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次,我们谈了比喻,现在,来说象征。比喻,是“以彼物比此物”,在作比时不仅要“取象”,而且所取之形象还要与被比的事物“切类”。然而,象征却有所不同。一般说来,象征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某种特殊的意义。例如,我们说“她可爱得像只小鸽子”,是比喻;但说“鸽子是和平的象征”,便不是比喻而是象征了。这是因为前者是用“小鸽子”来比喻她的“可爱”,而后者的“鸽子”和“和平”却没有比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使用形象的事物作为比喻,以论证自己的论点, 把抽象的道理讲得形象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在言论写作上称为“喻证法”,又叫“比喻论证”。“快语”的读者一般文化水平不很高,更要运用“喻证法”把道理说得浅近明白一些,所以编者在修改稿件时,很注重稿中的比喻,好的保留,不完善的修整,缺乏的适当予以增添,不使通篇“快语”全是抽象的概念。现以  相似文献   

3.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了写文章的一条原则:“惟陈言之务去。”由于斡愈的主张是针对当时的浮靡华艳的形式主义的文风而发的,所以很快地风靡文坛,对于改进当时的文风,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到底什么是“陈言”呢?韩愈以后却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我觉得清朝刘熙载说得比较全面。  相似文献   

4.
于平淡中见神奇——《谈朱自清的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我国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文章严谨不苟,虽然着意锤炼文字,但风格平易自然,既不流于险涩,也很少华丽的铺排与藻饰。韩愈说“唯陈言之务去,(?)乎其难哉”,去陈言固然不容易,要做到新鲜  相似文献   

5.
(二)比喻要通俗.新闻是写给广大读者阅读的,所以新闻中用的比喻也应注意通俗易懂.现在,有些新闻中的比喻,有意追求神平其神,使人们读后不是一目了然,而是越看越糊涂,这就失去了比喻的意义和作用.有的同志举出一例:报道英雄人物时,常用“冰山上的雪莲”之类的比喻.其实,见过冰山上雪莲的人虽然不能说没有,毕竟是极少的.新闻中用这样的比喻,只能使大多数读者看后感到茫茫然而已.  相似文献   

6.
谈“画眼”     
“画龙点睛”这成语,许多人都知道。它往往是比喻写作时的传神之笔。在叙事性的作品中,这“点睛”之笔通常又称做“画眼”。鲁迅说:“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鲁迅这儿所转述的,显然是被誉为“画祖”的顾恺之的名言。相  相似文献   

7.
这里所说的“新闻”,是专指消息而言。消息,是最基本的新闻体裁。胡乔木同志在《人人学会写新闻》一文中说:“新闻是今天最主要、最有效的宣传形式,可以说,不学会使用这种形式,他就不要说什么宣传。”胡乔木同志说的“新闻”,即是消息。可见,消息在发挥新闻作用方面是举足轻重的。因此,研究消息的写作、把消息写得引人人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毋庸讳言,眼下报纸上的消息大多写得不理想,模式化严重,陈言套语多,“新闻腔”颇足。不改变这种状况,就很难充分发挥新闻的宣传使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送人现成的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给现成的“鱼”只能满足人一阵子,捕鱼的方法却能使人受惠一辈子。中国还有很多类似这句话的意思的寓言。如给金子与给淘金子的方法、给鱼和给鱼竿的启示等等。这些故事都给我们启示:做任何事重要的是要掌握方法。  相似文献   

9.
国际媒介     
《青年记者》2006,(9):66-66
“自由”,是个神圣的字眼。自由是每个人的,也是全体人的。在“自由女神”火炬下的美国,政府和所谓主流媒体合谋假新闻已不是一次两次了,掩盖真相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可别人说了几句真话,就恨得咬牙切齿:“我炸了你!”为了国家政治利益,你有说假话和保持沉默的自由,但你也得尊重别人讲真话的自由是不?“免费”,是个诱人的字眼。在信息技术催生的“信息免费时代”,报业不得不思考:如何面对越来越挑剔、越来越期待“免费”服务的读者。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谓“免费”,不过是技术创新与营销创新的产物。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羊毛出在…  相似文献   

