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对早期自然哲学的一个简单总结,也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创造。他认为,只有理解了事物产生的原因,即事物的本原,才能真正了解这个事物,因此提出了"四因说"。本文通过亚里士多德所提理论分别阐释了会导致事物产生的四种原因,重点论述了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是自然本原"的原因,阐发了作者对自然本原争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对叙事技巧的揭示还是对叙事语法的描述,都让人觉得文学世界与审美世界的传统关系不复存在了,这是因为文学的审美维度从两个方面被缩小了:一是将审美性等同于文学性,又将文学性定位于形式技巧层面;二是为了维持文学的本体性而排除了社会性和读者的主体性,从而使得形式因与目的因相分离.为了理清文学形式的审美之维,有必要借助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重建叙事中形式与目的、美与善的联姻.  相似文献   

3.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建立了关于悲剧的理论,这一理论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美学的进程。他对悲剧的定义是与他的哲学思想密不可分的。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与其悲剧理论的关系,既可看出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思想内涵,又可看出一般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特定作品与作者整体思想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形式质料说”中的形式与质料的关系和康德形式唯心主义中形式与质料的关系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亚里士多德“形式质料说”对康德形式唯心主义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成人函授教育的式微是当下不争的事实,但对其式微归因流于皮相。本文深度挖掘亚里斯多德“四因说”提出成人函授教育“目的因”的纯白不备;“质料因”的不在场;“形式因”的时空分割;“动力因”的张力不够,是造成函授教育式微的根本原因。寻因导源,以期挽救式微的函授教育。  相似文献   

6.
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英语教学可利用语言模因的特点,采用背诵教学法、语境教学法和模仿教学法,使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英语语言模因。同时,教师本身也是模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是面向教育需要的特殊技术制作活动,不仅仅应从技术实践角度分析如何实施,更应从技术哲学层面阐释其本质内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总结万物本原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因说技术制作思想,认为技术制品的形成有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四因说阐释了技术制作是材料、形式、动力和目的等要素紧密相联的过程,对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网络流行语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拟从模因论角度出发,对2010年网络流行语进行解析,从而说明模因对网络语言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模因作为语言中强大的基因,是语言传播载体。针对当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词汇学习和记忆普遍存在一定困难现状,将模因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相结合,分析了英语词汇教学中模因传播特点和过程。将模因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以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语言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背诵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曾被广泛地运用。今天,随着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在我国的大力推广,背诵这种方法逐渐被人们所忽视。随着对模因论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重新发现了背诵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康德从质、量、关系、方式四个方面对美的特有本质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地阐述,不仅为现代美学(艺术)的发展确立了基本的理论方向,且已内化为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和人生态度,成为生活价值与意义的最高源泉.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构建和谐课堂。高等学校和谐课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亚里士多德"四因说"既是对事物的形而上学的研究,也具有丰富的系统论思想,为探讨高等学校和谐课堂建设问题提供了基本的分析路径。在后现代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和谐课堂的"善"的"目的"是"引导大学生体验自由、幸福,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获得专业发展",其自主的"动力"系统、多元的"质料"构造了具有自由、幸福、发展特质的高等学校和谐课堂时空"形式"。  相似文献   

13.
模因论(memetics)为研究语言及文化的发展变化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与传播的新理论.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流行语模因“X客”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从社会功用、心理功用、文化功用、语言类推机制及“X客”词语的语用特征和价值等方面探讨流行语模因“X客”复制和传播的原因,可以为分析流行语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模因论角度盘点了2009年网络流行语,认为模因是2009年网络流行语产生的重要方式,其中表现型语言模因更是2009年流行语产生的流行方式。  相似文献   

15.
康德是规范伦理学中义务论的代表,但他的思想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德性伦理的思想,在他对道德形而上学进行论证时所提出的概念就等同于德性论。这些思想中的善良意志、德性自足、以德配福、人是目的构成了其德性伦理思想体系,这些思想当我们深入解读时会感觉的他就是为现代的人类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来的,这些思想论证之严密、见解之高深、意义之深刻会对我们产生重大启示,并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模因论揭示了文化演变的原理。语言模因成为语言文化传播的手段,也为二语习得方法提供了新视角。赵元任先生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来源于他的亲身教学经验。他强调教学过程中要使语言学习者与所学的语言本身亲密接触;多听、多读、多背;他认为,语言是一套习惯;学习一门外语就是培养发音、语法和词汇的新习惯。从模因论的观点来看待对外汉语教学,外国学生的汉语习得过程就是口语模因、语法模因、词汇模因等的模仿同化、记忆然后表达传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从康德到康定斯基——艺术先验形式论的四种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梳理西方美学史从康德、荣格、阿恩海姆到康定斯基这四位美学家关于艺术形式的观点、思路,本文考察了纯粹形式、原型形式、格式塔形式和抽象形式这四种艺术的先验形式论范式,从而为艺术形式主义寻索一种先验论的格局、根基和脉络。  相似文献   

18.
胡昕雯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5):39-40, 105
由《园冶》的文本出发,分析"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中国园林设计基本理念及其所体现的审美特点。将建筑美和自然美有机精巧结合的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不仅表达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理念,更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生存追求。  相似文献   

19.
弗洛姆以精神分析社会学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独特的自由观。他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处于两难困境之中:既向往、追求自由,又难以忍受由此而产生的精神孤独,转而想方设法地逃避自由。但是,逃避自由不是现代人摆脱困境的出路,实现积极的自由才是避免孤独的最佳方式,而自发性的爱与创造是获得这种积极自由的唯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中国学者在借鉴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的基础上创建的文学批评方法,它是一种从伦理视角阅读、分析、阐释和评价文学的批评方法。美国著名黑人小说家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son)的小说《看不见的人》,由于其与其他黑人作家叙述方式的不同,越来越受各国文学学者的重视。本文旨在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给《看不见的人》一种全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