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理论的形成是一个科学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从《莱茵报》时期到1843 年10 月,包括经验假设、理论论证和经验确证三个阶段。在马克思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理论的形成中,理论知识与经验知识相互交织,逻辑方法与实证方法被同时运用,但文章着重论述了经验知识的重大作用,并强调指出在这一理论形成中马克思运用了实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3年春夏季节写于克罗茨纳赫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一书第260-313节的全面分析和批判(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马克思未能将其完整写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马克思从理性主义立场出发,通过对黑格尔关于国家和法的唯心主义原则的批判研究,第一次提出并郑重阐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市民社会思想,应当承认,这一时期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还不是在完全科学的意味上使用的,就其性质而言,还未完全突破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怪圈。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其中深刻地孕育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的萌芽,为科学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开通了道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位置显赫,对它进行评析似乎还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认识经历了从不成熟阶段到科学阶段的过程。其中,对黑格尔市民社会观的扬弃是重要环节。在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摒弃了黑格尔建立在唯心史观上的市民社会观,但也接受了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的"私人等级"的规定,同时完成了向市民社会领域研究的视角转换。从《论犹太人问题》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依然囿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维框架,但由于马克思开始将市民社会引入政治经济学领域,实现了市民社会研究内容的转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文本中,马克思开始与各种唯心史观决裂,尤其要着力清除自己观念里的人本主义的赘疣,其市民社会观因而站在了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实现了由人本主义下的市民社会向唯物史观下的市民社会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4.
"市民社会"这个词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明确地将市民社会作为政治国家的对立物,这一区分启发了马克思,但马克思没有停留在这一区分上,而是站在现实和历史的角度,深入到社会物质生产关系层面继续深化了市民社会的内涵。虽然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的认识对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理解有着一个启发的意义,但二者出发的立足点是有着根本上的不同的。在现实意义层面上,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认识则更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批判时,局限于从黑格尔那里吸取的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来考虑。通过从巴黎到布鲁塞尔的政治经济学研究,马克思确立了他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而对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最终促成马克思完成了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市民社会的本质是资本的逻辑。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无比丰富的革命实践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参加《莱茵报》工作的时期,是他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本文着重介绍马克思在大学毕业以后不久,为什么要参加《莱茵报》工作;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马克思怎样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精神积极地投身于革命斗争实践,从而逐步促进自己世界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真实发展过程的重要阶段。马克思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前提是与鲍威尔的决裂,这种决裂的实质是两者在哲学的使命这个元问题上的本质差异;在正式加入《莱茵报》之前,马克思实际因循黑格尔的国家观,存在一个建立超阶级的、代表一切人利益的、保障全民自由的理性国家的幻想;之后,关于共产主义的政治争论以及对物质利益问题的反思,极大地动摇了马克思的信念,使之开始怀疑、反思黑格尔的国家观,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向由此获得了真实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对市民社会的分析和思考,呈现出不同于早年市民社会观的发展和变化,通过对原文本的探究,勾勒出马克思这种思考进路,进而指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与当代中国现实实践链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市民社会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年马克思解读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常用术语。近年来关于这一理论的研究已演变成一个世界性课题,在多元文化的今天,人们越加重视通过"市民社会"来表达各自的利益和价值诉求,形成了所谓的市民社会的话语系统。笔者在仔细阅读近年来有关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的理论内涵、逻辑发展以及现实意义做了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10.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遇到林木盗窃法以及关于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原因的论战等物质利益的困惑后使他感到黑格尔国家和现实的对立。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认识到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并促使他从政治经济学中去解剖市民社会,从而实现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现代性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荣 《教学与研究》2005,1(10):50-56
市民社会是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探讨,马克思阐明现代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是现代性确立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市民社会经济领域的考察,马克思指出市民社会是现代性发展的真正的实践领地。在对市民社会进行全面探究后,马克思看到市民社会的局限与矛盾,从而提出超越市民社会,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理想。这里,市民社会又成为马克思的现代性自我批判与超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莱茵报》时期利益问题是马克思遇到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必须要对其“发表意见”的一个“难事”,是马克思产生“苦恼的疑问”的问题源点,也是促使马克思进入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初动因”。这一时期马克思对利益与等级、国家和法的关系的分析和认识,表明马克思已经由利益触及到了物质利益在社会中的关系问题,认识到了物质利益影响和制约着主体活动。但还未认识到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的物质利益所决定的客观社会关系,更未认识到“物质的生活关系”对社会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市民社会“概念是马克思著作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从法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分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有一个逐步演变和提升的过程。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不仅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突破口,而且也是整个市民社会思想史上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4.
