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叙事:当代学校德育的一种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道德叙事是一种值得探究和运用的德育方式,它迎合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从叙事的角度来审视当前学校德育,进而提出道德叙事是实现学校德育范式转向的主要方式,并探讨了道德叙事实施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2.
道德叙事,就是教育者对道德事件的讲述或重叙,它是帮助学生净化心灵、升华德性、迈向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道德叙事负载着两种价值——原初价值和附加价值,每个道德叙事都有一定的价值载荷。在学校德育中,道德叙事是道德知识、规范的传递者,是道德行为图式的储蓄所,是道德情感的传达者,是道德经验的转述者,是道德思维的传承者。道德故事的遴选、聆听视角的建立、道德故事的重叙和价值立场的形成是学校德育的“四部曲”。  相似文献   

3.
学校德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德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叙事研究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兴起,并逐渐渗透到学校德育领域.德育叙事研究是德育经验的理论方式,它有自己鲜明的研究特点,能够弥补其他研究范式的缺陷.在德育研究领域开展叙事研究有其现实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因而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学校德育何以可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校德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理性实践活动,总有其特定的目的。然而,仅有目的是不够的。一方面,因为目的是可错的;另一方面,实现目的依赖一定的条件。一切都是有条件的,只有“一切都是有条件的”本身才是无条件的。这一原理提示我们,应该注意研究学校德育的条件性。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的模式,即先设定一定的德育目标(或文件规定,或领导人讲话),作为整个德育活动的出发点;然后以此为准绳来检验和衡量学校德育的成效。德育目的成为德育活动的逻辑起点。这种模式当然有其合理之处,它注重了德育活动的目的,提醒我们注意德…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文化多样化、信息多元化,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要直面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解决思想困惑。我们要透视变化发展的现实,把握发展的脉搏,拓宽视野,拓展思路,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整体性和战略性思考。深刻总结德育工作,目的在于坚定对未来的信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主要是: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如果比作打仗,德育工作就是占领制高点;如果把教学和科研比作骨和筋,德育工作就是气和神。德育工作是学校躯体的脊梁,是学校生命的…  相似文献   

6.
网络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认识、情感、思想与心理。一个新的课题“网络德育”正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因势利导,在“网络德育”阵地上筑起一道百毒不侵的长城,让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全方位拓展使人们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在给人们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无法料想的负作用,这对于目前实效性低下的学校德育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因此,针对网络的种种弊端,学校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主基地,必须进行调整、改革。本文拟从学校环境、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学校德育改革的具体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鲁江 《广东教育》2006,(11):14-15
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具有较强的科争洼,要遵循学生道德和心灵成长的规律。但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领域里的种种非科学的思维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成为我国德育工作发展的瓶颈。我们的德育究竞出了什么问题?这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急需反思的问题。我认为要突破目前的困境,学校德育工作就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复杂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陈旧的德育方式方法巳不适应现实的需要。面对困境,我们应知难而进,力求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班上的小林和小华是好朋友。那时候的父母并没有多余的钱给孩子买玩具,所以他们两个好几次去教师休息室拿彩色粉笔玩。后来,教师发现粉笔少了,就开始调查这件事。小华就偷偷去找班主任老师告密,说粉笔都是小林拿的。班主任知道后,责令小林写出检查并在全班检讨。小林其实是个很内向的小女孩,也是父母眼里的乖乖女,这一下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做检讨,对她而言比什么都丢脸。她当时在讲台念完检讨书已是泣不成声,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令人不齿的人。小林本来就性格内向,从这件事以后,她变得更不愿与人交往了。这件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校德育存在许多问题均缘于对其概念界定的不清。从传统道德意义上解读什么是德育,学校德育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并提出新时期学校德育改革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生轴心。但是由于人们对德育工作的冷淡,德育方式的落后,德育内容的僵化教条,德育工作脱离学生实际以及德育管理的单一等导致了德育工作中产生了缺乏实效的瓶颈。因此探寻解决这一瓶颈的对策就是当前德育工作最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章论述了当前中小学德育实践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提出其加强和改进德育方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发挥其德育功能,做好德育工作,有必要对其策略进行探讨。本就课堂上可实施的德育教育策略作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学校德育变革是整个教育变革进程中难度最大、最复杂的部分,它的每个环节都深受社会变革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道德是影响学校德育变革进程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之一,不良社会道德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最大阻力。社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宏观文化环境和人际交往起作用。儿童节目中的敏感内容、负面教育新闻等媒体文化,公众对社会信任、社...  相似文献   

16.
陈教贤 《师道》2006,(7):11-11
我国现行的学校德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已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了。究其原因,我以为最根本的一点是重视了德育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在德育中体现强烈的生命意识,道德总是以一种冷冰冰的说教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何谓生命意识?就是人的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的智慧和欲求。半个世纪以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就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完成一个人,而不在造成家族的一员……也不在造成专才和技术家……”而德育正是以塑造灵魂为终极目的的人…  相似文献   

17.
面对青少年基础道德滑坡、问题行为增多、违法犯罪现象上升的事实,传统的“强迫服从”式学校德育的缺点暴露无遗。只有变“强迫服从”为“教会选择”才能使学校德育摆脱困境,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一、“强迫服从”的弊端培养服从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人,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这种服从应该是自觉的、主动的、发自内心的,是个体把外界的道德要求内化了的结果。“强迫服从”则是忽视了学生的道德需要,把成人的道德观强加给学生,让学生不情愿地“服从”。这种“服从”是不可靠、不真实的。当前的学校德育就是这种“强迫服从”式的教方圆栏…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校德育处于“滑坡”却无能为力的尴尬境地,它源于学校德育的特殊性,即社会性、个体性、实践性。要摆脱这种困境,不妨在认清学校德育现状的同时,关注受教育者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德育实践的层次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以充分发挥学校德育之实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及科技革命引发的裂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发生了难以置信的转变: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社会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多元化社会生活是现代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逻辑发展现实,人们将无法回避也不可能回避。那么,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校德育:偏失、根源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郑向玲 《教育探索》2003,(12):83-85
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着几方面的偏失,表现为德育目标的理想化、片面化,德育内容的滞后性、运动化,德育过程的简单化、形式化,德育方式的单一化、封闭化。这些偏失的形成有化传统的因素,也有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为了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构建全面的、多层次的德育目标体系,革新德育内容,加强德育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实践能力以及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开辟多种教育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