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衡哲是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先驱人物,她的《西洋史》是民国第一批世界史教材之一。她的世界历史观以主张世界和平为基础,强调文化是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文化交流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认为各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道路可以有多种选择。尽管她的世界史观存在凸显精英意识这一局限,但她的世界历史观念及其研究和教学实践,尤其是她对世界和平的执著追求和包含中国的世界历史观,对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世界史学科在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中,经历了在称谓上从"西洋史"到"世界史"的转变。这种转变以1952年院系调整为划分点,其背后更伴随着相关学科建制的变化,是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西洋史"到"世界史"的称谓变化,及隐含其中的中国学者对世界史学科的不同认识,既反映了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也说明了近现代中国史学不断走向世界的学术视野。考察从"西洋史"到"世界史"的转变过程,对理解世界史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建设当今的世界史学科体系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中,男性历史素材占据了较大的比重。随着史学研究更加关注“草根叙事”,关注女性历史也成为一种趋势。但由于各种原因,女性素材历史在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中还是比较薄弱的。《新学制高级中学西洋史》(俗称《西洋史》)是民国时期出版的全部历史教科书中,惟一一本从女性的角度、女性的立场论述历史进程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4.
在民国学校历史教育发展史上 ,陈衡哲绝对是一个不应该被忽视的人。不仅仅因为她是惟一的一位为中学生编写历史教科书的女性作者 ,其实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她著述的《西洋史》有鲜明的特色。192 4年 1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陈衡哲依照新学制为高级中学学生而著述的《西洋史》教科书。可以说 ,在民国时期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 ,陈衡哲著述的《西洋史》教科书是一部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历史教科书。笔者觉得 ,这种鲜明、突出的特色 ,既与她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经历、思想主张分不开 ,又与她非凡的学识和智慧以及扮演的极其特殊的“女性角色”有…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在灿若星河的才女群体中,有一位名声不是特别响亮,但绝不该被世人遗忘的前辈女性,她———就是陈衡哲先生。因为稀缺的理性之光不该被埋没,暗夜探索的胆略应当被铭记。陈衡哲,1890年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市一个开明的官宦之家,1920年赴美留学,归国后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西洋史。此外,她还先后在国立东南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担任教职。她是我国新文化运动中最早的女学者、作家、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女教授。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近代化历程中,与中国史教科书相比,世界史教科书的近代化步履显得格外蹒跚,其主因在于中国史教科书可以依托中国史研究的深厚传统,而世界史教科书则不得不面对世界史研究植根于西方的尴尬现实。令人欣慰的是,回溯中国中学世界史教科书的本土化足迹,何炳松编著的《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外国史》以新史  相似文献   

7.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是由具有近八十年历史的南开大学历史系发展而来。目前。学院下设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及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学院学科门类齐全,拥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下设8个二级学科,分别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与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均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基本上涵盖了史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学院同时也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资助学科。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11月24日,中国世界史学科发展研讨暨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历史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举行。此次会议旨在总结中国世界史学科改革开放后40年来的辉煌成就,推动世界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来自全国世界史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和研究单位的50余位学者参加本次会议。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历史研究院执行院长沐涛教授主持开幕式,校党委副书记曹友谊教授致欢迎辞。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解超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原所长于沛研究员,国务院学科  相似文献   

9.
"全球史"又称"新世界史",是一个有别于旧的世界史的史学流派。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不断关注用跨国的和全球的方法研究过去,形成了历史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全球史在普世价值观、历史观、研究对象、历史分期、研究方法等方面有许多新观点,对传统的教育史研究提出了诸多挑战和启示。教育史学者应密切关注国际史学发展的这种新趋势,并考虑如何加以应对,我们可以从全球史视野推进教育史研究。  相似文献   

10.
福建师大历史学科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中国史、世界史和专门史三个特色显著的研究方向.以一级学科历史学博士授权点为基本的学术支撑,有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地理、历史文献、考古学与文博等8个博士点以及与此相对应的8个硕士点和4个相关的宗教学、人类学、图书馆学、档案学等硕士点,形成了较为平衡的学科结构.  相似文献   

