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学教育(上)》2010,(5):158-158
作家叶兆言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写作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写作过程很辛苦,但是有时候就是追求写作的快感。一个作家不一定能写好,但是想写好的欲望一定要强烈。写坏了没有关系,但是不全心全意地去写,不去赌,不去试,那不行。我始终有一个观点,宁愿写坏掉,我也要尝试一些,因为这样有乐趣。在谈到写作的时候最怕旁边有人时,叶兆言说:写作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俗话说鸡下蛋,不要看。写作者不一定要住好房子,  相似文献   

2.
卢派清 《贵州教育》2012,(2):36-37,40
前不久,看了一篇《作家爸爸代写作文得了低分》的报道,感触颇深。文章说的是,著名作家、编剧、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由于儿子在写作时突然流鼻血,耽误了写作业的时间。这时,作家爸爸才艰难决定“第一次为儿子代劳一下”,好让他有时间休息。按照作文的要求,作家爸爸认真构思,写完之后还诵读了一遍,觉得比较满意,想到这篇作文过关肯定没有问题。可第二天,儿子带回来的作文本却赫然批着“76分”。  相似文献   

3.
《陕西教育》2013,(11):48-49
在2013上海书展上。一向低调的著名作家韩少功出现在多个文学论坛上。他说:“我经常把写作比作谈恋爱,不能天天谈,要有情绪的时候才谈。所以我不需要每天每月都写作,我也可以做点别的事,办杂志也是我的兴趣所在。我觉得写作只要维持一种规模就可以了,多写几本也不是不可能。每个作家都需要有自己的角度,我没有办法取代他们的角度,他们也没有办法取代我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 它并不是记者、作家的专利。我觉 得,作为一名教师,不管他是哪个 学科的教师,是否具备写作能力, 是衡量一名教师合格与否的重要 指标。试想,如果教师连一句话也 写不通,他如何要求学生具有较强 的写作能力?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 尝试过写作,他如何去指导学生写 作?  相似文献   

5.
我敢保证,给孩子写故事的儿童文学作家,没有一个不喜欢谈及自己的少年时代的,而且,话题大多也离不开孩童时期的阅读和写作。  相似文献   

6.
谈怎样写作,我一般比较相信作家。作家自己每天写,他(她)知道写的开始、写的过程、写的结束会产生哪些困难,他懂得怎么克服,他(她)有这个体验,所以谈得切身、正确、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7.
在终结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写作之后,关于"英国女作家J.K.罗琳还能写些什么,或者她还能写吗"这样的质疑,从未中断过。罗琳近日正式对外宣布转型,她要摘掉童书作家的标签,为成年人写作一本新小说。而该书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将同时发行。对于这部计划中的小说,罗琳称:"我的下一部小说将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作文要想做到兴趣浓厚,做到表达学生内心想说的话,真正做到真情实感,仅凭课本中的几次作文练习和每周一节作文课上的写作技巧的指导,是很难达到新课标对作文的这一要求的。要想学生乐于作文,并在学习写作中学会生活和做人,我以为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材料,根据学生发现的具体写作材料来进行写作指导。一、观察,材料在生活的感受中寻学生不喜欢作文,最大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没有材料可写。在书上看到别人写什么,自己也就跟着写什么。没有自己的材料,写起作文来就只能是人家怎么写自己也就跟着怎么编。作文缺乏真实的情感,语言…  相似文献   

9.
桂文亚 《小火炬》2013,(11):20-20
写作难吗?从小学一年级作文开始,谁没有“写作的经验”?写出成绩,写成作家,又写成一个“名作家”至今能有几人?这么一想,写作开始不难,但想写得好、写出名堂来好像又很难了。  相似文献   

10.
回想起小时候,写作曾经带给我的憧憬和快乐,像是一个传奇,闪着光,经久不会褪色。因为用心纯粹,写的那些破烂小说倒像是比现在的更珍贵一样。之后的许多年,那些闪着光的憧憬一部分实现了,一部分消失了。我得到了一些,也失去了一些。唯一没有变化的是我的心。我依然只想为了快乐而写  相似文献   

