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加居同志写的“草契”,发表在安徽日报1957年劳模会报道专页上.这篇文章在安徽日报1956年第四季度和1957年全年作品评比中获一等奖.文章发表后立即受到好评,有人称之为“一篇出色的通讯”.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宣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合作化的优越性.在这个主题之下,作者运用丰富的材料,叙述了合作化之前下潘村阶级分化的情况,以及通过合作化运动贫苦农民挖掉穷根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情景.一切都是用事实说话的,每一个事实都很准确地阐明了主题.例如,为要说明在富农经济制度和小农经济制度之下农村阶级分化之不可避免,作者举出了这样一些事实:贫农在土改中虽然分得了土地,但是由  相似文献   

2.
一家报纸在一个星期内,刊登了两篇新闻报道。一篇的内容是表扬某大学的一位领导同志,几次将组织上按照有关规定分配给他的住宅让出去,甘居陋室;另一篇呢,说的是另一所大学的领导,责令四位科以上的干部将不该占为己有的住宅退出来,重新分配。读完这两篇报道,人们只要仔细思忖,是可以议论一番的。  相似文献   

3.
周俊 《新闻通讯》2013,(7):49-50
中宣部等5部门在新闻战线中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纷纷深入基层,采写鲜活新闻,给新闻战线吹来一股清新务实之风。刊发于盐阜大众报一版、在2011年度江苏省报纸好新闻评选中获一等奖的通讯《打谷场快乐“变身”停车场》,就是记者自觉转变作风,带着思考下基层,深入挖掘的一篇鲜活新闻。文章从农村打谷场上那种琐碎而不轻易察觉的细小变化切人,反映党的惠民富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同时也透视了现今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小事情反映大主题,小作品闪现大思想。带着思考走基层 对话时代显深度  相似文献   

4.
体育、电影明星的私生活,特别是他们的恋爱、婚姻方面的动态,目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报刊的青睐。这大概是社会心理学的“马太效应”在起作用。明星的知名度越高,他们的一举一动,似乎都有可能成为新闻,见诸报端的一些“喜结良缘”报道,即是证明。其实,并不是所有明星们的行迹都是值得报道的。比如,《许海峰喜结良缘》的报道,细读一下,就觉得没有多少新闻价值。这则新闻写道,许海峰于去年某月某日与某人结婚,新娘今年二十六岁,比许海峰小两岁,一九八二年从北京经济学院毕业,现在首  相似文献   

5.
老记者徐熊在《我是怎样学步走的?》一文中讲他写一篇通讯引起的风波:我的第一篇通讯在《新华日报》(华中版)上发表后闹了笑话,当时一些读者竟把我当成蒋帮特务。  相似文献   

6.
1946年夏天,四平保卫战结束后,中共中央东北局由长春转移至哈尔滨。根据中央“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指示精神,东北局及时作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七七决定”,号召广大干部丢掉依恋大城市的幻想,迈开双脚到农村去,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由此,一万二千多名干部被动员和组织起来,深入田间地头,大力发动群众,开展起领导广大农民翻身的土地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7.
我写的一篇农村通讯《灾年》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出来之后,有些同志觉得这篇东西材料丰富,较为动人,要我谈谈采写这篇稿子的经验。过去我很少写通讯,谈经验是说不上的,现在只把采写的一些过程闲拉呱一阵吧,对别人不见得会有什么用处,谈得不好,切莫见笑。《灾年》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用前后对比比方式,报道了苏北人民一九六一年由于有了党的领导和人民公社,怎样战胜了此一九二九年还要大得多的旱灾,而且获得了好收成。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记者记摘历史的"零碎品",是一种被动的微观操作.笔者却不这么认为.记者应当成为引导社会和经济的"先锋",更是新兴产业的鼓动者.笔者对日照茶叶的一篇建议性报道引发日照举办茶文化节,这一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徐腾 《青年记者》2009,(12):44-45
有人说:记者记摘历史的“零碎品”,是一种被动的微观操作。笔者却不这么认为。记者应当成为引导社会和经济的“先锋”,更是新兴产业的鼓动者。笔者对日照茶叶的一篇建议性报道引发日照举办茶文化节,这一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韩亚航空坠机事故导致两名中国女孩当场遇难,媒体在报道这一航空事故的同时,将更多目光聚焦在这两名逝去的如花少女身上。中国青年报通讯《花谢旧金山》中的不当文字,引发了一场关于新闻伦理道德和专业精神问题的批评和思考。回顾这一事件的发展过程,就事件的起因作客观冷静的反思,对新闻工作者如何坚守新闻真实“底线”,怎样在新闻报道中作出客观理性的反应和判断,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
《征服二·二五米的高度》(登在1961年2月4日人民日报第六版)是一篇精彩的体育通讯。这篇体育通讯在不满六百字的短短的篇幅内,生动地介绍了一场不平凡的田径赛,读了之后,犹如亲临其境一般。文章一开始反映了当时体育场上观众的心情:时间已近午夜了,一千五百多名观众迟迟不肯离去,“一千多双眼睛的注意焦点落在欧洲跳高纪录保持者、十八岁的瓦列里·布鲁梅尔的身上。人们想知道这个小伙子这一天究竟能创造出什么奇迹来。”对几次试跳的情况,作者没有耗费过多的笔墨,只是说“二·○五  相似文献   

