澳门区徽组成的“九九回归”标志。这幅由33岁的澳门设计师陈炳豪设计的取名为“燕子”的图案,被澳门各界庆祝回归祖国活动委员会选定为澳门回归的吉祥物图案。人们最早发现鸟类迁徙归巢习性,就是通过对燕子的观察才了解的。传说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宫中的宫女,为了想知道家燕次年是否重归故里,用红线缚在燕子的脚(附路)上,以此作为标记物,观察翌年燕子是否归巢。燕子是雀形目燕科鸟类的统称。我国现有燕科鸟类10种,它们是褐喉沙燕(Ripariapaludicola…  相似文献   

9.
唐宋词人在词的意象选择上偏爱“燕子”,常常因燕起兴,以燕喻人,借燕抒情。燕意象中所寄寓的情感主要有四类:一是伤春惜时,二是离愁闺怨,三是乡愁旅恩,四是兴亡之叹。词人们青睐燕子,是其抒情言志的需要;选择燕意象,是由词本身的艺术特质、艺术风格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大千世界千奇百怪无奇不有,人们知道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情感表达,有没有想到植物也是有情有义,它们也像人类一样有“喜怒哀乐”呢!  相似文献   

11.
音乐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形成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给人们的感受首先是情绪上的反映,如愉快、烦躁、激动等等,而情感又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某种态度。音乐的音响形式是情感的直接载体。因此,音乐能给人以情感的移入,它能更直接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被誉为“最情感的艺术”、“人类感情的速记”。音乐能引起情感的共鸣,音乐欣赏是音乐情感体验的重要通道。音乐对人的情感作用比较直接,声音刺激于人的感官,唤醒着听觉、感觉、知觉和表象,蔓延到大脑神经系统,引起生理变化,改变了心跳、呼吸、血流及运动神经的活动频率,于是就产生了相应的情绪和情感。音乐可以使对立两极的感情相互转化,如通过积极的感情内涵作用于人的感情,逐步取代人们原有的消极感情并使之转化为积极的感情。优美的音乐中动人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和声、丰富的音色,可以使人的兴奋与抑制得到调节,使人身心愉快、精神协调、心境良好,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处在积极的情感状态下,从而使人们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教育的原动力浙江省嘉兴市一中郝淑琴情感是指人在社会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是人们精神生活得以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类的感情,就没有人类对真理的探求。”教育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可以促...  相似文献   

13.
燕巢问题     
刘党桦 《江西教育》2009,(11):45-45
去年5月,一对燕子在办公室门前的屋檐下筑巢安家了。燕子筑巢可真不简单,它们用小嘴一口口地衔来泥土,用唾沫将它们和起来,再掺和些树枝草叶之类的东西,一点点地筑成了一个坚固而美丽的窝。看着这些神奇的小精灵,我们好生感叹——燕子真是个了不起的“建筑师”。下课的时候,总有不少学生前来欣赏这个奇异的“建筑”,看看“建筑师”将怎样哺育后代。  相似文献   

14.
小黑吃鱼 《红蜻蜓》2023,(11):18-23
<正>它有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它就是可爱活泼的小燕子。喜欢追逐春天脚步的鸟儿,有“金衣公子”黄莺,还有可爱活泼的小燕子。春天一到,燕子们就会从南方飞回北方。一、“恋旧”的小燕子你一定见过宽嘴巴、尖爪子、长着一双剪刀似的尾巴的燕子朋友。燕子是人们的“农作物卫士”。它喜欢吃蚊蝇、螟(míng)蛾等害虫,是农作物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5.
“思”与“诗”是人类“应和着道说而说”的两种基本方式,它们之问既有“隐蔽的亲缘关系一,又有一条“很深的鸿沟”,在“遥遥相隔”的两座山上“比邻而居”。这既决定了它们“对话”的必要,又提供了它们“对话”的可能。通过“思与诗的对话”,人类可以重新达乎“诗意地栖居”。这种“诗意地栖居”乃是通过“语言”的“诗化活动”来实现的。“思”与“诗”的分离导致了“语言本质”和“诗意栖居”的双重失落,而“思与诗的对话”正是人类“追忆”和“重返”精神故园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初读——整体感知] 《燕子专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当地气温骤降,饥寒交迫的燕子濒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后,呼吁人们寻找被冻僵的燕子,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它们送到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很感人,表现了人类对动物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保护动物. [再读——理清层次]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归纳起来,是从四个方面来写的.一、人们为燕子专列送行;二、瑞士政府决定将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三、瑞士政府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寻找燕子;四、燕子专列驶向远方.  相似文献   

17.
<正>江汉平原的燕子比炊烟飞得远。炊烟只往上飞,燕子可以飞往任何方向。只是在我们老家,没有人留意燕子飞离堂前的准确日期。就像它们来时,除了柳树和桃树,平原上的大部分树木还没有完全苏醒,人们都在忙春耕。可是,我非常在乎燕子的来去。在那些年里,有燕子的欢喜和没有燕子的惆怅,一直是我认识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动物气象员     
有些动物的异常活动和特殊现象,能预告天气变化的情况,人们称它们为“动物气象员”。燕子闷热天气,群燕贴着地面飞行,是大风带大雨即将来临的征兆。因为下雨前空气的湿润度大,燕子的翅膀潮湿飞不高。为了捕捉虫子,燕子才低飞觅食。  相似文献   

19.
一、积累和运用(24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答题。燕子处事哲学说到底是明哲,它将巢筑在人的房liáng上,取得人类□第一信任,这一点是任何鸟都不及的。在这之后,它安心□在此生养繁衍·,过了一段时间,当人们厌烦其飞来飞去,乳燕声嘶力竭的叫喊时,燕子便知趣□举家迁走。人的火气平息下来,不见燕子身影,又念燕子□好,盼它回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燕子往往就是遵·循人类这种情xù起落而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律。①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繁衍·()·遵循()房liáng()情xù()②将“的”和“地”分别填入文中的方…  相似文献   

20.
燕子从庄周家飞来,带来了庄子哲学。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于是,在燕子眼里,人类和它是平等的,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共生,“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人去害它,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哲理是本文睿智的结晶,作者将燕子和麻雀的不同之处确定为两个字:距离。文中用了这么几个词,“伎俩”“狡诈”“摸透”等,对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