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以康德对伦理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批判为线索。分析指出,经验论的最终走各向是个人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易导致道德沦丧、社会瓦解。唯理论的最终走向是绝情灭俗,易否认个性自由。  相似文献   

2.
关于知觉的先天性与后天性问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心理学家从发展的角度,针对知觉研究的焦点问题——先验论与经验论之争所做的实验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评述。首先,简要回顾了哲学家们对空间知觉的两种对立的观点——先验论与经验论。其次,系统地介绍了心理学家们围绕这一问题对动物和人类所进行的实验研究。最后,对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文艺复兴和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西方近代哲学的主题经历了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的过程。认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阶段。经验论和唯理论作为人们获得知识的两大方法对当时的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经验论和唯理论也有其各自的局限。正确理解和把握经验论和唯理论对了解西方近代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验论与唯理论是欧洲近代哲学围绕认识论问题所展开的一场重要之争,在欧洲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产生,它们的本质区别与各自的片面性、进步性以及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启发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近代西欧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难理论的对峙状况为依据,揭示了哲学理论自身所具有的一个基本特点,即个性化特点。每一个哲学工作者都有责任并且有义务根据哲学理论的个性化特点,进行积极的、大胆的探索,以便促进哲学理论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卫·休漠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经验主义哲学家,他的怀疑主义对他以后的许多哲学家都有重要影响。休谟怀疑主义在哲学上的最大意义在于揭示出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内在困难与局限,以及由此对如何达到确实性知识问题的深入研究,从而对近代认识论的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迁移机制与语言迁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有关迁移和语言迁移的理论探讨主要有四类:经验论、唯理论、社会文化历史论和生态论,但这些不同的理论在迁移的实质、条件、过程等方面存在争议。迁移的整合观点着眼于迁移和语言迁移的一般心理机制,以期为揭示语言迁移的规律,促进语言学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9.
体谟为了解西欧哲学所面临的一系列无法摆脱的内在矛盾而建立了他们哲学体系。他通过对理性的批判、感性的限定,实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但由于时代、个人、阶级的局限性,使他在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过程中,也否定了自己,走向了极端经验论和不可知论。  相似文献   

10.
近代认识论转向以来,哲学家们关注的目光从关于“存在的存在”的学问,转向了知识的来源问题。围绕这个问题,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家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了研究。尽管二者的观点存在着分歧和对立,但是,通过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方法来对经验论和唯理论进行考察,就会发现二者在对立中蕴含着统一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及其唯理主义认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追溯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唯理主义认识论渊源,剖析其语言天生论与笛卡儿等人的天赋观的异同,指出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建立在生物遗传学基础之上的一元论,后者则是建立在"上帝"基础之上的心物分离的二元论;其中既有继承和发展,也有批判和扬弃.使我们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13.
邱关军 《高教研究》2010,26(1):18-20,23
田野调查最早使用于人类学研究,并随人类学研究的深入,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的地位和价值逐渐显现。现实中教育人类学的田野研究应该进一步融合好经验论研究方式与唯理论研究方式,同时教育人类学研究者在关注领域上应该处理好中心与边缘的关系,才能凸显田野调查对于教育人类学研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培根到霍布斯哲学发展的分析,可以看出,经验论走向瓦解,是因为对感性和理性的割裂。这种割裂,首先不是因为他们不重视理性,而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感性本身就包含反思,包含了要上升到理性的趋势和可能。这也就较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霍布斯那里,彻底经验论的出发点反而导致了唯理论和不可知论两种互相矛盾的理论结局。  相似文献   

15.
略论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它们的根本区别与各自的片面性;它们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贡献和价值以及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影响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6.
生活论是鲁洁先生对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生活论转向是基于对人以及道德理解的转向的基础之上的。对其进行哲学谱系的探源之后发现,生活德育有其实践哲学(经验论)的基础。鲁洁先生撰文自我质疑,打开了形而上学(唯理论)的另一扇窗户,展现出了两种哲学背后的冲突。这种冲突在生活德育所提出的道德是源于生活这一哲学问题和为了生活这一伦理学问题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资产阶级哲学家特别重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分别对经验和理性作了具体分析,但是却把二者割裂开来,各执一端,从而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经验论片面强调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唯理论却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理性靠得住。二者在认识的对象、认识的来源、检验认识的标准及方法论上都持对立的观点。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认识论的根本问题上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学界普遍认为康德美学思想即为《判断力批判》一书之思想,缘自于康德自身哲学体系内部,是沟通现象界和物自体之间的桥梁,这一观点忽视了康德美学思想的外在继承关系。实际上,康德美学思想主要得益于唯理论派、经验论派、卢梭等人的哲学及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哲学上的争论不单是哲学家个人观点间的碰撞,同时反映了作为整体的人类的思想成长历程。本体论曾经是哲学界关注的焦点。近代以来,随着知识的积累、理论的丰富,哲学家们更加注意于认识论研究.实践引起思考,思考推动认识,只有认识的不断深人,才能证明和弘扬人的主体性。本文试图通过探讨经验论和唯理论之差异及其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透视近代以来人的主体观念恢复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大卫.休谟作为极端的经验论者,认为因果联系和归纳推理既不是唯理论所谓的不证自明,也不是从经验中获得,而是习惯性联想的产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休谟问题"。休谟对因果推理的合理怀疑动摇了西方科学知识的理论基础,为了维护科学知识的权威和建立自己的批判哲学体系,康德以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来回应"休谟问题"。尽管康德对"休谟问题"的解决必定会存在不足,但其对"休谟问题"独特的解决方式及在推动西方认识论发展,特别是关于主体能动性思想发展方面还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