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文化特征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欧洲文化特征的认识是20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一项重要的、不断被重复的研究课题。欧洲的文化特征既常由他人,例如中国学者来想象,也由欧洲的自我文化认同所规范。欧洲的自我文化认同是在与东方和亚洲相比较和区别中逐渐形成的;而中国学者对欧洲文化的认知受到西方学者长期垄断的“欧洲学”所造成的“理解的前结构”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研究者所处的相对位置和社会时代背景的制约。本文从历史传统和文学艺术的角度,对欧洲的文化特征进行简略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中医的基本认识和思维方式是"唯象",中医典籍中隐喻等比喻辞格极为普遍。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隐喻是人类思维的基础。中医的隐喻翻译非常复杂,因为它是一种心理认知,牵涉到汉语和英语以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转变。本文试从认知角度分析中医隐喻翻译,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自16世纪欧洲传教士来华后,东西方之间便以传教士作为文化传播载体,开始了一场文化的双向交流。这是东西方之间一次史无前例的文化交流高潮,在16—18世纪时是以东学西渐为主。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的西传,对欧洲近代哲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近代文化的产生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给我们以深刻启迪,也对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双方间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首都北京是政治和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大学校园是文化思想交流碰撞的乐园;大学生是文化思想传播的接受者,是祖国的建设者。北京高校大学生群体对中西方语言文化的认知及了解非常重要。本文将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认知、大学生对西方语言文化的接受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策略分析等进行论述。在初步了解到中西方语言文化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对待促进中西方语言文化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方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后现代艺术新的形式主义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流派 ,近一个世纪来广泛流行。表现主义自身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它对东方文化禅宗思想的钟情 ,对中国书法的崇敬 ,以及对中国书画传统形式的运用 ,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它是一种极好的创新。也使我们认知 ,反传统对本民族文化而言是一种创新。继承传统对异国他乡而言 ,则必然也是一种创新。以下笔者就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表现主义绘画中的影响与运用作一个简述。进入 2 0世纪后 ,中国的禅宗在西方艺术家中流行 ,画家们开始直觉地探讨与东方智慧所结合的某些观念。西方国家开始模糊地…  相似文献   

6.
经济的全球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西方文化正在逐步渗入我国文化体系中。尤其是英语文化,其价值观在某些方面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价值观是背离的,这就使我国某些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了混淆。本文从人生价值观的概述、英语文化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对策这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徐媛 《英语广场》2022,(29):13-16
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方式,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在中医英译过程中,译者要处理好两种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转换,首先就要对本国传统中医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与理解,这样才能避免因文化认知而造成的中医英译问题。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外国语学院2021级翻译专业硕士笔译方向部分学生的译文为例进行比较分析,从文化认知的角度探讨中医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强调在英语教学中传播和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既能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又能使他们体会到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促进文化的融合,提高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和应用水平。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中渗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是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上个世纪初的文化运动以及其后的“文化大革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予以否定,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影响。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西方文化犹如潮水一般涌入。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于在许多场合下中国民族文化的“不在场”或声音微弱,西方文化逐渐渗入到中国文化的肌体,并占据了上风。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国文化的殖民。先是“他者殖民”———西方文化对中国强行殖民,此时的中国尚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尚有反殖民之举;而后是“自我殖民”———中国文化在无意识之中已接受了西方文化,并…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9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对90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不高,但理性上认同,希望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41):99-100
对英语的学习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保证人才教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手段,英语作为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科目之一,有助于帮助学生开阔眼界,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范围内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的对比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识。然而当下在初中英语教学之中,一些教师没有正确认知英语教学的目标,只重视对西方文化的教育和传递,导致学生只是单向地接收了西方文化,而没有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在初中英语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议题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2.
自从1585年西班牙人门多萨所撰《大中华帝国史》问世,并以多种文字的译本迅速传开后,几百年来中国的伟大形象及其传统文化已深深印入西方人士的心中,也在西方文化中引起回响.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在西方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欧洲建筑中出现“中国园林”,对丝绸、饰物、陶瓷器以及其他中国物品的追求,骤然成为时尚,文人学士则热衷于中国古代精神文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从英国和欧洲传统文化角度来探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西方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通过对该系列小说文化场景的分析,作者试图说明欧洲深厚的巫术文化,传统的基督教救赎思想以及欧洲悠久的寄宿学校历史为该小说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为时颇早。规模大的一次,是明末清初欧洲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其时欧洲有些国家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也输入某些近代科学技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应该说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为了避免误解,这里需要说明两点:一是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有来有往,本文的论述只限于西方文化输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评述了《思考中医》一书对中医及其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及与西方现代科学文化的简要对比;揭示了《思考中医》所认识的中医现实问题的本质,从而引发必要的文化关注;对《思考中医》的学术成就做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纷纷到东方活动,因而中日两国均与西方文化发生大量接触,出现吸收西方文化的高潮。中国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建筑艺术、自然科学等,日本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绘画艺术、自然及社会科学、武器制造技术和生活习惯等。由于日本和中国政府先后实行闭关政策,这一吸收西方文化的高潮在日本和中国先后中断。本文对这一时期中日两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作了全面考察,并分析了两国在吸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不少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在无意识之中接受了西方文化,却漠视了自己的本根教育———中国文化。教师儒家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积淀不足、鲜有利用大学英语课程渗透儒家传统文化教育等现状,不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内容引入、模式优化的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儒家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内容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隐性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澳门从16世纪中期开埠以后实现了东西方的直接交往,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时代。澳门葡人所经营的海上贸易对中国社会的“原始工业化”或曰“传统内变迁”的促进作用,以及中西文化交流通过澳门这个孔道对欧洲社会所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催生了近代西欧的“启蒙运动”和引发了欧洲的“中国热”。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和方法,考察《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中塑造的中国形象。这一形象既是西方社会总体想象的产物,又是利玛窦个人在中国进行传教活动时的真实印象。它受制于欧洲社会文化语境和读者期待视野,“为我所用”的立场显而易见。但由于采用的实录的方式,这一中国形象又具有某些真实成份。这一形象塑的双重特征,体现出“异国形象”塑造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20.
程玲  马勤 《考试周刊》2010,(54):43-45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崛起,中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趋明显。本文通过对中医术语特点的分析,旨在说明中医术语翻译在跨文化交际方面不仅是一个中西方文化的共时交际过程,而且是一个古今中国文化的历时交际过程。中医国际化翻译除了应有国际化的标准之外,也不应忽视中国文化这一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