11.
郑渊洁感恩     
郑渊洁每每说起自己的成功,都会谈起他写作道路上的伯乐与恩师,没有他们,就没有"童话大王"的今天。1963年郑渊洁读二年级,一天老师布置作文,题目是"我长大了干什么",小郑渊洁语出惊人地写下了《我长大了想当淘粪工》,他觉得同学肯定都写长大要当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就故意写长大  相似文献   

12.
一寻找那颗“写作的心” 中国古代有个了不起的作家,写了一本了不起的书——《水浒传》。中国有那么多皇帝,都被忘得差不多了,那个叫施耐庵的,却被一代又一代人记住。写作就是这么有力量。施耐庵写到“时迁盗甲”。写不下去了。他没有做过贼,也没有做贼的朋友,更没有看到过贼怎么偷。巧了,一个贼光顾他家,被他发现了。  相似文献   

13.
以中篇小说《风景》走上文坛的著名作家方方,一次接受《中华读书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刻苦,一年写十部中篇,应该问题不大。只是我不喜欢这样赶赶忙忙地成天写字,把写小说弄成了一个体力劳动。我更喜欢在一种松弛的状态下慢慢地从容地写来。”她特别指出:“作家应该始终遵循自己内心的原则去写作,  相似文献   

14.
呼啸山庄     
“读后感”是一种小型的议论文,是人们读了某本书或者某篇文章之后所写的感情和体会。进行读后感的写作训练,是初中学生议论文写作入门的一种极好的形式。本期“名著读与写”将为你带来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小说《呼啸山庄》,让我们在文字里找回最初的自己。  相似文献   

15.
正写作的快乐你喜欢动笔写作吗?看到这个问题,有的同学会不住点头:"写作很有意思呢。我已尝到了动笔的甜头。"有的同学却连连摇头:"我不怎么喜欢。有时好像有东西可写,也想把它写出来,可一提笔就卡壳了,真是‘老虎吃天——无法下爪呀’。"初学写作,没啥写,不会写,这些都很正常。因为,我们现在的写作,不是作家进行的文学创作,而是一种练笔活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该不该写虚构文章呢?我认为,虚构文章对作者要求非常高,而且虚构与想象、幻想是两码事,所以小学生没有足够的能力写虚构文章,应该书写真实的内容。 阅读美国作家创意写作的教材发现,很多作家反思自己一生的创作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0-15岁发生的事,足够写一辈子。那么,从三年级开始写作的小学生,何不多写一点发生在身边的有趣、好玩的事呢?  相似文献   

17.
洪劬颉 《新高考》2008,(Z2):18-19
高三作文写作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必然会进入一个阶段:写作信心严重不足,随便我怎么写作文,作文分数始终都是在切入线上下;老师教给我的方法我反复尝试,效果不明显;作文写不写无所谓,读不读书基本不管用。这时,也许就进入了写作的高原期。  相似文献   

18.
最初到北大中文系,我本是想学习写小说的.戏剧性的是,来了之后却写得越来越少了。 上本科的时候,我一星期可以写一个中篇,但在北大的最初三年,却只写了三个短篇。在这里我上了三年学,感觉写作与否也并不是一件特别值得在意的事情,以前宏大的写作理想,也开始慢慢褪色了。成为优秀的小说家曾是我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胡凌 《新读写》2020,(4):32-34
不少同学在进入高中之后,对语文学科的写作要求越来越畏惧。原因也简单,有些同学本来就不太擅长写作,进入高中之后明显感到压力很大。而有些同学原本非常擅长写记叙类文章,但是一听说要写议论文,就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其实,写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当你把写作和自己的生命成长联系起来的时候,每一次写作就成了一次精神成长的“生日”。  相似文献   

20.
以前,我很喜欢看作文,但不怎么喜欢写。后来,不知是哪位编辑发了慈悲,给我的作文评了精华,让我有了写作的动力。可是,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绞尽了脑汁也没有一点儿灵感了。怎么办?只有——找呗!到爸妈那里找妈!给我提供点写作文的素材嘛!我怎么知道要写啥?可你曾经想当作家啊!这都不知道还想当作家?如果我真当上了作家当然可以轻松地回答你的问题,可我现在不是嘛。好好好,我真佩服您的口才。那么,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