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建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块重要基石。实际上,"市民社会"一词历史悠久,涵义丰富。无论是洛克的"市民社会先于或外于国家"理论,还是黑格尔的"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理论,都说明市民社会与国家有着紧密的联系。与黑格尔试图从国家这一实体去超越和解构市民社会不同,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上,认为对待市民社会问题不能寄希望于国家,而只能是在市民社会中解决。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努力都是为了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超越市民社会及其典型形态即资产阶级社会。马克思反思批判了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国家哲学,从国家“下沉”到市民社会,主张从市民社会出发揭示市民社会的真实面目以及与国家的关系,进而把握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组成要素,寻求超越市民社会的力量、途径与策略;在把视角降落到市民社会,以及发现了市民社会及其资产阶级政治哲学的缺陷后,马克思站在人类社会的基础上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为剖析和超越市民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层面上对市民社会进行了病理学诊断,揭示了市民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基本矛盾,阐释了市民社会的历史命运;通过对市民社会的全面批判,马克思找到了实现超越的革命路径,为人类从市民社会过渡到“自由人联合体”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留下了关于市民社会问题的诸多“留白”,这些“留白”浸润着他对突破黑格尔“国家和市民社会”框架的思考。马克思搁置了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及的《市民社会》章写作计划,根本原因在于他当时无法对私有财产问题进行透彻的剖析:一方面,他所坚持的唯物主义是费尔巴哈式的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另一方面,他缺乏经济史的理论视野,无法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理论框架。在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过程中,马克思实现了两个转向:其一,对私有财产和等级问题的历史考察,使他无意中转向了唯物史观;其二,认识到深入研究市民社会内部运行机制的重要性,促使他转向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研究始于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1844年以前,马克思使用的"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伴随的,主要指"资产阶级社会";1844年以后,随着法哲学批判转变为经济学研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则指"物质关系总和"。市民社会概念内涵的变化体现了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认识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概念,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哲学)等三重维度进行过论证。但是,从《哲学的贫困》开始,马克思以更为科学的用语,逐渐替代了“市民社会”概念。这种“市民社会”概念在哲学中的被替代,凸现了“市民社会”的经济学和政治学意义。市民社会是在近代从政治杜会中分离出来,是从事物质活动的商品的经济社会。我国从未出现从政治社会中分离出来的市民社会。因此,发展市场经济,必须以培育、发展和形成我国的市民社会为社会组织载体。当然,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冲突,规定着在培育我国的市民社会中,要注意克服其缺陷,用社会主义政治社会的人民性调节市民社会的经济活动,使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生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思想发展与普鲁士当时的现实治理状况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由书报检查问题出发,马克思批判了普鲁士官僚治理下不合理的封建专制状况.在对等级议会辩论的具体分析中,他进一步发现现实中的治理实际上是不同等级基于各自利益的斗争,批判了资产阶级试图将国家贬低为私人利益工具的狭隘性.普鲁士官僚治理体系是在封建专制力...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颠覆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和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超越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哲学观的变革,而颠覆和超越是建立在市民社会概念生成之基础上的.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在<莱茵报>时期的社会实践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的冲突,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观促使马克思重新认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二是在克罗茨纳赫的读书摘录,使马克思在上层建筑(现代代议制)和经济基础(所有制和阶级利益的关系)的关系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三是自1843年底到1844年8月在巴黎研究经济学阶段,马克思的思想成果集中反映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经济异化的分析及隐含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唯物史观的诞生作了铺垫,<神圣家族>给出了唯物史观(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粗略框架,<德意志意识形态>把市民社会置于社会结构的有机链条中,唯物史观因此而诞生.基于市民社会概念基础之上的唯物史观的生成,标志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在真正意义上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和抽象的感性直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