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时期,由于人口增多而大量的土地开发,导致了湖南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表现在湖南植被的破坏和洞庭湖区域灾害的频繁。落后的生产开发方式是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经济利益的诱导,使得人们追求金钱,忽略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经济作物及农作物的推广,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2.
近现代云南生态环境的变迁,是中国西部社会进化与环境变迁剧烈互动的典型个案。此时期云南高原除森林、动植物、气候发生明显变迁外,各种现代型污染及生态、灾害问题等均日趋严重。传统经济模式的延续、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影响、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的结合与驱动等,最终都作用于大地与生态,导致其发生显著的或潜在的改变,成为隐现于生态环境背后的深层的幕景。寻溯环境变迁的社会动因,是今人应担的责任。环境政治学研究,也将成为环境史重要的新切入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超旅游环境负荷量的旅游接待给旅游地区带来了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水体污染、土壤板结、空气严重污染,生态多样性的破坏及动植物种群和数量的减少。旅游开发的种种迹象表明旅游干预了人类的正常生活,由此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安全问题。为了使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以张家界旅游开发,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作为案例,并提出相应的文化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域,也是干旱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通过历史资料研究塔里木河流域历史时期水系变化、河流改道变迁及绿洲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域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以绿洲演化为主要特征的塔里木河流域,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控制塔里木河流域绿洲演化的方向,而水资源是干旱区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增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域,也是干旱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通过历史资料研究塔里木河流域历史时期水系变化、河流改道变迁及绿洲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域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以绿洲演化为主要特征的塔里木河流域,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控制塔里木河流域绿洲演化的方向,而水资源是干旱区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增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构建一个系统、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于缓和淮河流域恶劣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实现环境公平和社会正义,意义重大;从法学的角度界定生态补偿的涵义,是生态补偿制度和政策研究和构建的起点;我国生态补偿立法稳步推进,淮河流域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急需在国家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细则,并从生态环境管理去行政集权化、公私企业加入以及社会参与这三个途径来推进生态环境改善的效率和效力。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的变迁既是一个自然化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清代河南的生态环境因黄河泛溢及经济开发政策上的急功近利而日趋恶化,大面积肥沃的农田沙碱化,山地林木植被被毁童山化,工业污染也日益显现,自然灾害频繁,使得人居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直接影响到生产生活与社会稳定。面对这种生态环境的变化,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治理,虽然取得了局部成效,使河南经济社会得以缓慢发展,但却无法遏止生态恶化的趋势。科学评估清人治理河南生态的成败得失,对当今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建国以来甘肃生态环境的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生态环境恶化客观地讲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因子的共同作用。但是建国50年来,甘肃生态环境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恶化速度加快。与此相联系,各种自然灾害明显加重,仅1995年造成的损失高达41亿元人民币产在甘肃贫困人口中,因生态环境恶化所致占据相当数量。所以生态环境问题已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息息相关。认真研究建国以来甘肃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和规律,反思人类的实践活动在这种变化中的影响,对于搞好甘肃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一、甘肃境内大面积森林…  相似文献   

9.
在短暂的人类历史时期,土默特平原经历了由草原生态环境到农田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各历史时期频繁的战争、各朝代中央政府对该区域的农牧业生产政策、区域人口的增加以及随着社会的进步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人类活动是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变迁过程的主要原因,了解和掌握人类活动对研究该区城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影响,对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辽西地区生态环境在历史变迁中经历了由良好到恶化的嬗变过程。特别是在清朝中期以后,辽西地区由青山绿水变为穷山恶水,在生态环境变迁史中具有典型意义。文章通过对古代辽西地区生态环境嬗变、近代辽西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当代辽西地区生态环境恢复的阐述,剖析辽西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原因、经验及教训,为当前治理辽西地区生态环境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清代中前期,中国社会进入了封建时代的最后盛世——康乾盛世。然而,北宋以前长期被视为国家统治中心地之一的淮河流域却在"盛世"之下加速衰败。伴随区域社会生态的衰败,作为男权社会弱势群体的女性,其生存状态也不断恶化。当长期作为淮河流域农家理想经济结构的"男耕女织"模式开始蜕变为仅有"男耕"而无"女织"的残缺型生产模式时,女耕化与逃荒成为淮河流域大多数女性新的生活"选择"。同时,随着曾经淳厚、淳朴的民风异变为暴戾、狠斗之风时,淮河流域女性频遭男性的各种暴力侵害与摧残,甚至出现了女性群体的暴力化倾向。  相似文献   

12.
明清之际社会的治与乱无疑一同孕育于当时的生态环境及其变迁之中。一定程度上讲,区域生态的恶化是明末社会大乱的原始动力,各地区复杂的生态地理又为其蔓延构筑了天然的屏障。然而,区域生态资源的严重缺陷,无力支撑长期的战争消耗,因此时至清初社会秩序的重建事实上也是生态演变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区域生态一度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但动乱过后广大地区却走上生态“原始化”的漫长历程,与此同时的则是“人居环境”的极度衰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淮河流域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流域生态环境出现了问题,流域内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对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引以为重,通过制定具体措施,统筹发展,切实保护流域内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清代陕南的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变迁之关系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学者在分析清代陕南生态环境变迁时忽视自然因素的缺憾,通过对灾害史料的参数化分析,指出气候变化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认为,清代陕南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恶性循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内区际移民与环境变迁尚未受到学界广泛关注,这种因当地民族人口增加而向附近田地宽余的半山区、山区的移民,带来了本地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建立自然村落、开发耕地、改进农业技术、修建水利等,不断塑造着新的山地景观。移民在改造山地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敲响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警钟。对一个长时段山区移民开发与环境变迁的个案分析,可以看到山地环境变化的原驱动力是流域内的区际移民和持续增长的人口数量,更能全面细致地认识省内山区移民与生态环境变迁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环境法律的产生根源于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导致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环境利益博弈的非均衡态。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社会经济活动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外部性影响,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信息的不对称性是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失灵和政府职责缺失要求在制度上必须加强法律体系的完善,用以纠正一切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失灵现象发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7.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某种消费水平下,保证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最高人口数。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自然环境类型多样复杂,地区差异明显,各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与实际人口数量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对我国人口迁移起着重要作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国生态环境恶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人类不  相似文献   

18.
以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论述了社会变迁对自然灾害防治法产生的决定作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范围的扩张、程度的加深等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从而引发诱发型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自然灾害防治法产生的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变迁、人类文化的丰富、民主政治的建立、学术的繁荣、科技的进步、法治观念的增强是自然灾害防治法产生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战争往往是导致国际体系变迁的重大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东亚国际体系的本体要素、权力结构、制度构成、观念结构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导致东亚国际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迁,战后东亚国际体系的转变对东亚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为二战重大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20.
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必然解构该环境下建构的文化意义空间,而与新的社会文化形态相适应的文化意义空间则通过文化制度重新建构起来。原始性史诗"梅葛"的神圣的展演空间在遭遇现代文明和多元文化撞击时发生了内卷和断层,而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世俗空间则建构起来并呈持续扩大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