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家旅游事业的发展,收集旅游门券的人也越来越多,门券种类也不断增加,形式也在不断创新。这里笔者介绍的“团体附减优惠门券”就是其中之一。何谓“团体附减优惠门券”?其实它是一种集普通门券和团体优惠门券于一身,身兼二职(不优惠与优惠)的新奇创意门券。运种门券清  相似文献   

2.
2003年《集邮博览》第1期刊载了观景先生的《革命圣地的邮资门券》一文。该文展示了其中B、C两枚,认为还应有A编号一种。然根据笔者收集到的延安革命圣地邮资门  相似文献   

3.
集邮图书是集邮文献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集邮界所普遍使用的集邮文献一词,源自英文“philatelic literature”。而“literature”的基本含义是指“文学作品”或“对某一专门学科、领域有深刻见解的作品”。其后者与汉语中对“文献”一词的解释是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非常类似,因此,集邮文献就可表述为“在集邮领域中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相似文献   

4.
不知不觉,本人邮龄已过40年,加上喜爱写作,收集文献,凡是与集邮相关的书报、封片、邮展门券、往来信件,甚至与邮票有点关系的一般书籍,也留下当宝贝。久而久之,家中书柜、桌子、书架、衣柜顶、床底下,都堆满了纸质杂物。随便找出一件,都有10年 8年“悠久历史”,搞得满屋子充满一股“邮”味,到了霉  相似文献   

5.
“分券”指门券中的面值不足“元”单位(金额)门券。“分券”随着历史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珍稀门券之一,它体积小,字券多,印制简单,从观赏角度看不屑一顾,然而从收藏价值看,则是身价百倍的珍稀“宝”券。  相似文献   

6.
交友信息     
《上海集邮》2005,(6):47-47
江会珍323004浙江丽水市厐山村诚征JF、JP、135号首日实寄品(原地更佳)。来信必复。吴建峰528300广东佛山市顺德大良中区东苑新村西七座一号2楼主集世界各国国旗、地图专题、原地首日封、原地首日普资封、片愿与同好交换。朱天文224112江苏大丰三圩中学主集中国古典文学专题,盐城地区邮政、集邮史料,蛇年金卡,欢迎联系、交流。屠富强215004苏州市金门路386号1-207主集生肖、风景日戳、集邮名家手迹封片等,兼集彩、粮、布油、门券等票证。欢迎联系交流、互助!徐其峰233700安徽省固镇县财政局主集原地首日实寄封片、集邮文献、兼集门券,欢迎…  相似文献   

7.
一、文献集邮,是个全新的概念文献集邮与集邮文献,不是随意的名词颠倒,不是文字游戏。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集邮文献是“物质”,是集邮知识的物质载体;文献集邮是“活动”,是一种集邮活动。两者互相依存,互为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50多年来我国首次举办的集电影、游戏、动漫、演出、电子竞技、马戏、图书等为一体的刺激、有趣、益智的少年儿童狂欢节——国际木偶总动员之“2004年首届上海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博览”在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举行,为期一个月(7月10日-8月10日)。博览会门券用“马踏飞燕”片加印而成,编号2004(0900)-0038。此枚门券特别之处是右边带有7  相似文献   

9.
宁志奇 《收藏》2001,(1):70-70
当前,在巴蜀大地涌起的“体彩”、“福彩”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参与者之众,范围之广,效益之好堪称四川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发行“体彩”、“福彩”旨在为改善民政福利和筹集体育事业发展基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因而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参与。然而在庞大的彩民队伍中,自觉、系统地集藏彩票者却为数不多。不少人尚不了解收藏彩票同集邮、集币、集门券一样都属于有益有趣的文化活动。我国已举行过两届全国范围的彩票交流展示会。  相似文献   