11.
素素散文论     
素素是中国当代文坛比较活跃的散文家之一.素素散文最重要的艺术特点在于,她紧紧抓住了"真",在其散文中凸显出主体意识.尽管是女作家,不过素素散文的视野广阔,不仅包括婚姻家庭类女作家通常涉猎的内容,而且还有对中西方历史文化进行深入反思的文化散文.其散文是当代散文领域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2.
素素散文论     
素素是中国当代文坛比较活跃的散文家之一。素素散文最重要的艺术特点在于,她紧紧抓住了“真”,在其散文中凸显出主体意识。尽管是女作家,不过素素散文的视野广阔,不仅包括婚姻家庭类女作家通常涉猎的内容,而且还有对中西方历史文化进行深入反思的文化散文。其散文是当代散文领域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学者Ruth Hayhoe(中文名许美德)教授是国际著名的汉学家和比较教育学家,30年来,她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研究中国的高等教育上,从文化和比较的视角,对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大学向西方学习所经历的文化冲突作了清晰而有价值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她始终关注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在深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著作,把中国的高等教育、大学和教育家介绍给全世界,同时也把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介绍给全世界,并希望中国的大学在未来能立足于儒家文明,努力为世界贡献出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其人其文相映成趣,构成了现代女性文学史上一道艳丽的风景,无论世人褒贬如何,她都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学现象。首先,她的小说艺术性超越了以往所有女性作家,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以怪诞艳异苍凉为审美基调,开辟了女性写作的新天地;其次,她以女性自身特有的敏锐与感悟,脱离了种种主流意识形态加于女性书写的限制,顽强独立地用女性视角剖析女性精神世界,挖掘出女性心灵阴暗造成的女性悲剧,从而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视野。张爱玲的出现,一方面是对五四以来现代女性书写的一次全面突破与完美终结,同时又开启了女性写作新世纪的大门,成为后世女性书写的又一典范.  相似文献   

15.
Whilst a part of the fine art degree course is about teaching technical skills and learning from tutor/peer group crits, a larger part is about the facilitation of a ‘safe’ and structured space in which students gain the confidence to experiment with personal ideas, to hone a self‐critical reflection and understand who they are as individuals, before being cast out into the world as ‘artist’. In this article I examine the thought processes and decision‐making of one undergraduate female painting student. For this student, who struggled to find her own ‘grotesque’ female body image in the canon of art historical works or contemporary popular media, the spaces of the painting degree course created a frame for possible enactments of identity and desire, as well as for playing with roles and practices. Through a mix of interviews with the student, viewing her visual work and written narratives, I analyse how she was able to carve out a space for her visual representation within the institutional frame. My analysis reveals how this student uses the transitional spaces of the degree course to develop creative strategies through which to explore her sexual desirability and aesthetic self. As an individual who felt marginalised from the visual realm of the ‘body beautiful’, the degree course offered an important refuge where she could examine how she felt about her own body and develop a confidence and character to present her body to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6.
凌力不是传统男性主义的接续者,也不是西方女性主义的趋同者。她对历史的演绎既有女性写作的共同特点,也具有一般女性主义历史小说作品所缺少的那种大开大阖的气度和纵深理性思辨的特点。凌力对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命运也给予了格外关注,但在处理女性如何进入历史的问题上,她显得更加客观和清醒,不大主动将自我的主观意识强加在她们身上。在创作方法上,凌力与大多数女性主义历史小说作家不同,更多秉承现实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女性化的成分,开创了女性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7.
徐珊珊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15-116
毕淑敏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散文界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及作为一名成功女性的经验,用散文顽强地营造着自己的理想世界,给读者以"心灵鸡汤"式的滋养。  相似文献   

18.
During the interview ‘Mary’ – who had last year been a school pupil and this year is a first‐year undergraduate on the new degree in Education (with Teaching Certificate) – talked at some length, and with considerable feeling, about how her main frustration as a female pupil had been what she saw as her systematic disenfranchisement from influence over the content and process of the schools' curricula which she had pursued over the previous thirteen years. Although she felt that all pupils suffered this lack of influence she was convinced that girls suffered disproportionately. [Some time later in the interview], when talking about the ‘teaching practice’ she had recently completed, ‘Mary’ described how her ‘music and movement’ work had met with ‘loud and disruptive’ reaction from some of the boys in the mixed class of 7–8 year‐olds, even though the majority of the children had clearly enjoyed and been engaged by the scheme she had designed. Faced with this rejection, and experiencing some anxiety about how the teachers and her tutor would assess her potential as a future teacher if she was not seen to be exercising what they would count as ‘good control’ of the class, ‘Mary’ resolved her ‘problem’ by designing an alternative scheme which the few boys would not (and did not) reject. Although the girls had ‘subsequently shown less interest’, their quiet acquiescence to what she offered them reduced her anxiety about her assessment as a teacher. When she related her pupil experience to her teaching practice experience ‘Mary’ was dismayed to realise that she had ‘reproduced for others precisely that frustration which [she herself] had experienced as a pupil’.

Extract from author's notes when evaluating a new pre‐service degree course, June 1983.  相似文献   

19.
20.
丁玲之于中国文坛举足轻重。可以说,其近60年写作生涯的大半都显性存在于中国文学史,作家丁玲一直是时代的代言人;作为共产党领导下文艺体制内部的工作者和领导阶层,她亲历了新文学体制在政治体制规约之下从建立到形成的全过程。到了晚年,丁玲仍作为中国文坛的“旗帜”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去,成为中国主流文学的代言人之一。纵观丁玲的一生,对合理社会制度的热切追求贯穿始终,其对自我、社会、人生的不懈求索与积极探寻都体现出同时代女性知识分子、作家中鲜有的激情、勇气和主体实践精神。然而,现实境遇中的丁玲却时时陷身于有形、无形、肉体、精神的“牢狱”。从丁玲个案探讨体制内外女作家主体性精神建构的困境,正是本文题旨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