10.
用自己的“声音“说话——节目主持人语用方式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很多节目主持人的身上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作为编导手中的一个“棋子”、一个“道具”,主持节目时大多有现成的说词或台本,他们只要在节目里背将出来,或者“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哪怕是一个新手,不消多日就能操练得十分熟练。 对此,听众和观众怎么看呢?有人说:中国电视节目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假”,尤其是主持人的语言,很少是自己的所思所想,大多数扮演的只不过是代言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题目在哪里     
给报刊写稿,或写新闻报道,或写文章评论,都得有个题目。就是说,写稿首先总会遇到一个写什么的问题。而初学写作的人,往往不知道题目在哪里。从前有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给一个秀才出了个文章的题目,秀才三天三夜没写出来,苦得要命。他老婆说:“你写文章好像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要痛苦。”秀才说:“你们女人生孩子,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我肚子里却是什么也没有。”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写文章必须有东西,如果脑子里空空,谈何文章报道,谈何题目?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位初学写稿的年轻朋友说他已写了20多篇稿件,投到报、台没有一篇被采用,要我谈谈写稿怎样才能写得有血有肉、不空洞、干巴。干巴是由下列原因造成的。一是采访大而化之,只了解事情的轮廓,没有留心捕捉细节,这样写出的稿件必然是有骨无肉,干巴巴的。二是缺乏生动的事例。全文套话空话充斥,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做”少,这样,先进事迹和经验在读者心中留不下印象,就难免给人以空洞之感。三是语言生硬死板,缺乏大众化。有时候,一两个精彩的比喻、歇后语等,马上使稿件有了生气。倘若通篇都是“标准语言”和书生腔.就会…  相似文献   

13.
张频  尹远荣 《传媒》2002,(5):52
媒体同行都有这样的感慨:新闻宣传既“让领导满意”又“让群众满意”,说来容易做来难。 对此,有人作了这样一个比喻:“让领导满意”与“让群众满意”,两者间的关系就像体操比赛中的“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要想得高分,在“规定动作”中就不能有丁点的犯忌和失手,而对“自选动作”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你可  相似文献   

14.
李瑞环同志在关于新闻工作讲话中指出:“报纸要做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就是关于新闻工作党性的一种鲜明、形象而科学的表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的人否定或贬低新闻是阶级和政党“喉舌”的论点,甚至将“喉舌”与“传声简”等同起来,胡说什么“喉舌是个旧观念”,“在现代新闻意识里喉舌不是个好听的词。”方励之说得更露骨:“新闻报刊是喉舌,没有什么自由而言。”我们说,“喉舌”只不过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在于说明了它和“大脑”的依存关系。在我国,首先用“喉舌”概括报纸性质  相似文献   

15.
甲方说,国内好的出版社多的是,你们不就一个地方出版社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乙方则说,说得对,国内好的作者也多的是,你们算老几,傲什么?以这样的一种深层心理为交往基础,当然最后就难免出现本地作者找外地出版社,而外地出版社又找本地作者这样一个“远交近攻”的出版怪圈。对于江苏文化产业来说,它最大的痛苦是想“堕落”、想“表现得特别差”,老天爷都不给你机会。但是很显然,这一点也恰好表明了江苏文化产业在内在机制上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对按照小农意识形态复制出来的小利益集团,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有一个比喻,说他们就像是“一群冲进瓷器店的劫匪”,其对于社会利益的破坏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这个贴切的比喻,也许是最值得南京出版界深思的。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春节,记者走亲访友,发现人们的谈论得最多的话题是党风,有人说:“某某案子处理得好!”“就是要抓这样的大案要案。”“这样一案一案抓紧处理,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就大有希望。”群众的议论,说明他们对端正党风至为关心,对中央端正党风的决心和行动热烈拥护。党风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就是理论联系实  相似文献   

17.
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方群一位年轻记者反问我:“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费力,费时间,出稿慢,还不如赶赶场子,看看现成材料,抓些短平快的。”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记得一位新闻前辈讲课时,打了一个比喻:“涉深水者得珍珠。”珍珠者,宝中之宝也,多么诱人!但不要以...  相似文献   

18.
“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个月前在新春团拜会上说出这句话后,其中的“尊严”旋即成为社会热词之一,激起中国人心底强烈的情感波澜。但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相关表述竟然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件事创下了两个史上先例:此前没有中国领导人这样说过,此前政府工作报告也从未这样写过。  相似文献   

19.
短篇小说的写作,讲究开头结尾“砍两刀”:开头要“抓”人,引人入胜;结尾要“留”人,让人回味。而新闻的写作导语的“刀法”通常比较讲究,结尾则“砍”得少见“功夫”,可谓“头”重“脚”轻。应该说,这是新闻写作的一个缺憾。笔者以为。一篇新闻要想写好,也应注意“砍两刀”。这样,可使新闻更趋完美,更能“抓”人、“留”人。 下面,从《人民日报》等报新闻报道中精选导语结尾几例,分别予以赏析。  相似文献   

20.
繁体字的“戱”字,由“虚”与“戈”组成,就是用虚假的戈对阵之意。就是说,“戯”是要在舞台上对阵战斗,不对阵,没有冲突,也就构不成“戱”。 戏剧家陈白尘说了一段很形象的话:“有一个人突然掉进一个很深的陷阱,他为了活命,就千方百计搏斗,这个挣扎搏斗的过程,就是戏。他如果是个很值得同情的人,他最后终于胜利了,就是喜剧;失败了,便是悲剧。陷阱,是个比喻,是指一个环境、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