10.
集邮文献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类别——集邮人物研究。钟笑炉说:“言事物之变迁沿革者,谓之历史。”任何一部集邮史,都是记录集邮活动变迁沿革的主体——集邮人物的史述与评价。集邮人物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重要集邮活动的报道与忆述、集邮人士的自传或史传、集邮者的个人集邮文集、集邮典籍中的“集邮人物”生平简介,以及对集邮人物的纪念性文章和对“集邮人物研究”的研究论文等。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集邮文献是集邮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说一枚枚封片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集邮,那么作为“记录者”的集邮文献则是一种静态意义上的集邮,集邮文献在各种场合为集邮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集邮活动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2.
细读《2005全国文献集邮论坛获奖论文集》,感到这个“论坛”、这本《论文集》不啻是一场“及时雨”,中华全国集邮联牵头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集邮文献与集邮活动宛如“孪生兄弟”,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陈志川说:“现在国内第一流的邮票研究家,那一位不是从先研读邮学书籍而来。”其实,广大的集邮爱好者又何尝不是读了集邮书刊才认识集邮、热爱集邮和走上集邮研究之路的呢?而“文献集邮”作为新兴的一种集邮方式与类别,在方兴未艾的起步阶段,及时以一个全国性“论坛”,让大家认真、深入地议一议,给“文献集邮”一个科学的定义和定位;对“文献集邮”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实质性探讨;确保这项集邮文化活动健康、有序、深入开展,的确是非常及时、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人生的情感“密码”,可从他的某一段经历或某一处“牵连”中破译。上海是我工作过五年的城市,也是“革”后重新引发我自幼而生的集邮兴致的地方。这些年,沪宁线两端,有两本集邮刊物向邮坛投放,一本是《上海集邮》,一本是“江苏集邮》。我在这一端,为《江苏集邮》忙。而我的案头,却总是有《上海集邮》摆放。  相似文献   

14.
赵宁 《上海集邮》2000,(3):17-17
一般来说,订阅或购买集邮刊物的读者都是比较“严肃”,或者说是比较“专业”和认真的集邮者。集邮刊物是集邮爱好者获取、交流和探讨集邮知识的园地,因此从集邮刊物发行量上也可以反射出集邮市场的一点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在国内邮坛,有位公开声称“集邮只是玩玩而已”的名家,他便是林霏开(李德铭)。每得闲暇,他或徜徉集邮街,或“兴之所至,随手拈来”,居然为我们“拈来”了《集邮与欣赏》、《集邮乐趣集》、《世界邮票小型张》、《世界邮票精品图录》、《邮海掇英》等10部集邮专著,在国内够得上是一位“多而精”的邮文耕耘者。  相似文献   

16.
宣传戳刍议     
何为宣传戳?各种献资料与集邮工具书的解释不尽相同,对其名称也有多种叫法。《集邮图鉴》(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和《新编集邮入门》(安徽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均称为“标语邮戳”。前认为“它包含着官方的宣传标语或广告性的引人注目的短语。”后说“是邮局使用的一种带有标语或广告的邮戳。”《集邮基础知识问答》(人民邮电出版社1993年版)解释为“宣传戳是邮政部门为达到某种宣传目的而专门刻制的带有宣传字的戳记。”  相似文献   

17.
集邮杂感     
“炒邮”与“集邮”只一字之差,但有本质的区别。“炒”是为了牟利,“集”是为了求知。“炒邮”不属集邮范畴,炒邮者不是集邮者。炒邮者并不收藏邮票,他只是通过邮票的买进卖出,获取经济利益,从不考虑集邮是一种高尚有益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8.
明新 《中国集邮》2000,(11):28-28
编组邮集参展是许多集邮者的一种愿望,但往往因收藏的邮品“太一般”而难登邮展的“大雅之堂”。现在,北京市集邮协会推出了节俭集邮类,为众多集邮者用“普通”邮品组集参展、一献身手创造了条件,并将有效地促进基层集邮组织整体集邮水平的提高。节俭类集邮是由北京市集邮协会新近提出的,并搞出了评审专用规则(试用),适用于北京市的各级集邮展览。  相似文献   

19.
邵林 《上海集邮》2000,(9):41-42
集邮者在进行传统集邮的同时,往往会对邮票上的图案发生兴趣。比如,专门收集中国邮票的集邮家马任全,他也曾收集过一些外国邮票,因为他的生肖属马,所以特别留意画面上有马的各国邮票,口久自然形成一部马邮票的专集;王纪泽和张包平之是一对因集邮而相识、相爱的伉俪,他们除了专集红印花邮票外.还专门收集夫妇双人像邮票。这是与传统集邮不同的另一种方式,不以邮票的发行国家(地区)、年代、票种为界限,也不追求每套邮票必须“全”,而是只以邮票画面反映的内容或邮票发行目的(简单地说,是指邮票纪念或宣传的事物,一般为邮票的票题)作为取舍的依据,这类集邮方式称为“专题集邮”,最初的专题集邮又称“图别集邮”。  相似文献   

20.
董宁平 《收藏》2001,(4):60-61
人们常见的旅游门券多是纸质或塑料券,其形状多为长方形。其实旅游门券千姿百态,下面撷取一些有意思的旅游门券,供读者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