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文言文教学在当下的处境之艰难,大多数一线教师基本都有体会。推究起来,“学生不喜欢”是其主要因素。作为教师,我们是否深思过,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呢?难道文言文真的那么可憎,以至难懂难记到让人生畏的地步?难道学生兴趣低迷就没有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高中文言文教学在当下的处境之艰难,大多浙江数一线教师基本都有体会。推究起来,“学生不喜欢”是导致困局的主要因素。笔者对此深有同感,也曾在两届高一新生中作过相关的调查,结果表明,超过80%的同学对文言文学习不感兴趣,问及不感兴趣的原因,“难懂难记不实用,考试让人最头痛”的顺口溜也许是最好的概括。作为教师,我们是否深思过,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呢?难道文言文真的那么可憎,以至难懂难记到让人生畏的地步?难道学生兴趣低迷就没有教师的责任?诚然,文言文学习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排除这一客观因素,弊端重重的课堂教学也绝对难辞其责。…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但多数初中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之所以对文言文不感兴趣,除了文言文本身的难读、难懂、难记的特点外,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直接关系。文章提出文言文教学的四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张莹 《现代语文》2006,(11):90-92
时下中职言教学处境之艰难,大多数一线教师都有体会。推究起来,“学生不喜欢”是导致困局的主要因素。笔曾在学生中作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超过80%的同学对言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倦。原因有三:一是难懂,二是难记,三是不实用。难匿难记尚可理解,“不实用”观点的出现很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教师警醒并做深入思考与研究了。本将着重从中职言教学的作用、存在问题等方面,探讨改变中职言教学现状,促进中职言教学健康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5.
陆春雷 《广西教育》2012,(18):73-73
由于文言文晦涩难懂,有些语文教师采用逐字逐句翻译的教学方法,甚至直接利用现成的译文让学生机械地识记,所以学生大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学得昏昏欲睡,文言文教学成了部分教师的软肋。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如果教师所用教学方法生动有趣,文言文教学也能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6.
陈佳 《现代语文》2011,(9):30-31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许多教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难懂、难记、不实用,许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厌恶感。而在中职学校,由于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较差,这一现象尤为突出,可以说中职文言文教学陷入“学生不愿学,教师无法教”之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7.
黄李新 《语文天地》2013,(10):38-39
日常生活中很少会用到文言文,再加上文言文本身晦涩难懂,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不高,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一成不变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一、有趣的课前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想让学生自主去学习文言文,就要让学生爱上文言文。而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在开始讲课之前一个有趣的课前导人,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中文言文教学在当下的处境之艰难,大多数一线教师基本都有体会.推究起来,"学生不喜欢"是导致困局的主要因素.笔者对此深有同感,也曾在两届高一新生中做过相关的调查,结果表明,超过80%的同学对文言文学习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9.
梁献芳 《广西教育》2007,(12B):25-25
面对文言文,教者埋怨:“内容枯燥”、“课文难懂”;学者牢骚:“上课乏味”、“学了没用”。那么如何才能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创设和谐生动的文言文课堂,让学生通过这座桥梁走进古文的殿堂并畅游其间。  相似文献   

10.
顾飞 《语文天地》2013,(19):38-39
日常生活中很少会用到文言文,再加上文言文本身晦涩难懂,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不高,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一成不变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一、有趣的课前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想让学生自主去学习文言文,就要让学生爱上文言文。而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在开始讲课之前一个有趣的课前导  相似文献   

11.
朱晓芳 《课外阅读》2011,(7):254-254
语文教学调查中,如果把文言文和现代文作比较,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学习现代文,只有少数学生喜欢文言文,难道是那些传诵千古的文章魅力不及现代作品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一方面古今语言的差异造成学生阅读方面的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语文教师把文言文的教学似乎更偏重于文言字、词、句的翻译和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学生往往容易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背诵和默写上;还有,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地应用也使得学生们对它难以热爱,然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怎样让文言文的教学课上充满乐趣,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我认为课始激趣、课中应持趣、课末增趣。如何做到引趣、持趣、增趣,我们教者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兴趣始终伴随在文言文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陈文 《湖南教育》2002,(11):36-37
新教材给人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加大了文言文教学的比重。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和学生对这种新的编排体系有些什么样的反映呢?为此,笔者对所在地的全市高一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情况、高一语文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情况作了一次专项问卷调查。一、情况统计对高一年级学生的调查一共设计了8道题,内容包括:1.你喜欢学习文言文吗?2.你认为新教材中文言文所占的比例如何?3.你认为学习文言文对阅读和写作有帮助吗?4.你认为学习文言文对提高自己的素养有帮助吗?5.你喜欢哪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6.你通读过哪些古典文学名著?7.请写出你最…  相似文献   

13.
一、文言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许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高,以致有的学生调侃道:“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怎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怎样才能让学生充满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呢?情感在此时就构成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基础,愉快的情感能内化为人的智力活动,促进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究竟应该如何教呢? 首先,在初一开始,教师就要给学生讲清楚,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让学生产生学习文言文的欲望和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意义。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才能有学习的动力。其次,教师要明确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把握好教与学的度。所谓度,就是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教学中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既不能超标无限拓展,也不能低于标准,自行其是。第三,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大多重讲不重读。大概受传统教学讲深、讲透、讲细的影响吧,很多教师喜欢滔滔不绝地讲授,殊不知,这样做只能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怎样让学生读懂文言文,喜欢文言文,这是语文教师时常感到头疼的事。如果教师能为学生找到一条学习文言文的“捷径”,就能使其顺利通过文言文这一关,并能领略到古代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蓝秋 《广西教育》2013,(2):54-54
步人初中阶段以前,大部分学生很少接触文言文。加上文言文生涩难懂,有些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对学习文言文产生畏难心理,以致文言文学习成为语文学习中的弱项。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三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统编版语文教材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在小学中年级就编排了文言文。文言文生涩难懂,学生初次接触,有畏难情绪。教师需要大胆改革、精准定位、巧妙设计、化难为易。基于“初识”的定位,本文梳理了统编版语文中年级文言文教学的几种教学策略:一是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二是以读悟为本,让学生诵读、悟读、练读、熟读;三是借助插图、注释、白话文等。最终实现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助力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李博 《课外阅读》2011,(12):314-314
文言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喜欢学、主动学,并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积极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途径,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对文言文学习的态度发生根本变化,变“畏学”为“乐学”。  相似文献   

19.
现在大多数初中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畏惧,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让文言文焕发出新的活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成绩,我累积了一些文言文教学的经验。一、激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好文言文也需要有强烈的兴趣。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我想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爱学现代文,对文言文则缺乏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文言文比较晦涩难懂,不如现代文学作品那么形象生动,学起来不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该如何根据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做好初中文言文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