12.
《河南日报》3月5日二版刊载的一篇小通讯《柘城呼唤养蜂人》,值得一读。就其内容而言(?)报道没有停留在柘城油菜生产经济效益显著的一般报道上,而是抓住油菜需要靠科学增产这个角度,为读者提供了一条“柘城呼唤养蜂人”的信息。“柘城的油菜已发展到15万亩”,而且养蜂人到那里,“食宿提供方便,蜂蜜就地收购”,这使柘城具有吸引力,也解除了外地养蜂人的后顾之忧。这篇通讯,在写作上有几个鲜明的特点。首先是短。全篇不过500余字(不包括标点符号),使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看完,符合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新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修改一篇通讯的体会孟庆永《靳主席杀猪记》(原载《工人日报)1996年11月7日三版)短小精悍,不枝不蔓,没有什么大而无当的议论。但一位心里装着职工,心系职工疾苦,一心为职工排忧解难的工会主席形象却跃然纸上。修改这篇通讯。我有以下几点体会:首先,题目和...  相似文献   

14.
群众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参观,这当然是一件新闻,报上已陆续有报道,而《光明日报》记者却敏锐地觉察到信息后面蕴藏的意义,在十月三日发了一篇通讯,比较详尽地作了群众登上城楼参观的现场纪实。报道采用了摘录参观者留言与现场目击相结合的写法,使文字的现场感与亲切感都十分强烈。最可贵的是,写的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镜头与情景,然而生发的意义却不一般。请看其中有这样两段  相似文献   

15.
9月7日,我们新华社记者一行36人离开北京飞往汉城。途经香港,在启德机场等待转机。正想闭目养神,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闻进了我的眼帘,“司马懿的大兵来得好快啊!居然赶到香港来‘等候’我们了。”我心里在这样想。这个熟悉的面孔,是两年前在亚运会期间缠得我最厉害的、去年8月间曾到北京采访过亚洲射击锦标赛的南朝鲜《中央日报》记者朴炳锡。可以说我们是老相识了。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读了穆青发表的几篇国际题材的通讯,发现这位政治嗅觉敏锐的新闻记者,同时还是一位文笔相当优美的散文大家。可以说,他以散文的笔法写出了一组具有描写风景美、抒发情怀美、谋篇布局和语言都很优美的国际题材的通讯,开掘出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新闻领域。因此,笔者以为:穆青的这几篇通讯具有散文形式的美,达到了散文写  相似文献   

17.
序幕拉开之前,允许我先对居于本文中心地位的那篇通讯作一简单说明。这篇通讯刊登在1946年1月26日上海出版的《周报》第21、22期合刊上。它是44年前日本政府宣告投降之时,我,这个新闻界仅有5年工龄的小兵的习作。通讯纪录的,也不是当时日本侵略者投降签字之类的历史性场面,而是发生于长江客轮上的小事一桩。我写这篇通讯,是力求如实地反映当时社会不同阶层、特别是底层人物对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时的直觉感受,当然也包括自己。正如通讯所说,当时的心情,  相似文献   

18.
人物通讯是一种真实、及时地报道先进人物的事迹,并深刻揭示他们精神境界的新闻文体。 真实,是人物通讯的“生命”,也是对人物通讯作者的基本要求。 那么,人物通讯怎样才能使它有“生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我以为,必须做到不夸张,不溢美,既入情又入理,方能令人可信可亲。 在1991年度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评选中,我与他人合作的人物通讯《女儿情》荣获一等奖。获此殊荣,始料未及。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篇通讯除了  相似文献   

19.
4月15日,解放日报重新刊载了44年前发表的通讯《南京路上好八连》,同时刊登了《本报采发通讯“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背景故事》一文,读后十分感慨。不仅再次为“南京路上好八连”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染,也为当年解放日报的领导和编辑记者们崇高的职业道德所感动,这真值得今天的新闻工作者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一文的作者吕兴臣是一位部队通讯员,当时在稿件见报后曾感慨不已:“这篇通讯,是党和毛主席教养出来的战士创造的结果,是报刊编辑、记者和部队首长及同志们集体创作的结果,是党报对通讯员不断培养的结果。”他说的话一点不假,完全是肺…  相似文献   

20.
通讯《一个农家科研所》文字不多,思想容量不小。它生动地勾勒了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并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新型农民的形象。徐有信是个“科研迷”,研制农业机械,“迷”到不惜倾家荡产的程度。他试制成功链条式动力打夯机和轻便举重车,获得了国家两项专利权,在成绩面前他没满足。徐有信夯机厂的产品畅销数省,在兰考县堌阳一带带出了许多打夯专业户和专业村,他仍没有满足.他想的是:让更多象他一样的农民科技人才迅速成长起来.他筹备成立了农家科研所,他说:“我有资料,有设备,有钱.只要是中国人,只要有志搞创造发明,有一定基础的,都可以到我这科研所来,费用我帮助,技术我辅导,出了成果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