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实现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涵盖从理论到实践的整个过程。本文在分析人才培养目标生成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大学的探索,介绍了广大底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预设、形成过程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刘莉 《甘肃高师学报》2013,18(1):12-15,48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主要考察各种陈述类型的空间分布,谱系学则把研究重心放在了不同话语实践行为之间互相影响、制约、协商的关系上。不同话语实践行为之间互相制约、影响、协商的过程是"权力"斗争博弈的过程,而"权力"斗争妥协的结果就是我们所谓的知识。揭示权力—知识的复杂成因和运作机制,展示这种机制对于"主体"的全面控制,并尝试释放生命自身所携带的"力量"的可能,寻求摆脱全面控制的有效途径,是福柯思考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兵团精神的生成有深厚的基础,兵团精神是在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兵团儿女在屯垦戍边的伟大艰苦实践中淬炼而成,是在赓续红色血脉的历史征程中沉淀结晶而就;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构成了兵团精神的基本内涵;在新时代,兵团精神仍有重要价值,它是新时期维稳建疆的现实需要,是推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是增强凝聚力、推动兵团事业发展的需要。历史和现实昭示,必须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弘扬兵团精神的路径:打造传播新媒体平台,用好“红”的媒介;挖掘兵团红色文化,用好“红”的资源;构筑红色阵地,牢固“红”的地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扎根“红”的底色。  相似文献   

4.
职业精神是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备的职业素养,是高职学生步入职场,成功转型为职业人不可避免的重要话题。文章围绕爱国主义等8个方面的精神,探讨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时代内涵,按照“角色构建—行动实现—自我超越”的生成机理,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内外因素互相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培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升课程教材质量、加强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等6个方面探讨了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途径,有助于进一步厘清新时代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方向,促进高职学生掌握职业精神的全面意蕴,夯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静态地看,说课的内容本身就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一种存在形式;动态地看,说课的过程就是把嵌入教师身体的实践性知识加以显性化的一种管理范式。作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说课的价值诉求在于:复归教师的个体性话语,促成主体间的协商与共享,形塑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走向。而搭建教师说课脉络空间的基模、引导教师反省心理内部事件与促进教师默会知识的内外转化,则构成了说课作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6.
高校知识社群的产生有利于促进高校的持续创新,它具有非知识特质更相近、知识交流更充分、成员学习意愿强烈的特点。由于存在多种非正式的知识交流途径以及知识共享互惠的激励,在依托各种信息化媒介,同时具备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技术和制度的条件下,高校知识社群得以产生。可通过建构成员身份,发展实践社区,挖掘社群知识资源,整合学术知识库,完善社群交往制度,促进知识交流共享来组织和培育高校知识社群。  相似文献   

7.
课程知识与权力粘合孪生,课程知识的合法性状况规定了它的权力主体是否合法。事实性与有效性是课程知识具有合法性的两个因素,课程知识的有效性是判断权力主体是否合法的关键因素。新课程改革是在具有合法性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影响下进行的,它的权力主体——国家、地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教师个人知识观念在教师的专业生活中产生着重要作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基于资料收集的广泛性、研究变量的生成性,将其方法论运用于教师个人知识探究中,可建构教师个人知识在实践中的生成路径,为研究者揭示教师个人知识与其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借鉴.基于扎根理论的实证研究发现,教师个人知识的获得来源于个体在集体教研活动中能动性的发挥,个体知识的内容源于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对个人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相似文献   

9.
知识的分布与大学权力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内部权力结构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保持知识与权力的匹配。按照知识与权力匹配理论,大学是采取集权还是分权主要由知识在大学中的分布决定的。而知识在大学中的分布取决于高校的特性、规模等诸多因素。最后,文章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了大学中知识的分布所引起的权力结构变革。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自我认知对提升大学生学习效率、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和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大学生自我认知为研究对象,明晰大学生自我认知的作用机理,构建深层次的认知差异测评模型,探析大学生自我认知提升的有效路径。实证结果遵循马斯洛需求理论与自我效能感理论,现状满意度及自我满意度较大程度影响当代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的提升。相比个体属性差异与年级差异,成长环境与专业性质成为影响大学生自我认知的主要客观因素。有效的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教育、积极的社会认知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是高校积极提升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的关键路径。自卑型认知大学生较适合浅层次循循善诱的提升路径,而自傲型认知大学生更适合浅层认知与思想深度认知融合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1.
网络平台是数字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平台享有一定的权力有其合理性,网络平台的权力来源于其本身的“自治”权、用户的权利让渡、法律法规的授予、资本与技术的“赋能”。但其在行使这些权力的过程中也滋生了一些问题,侵袭公权力、权力腐败、侵害公民私权等。对此,从治理理念、治理内容、司法审查、行业协会、政府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平台多源治理途径,形成良好的网络平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13.
14.
文章以事件链理论、突变理论和社会燃烧理论等为指导,分析了幼儿园突发事件的生成机理,提出了有效预警和监控幼儿园突发事件的实践路径:坚固“第一保障”,增强安全意识;加强“第一管理”,提高监控能力;捕捉“第一信号”,提高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5.
传承红色基因是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核心命题。红色基因储存共产党生命孕育、形成、生长、发展过程的内核信息,表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革命性,反映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理论思想、性质宗旨、精神作风等方面的优秀特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要在准确把握红色基因科学内涵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从政治建设、文化涵养、制度设计、教育引导、实践锤炼、组织领导等多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是培养和造就素质全面发展人的五个有机组成部分.高校"五育融合"是实现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应遵循"五育"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运行原理,使"五育"的知识、能力、素养达成互融...  相似文献   

17.
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与内生动力.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包括高科技型人才、创新创业型人才、组织领军型人才及公共服务型人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在乡村人才振兴的历程中发挥着创新驱动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体现为:职业技能培训打破"学术漂移"惯习,赋能技能资本;创新创业教育打破"就业守业"惯习,赋能人力资本;理想信念教育打破"旁观角色"惯习,赋能心理资本;能力培训服务打破"被动参与"惯习,赋能社会资本.因此,应当积极构建"多方协同"的育人平台,完善"技术支持"的教学服务,打造"立体网络"的支援队伍,采取"理实结合"的培训模式,完善"训后指导"的服务机制,推动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18.
知识与权力匹——浅论大学内部权力结构的调整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与权力匹配的理论认为,一个组织采用集权还是分权的组织结构,关键在于知识在组织中的分布状态以及信息成本与代理成本的比较问题。组织设计过程也就是信息成本与代理成本之间的权衡过程。大学的知识分布特点决定了大学应采用分权组织结构。因此,我国大学高度集权的内部权力结构必须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课程知识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价值负载的.受特定社会权力控制影响,课程知识的生成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课程知识的外控生成和内控生成.课程知识的外控生成主要指权力控制下的课程文本知识的生成,而课程知识的内控生成主要指权力控制下的课程的动态知识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魅力领导是具有强势凝聚、领引功能的优质领导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热切呼唤魅力领导。基于领导即"率领"和"引导",本质就是创新,魅力领导是彰显高能质的领导创造力的行为集成的视阈,可依次通过三大领导行为层面表征领导行为魅力生成的逻辑路径及其机理,即高品位的使命感衍生强劲的凝聚力滋养行为魅力;创新、创奇迹的敢做敢为聚焦领导行为集束,彰显魅力的强劲释放;高超的领导技巧提升"溢出效应",促进领导魅力迅速扩张。这三大领导行为层面的修炼、整合,标识着领导强势的行为魅力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