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恩来现象的奇特表现在于,他是一位付出爱和收获爱最多的人,一位死后变得更强大的人,一位使对立世界为之消融的人,一位反对偶像终成偶像的人。周恩来现象的典型特征是:“不倒翁”---“调和主义者周恩来选票多”;“周的人”---不搞宗派的周恩来却拥有庞大而松散的追随者。周恩来现象的内涵是:周恩来“故事”、“精神”、“影响”引申出的周恩来魅力、周恩来智慧、周恩来方式。周恩来现象的本质是情感回报、心理愿景与现实期盼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要以更广的视角全面把握“周恩来精神”的内涵。这个概念的内涵应当是丰富的,它包括理想、品德、人格、风范、精神境界等诸多要素。如果专指个人的修身养性、待人接物、克已自律,还不能算立了“大德”,也不可能去立“大功”。他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精神这些方面也应包括于其中,因为这些既是“立德”之所要,也是“立功”之所需。否则,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周恩来能立“大功”,也是与他的求是、创新、严细等精神分不开的。没有这些,也不能完全显示出来周恩来的特点。因此,“周恩来精神”不应当视为单纯的道德主义概念。  相似文献   

3.
传统人文精神是周恩来管理思想的基础。“和谐中道”是周恩来和衷共济管理艺术的基础;群体认同的意识是周恩来管理中全局观的基础;“变通”、“集思广益”等是周恩来现代决策观的基础;“用贤则治”的人事思想是周恩来五湖四海人才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的“自我改造”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自我改造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成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准则。周恩来反复指出,“自我改造”好比空气,非有不可;党的领导干部带头改造则是“自我改造”的关键环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当前,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重温周恩来"自我改造"的思想,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抵制腐败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新近出版的《晚清史研究》是郑剑顺先生奉献给史学界的一部力作。该著在理论胆识、学术创新、史料整合方面有独到见解。由于所引史料翔实,且在研究范式方面大胆创新,提出不少重要的学术观点,使该著显现出众多“学术火花”和“思想亮点”。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近五年来,我国学界对周恩来进行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从不同视角对周恩来思想(主要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建设思想、外交思想、政党建设思想、民族思想、教育思想、新闻思想、文化思想和民本思想)、周恩来精神、周恩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宝库,弘扬了周恩来精神。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后,周恩来未雨绸缪,运筹帷幄,决策出兵救危,做好志愿军的后勤“部长”等事例的叙述,赞扬周恩来高瞻远瞩、胸怀全局的卓越才能,体现周恩来热爱和平,同时又不惧怕侵略的国际主义思想和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8.
在十年活动中,周恩来对林彪、江青反党集团插于外交工作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抵制,维护了外交工作的运行。“文革”时期,周恩来巧妙地把握时机,采取高超的斗争策略,斩断林彪、江青的“臂膀”,结束外交部的“夺权”闹局。他坚持“不要四面树敌”的外交策略,妥善解决因极左思潮而造成的外交工作被动局面。70年代初,周恩来协助毛泽东作出战略决策,打开中关关系的大门。周恩来的丰功伟绩将彪炳青史,与日月同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在周恩来逝世之后形成的,但却与周恩来生前的一系列政治活动有密切关系。“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为保护老干部,解放老干部所做的努力,为第二代领导领导核心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周恩来同“四人帮”进行的坚决斗争,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减少了阻力。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精神的提出及其特定学术内涵的确立,周恩来精神内涵的概括、实质的解读,周恩来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以及周恩来精神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体系的关系等问题,是周恩来精神研究一系列重大问题。周恩来精神的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是周恩来研究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瞿秋白在不同历史阶段为毛泽东艺思想的形成作出了不朽贡献。在艺与政治关系上,瞿秋白认为“艺是政治的留声机”,周恩来认为,艺要适应各个时期的需要,瞿秋白的工具论与周恩来的适应论是有一定区别的。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问题上,瞿秋白坚持“真实论”,对浪漫主义持保留意见。周恩来则坚持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论”,辩证处理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关系。瞿秋白首次向艺界介绍了恩格斯关于典型化的理论,阐明了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为现、当代典型化理论提供了最早的依据。周恩来深刻论述了典型的多样性问题,并为典型化提供了具体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方式”是指周恩来独具个性特征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方式。它是共产党人高度斗争艺术的具体体现,其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因势利导、求同存异、迂回、变通、等待、不争论,尽可能避免正面冲突,于无声处听惊雷等。举轻若重、多从战术上考虑,调和性、人性化、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其基本特征;“贵和执中”是其基本内涵。“周恩来方式”在以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历程中也必将发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中最集中的一个问题。”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中把统一战线工作做得广泛、深入、成效卓著、影响深远的领导人。就如何“巧争”领导权,本文从“头戴两顶帽子”“战略协同”“坚持斗而不破”“坚持强大自己”等方面,具体揭示周恩来“巧争”统一战线中领导权的做法和经验。周恩来的做法和经验能为新时代贯彻大统战观和“巧争”世界和平发展统一战线领导权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现象的奇特表现在于,他是一位付出爱和收获爱最多的人,一位死后变得更强大的人,一位使对立世界为之消融的人,一位反对偶像终成偶像的人。周恩来现象的典型特征是:"不倒翁"——"调和主义者周恩来选票多";"周的人"——不搞宗派的周恩来却拥有庞大而松散的追随者。周恩来现象的内涵是:周恩来"故事"、"精神"、"影响"引申出的周恩来魅力、周恩来智慧、周恩来方式。周恩来现象的本质是情感回报、心理愿景与现实期盼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传统人精神是周恩来管理思想的基础。“和谐中道”是周恩来和衷共济管理艺术的基础;群体认同的意识是周恩来管理中全局观的基础;“变通”、“集思广益”等是周恩来现代决策观的基础;“用贤则治”的人事思想是周恩来五湖四海人才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研究周恩来的人格风范,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周恩来的精神”这一概念。“周恩来的精神”思想文化渊源十分复杂,既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受到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文化对“周恩来的精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怀民兴邦的入世情怀,和而不同的中庸精神和信守诺言的君子人格。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人们版权保护意识销蚀殆尽的情况下,周恩来对某些作者的生存权利、创作权利、发表权利和报酬权利采取了力所能及的保护措施,体现了周恩来的版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祖辈何时迁居淮安?周恩来的祖父、曾祖父是否做过县知事?周恩来的启蒙教师是谁?1939年,周恩来续写在家谱上的“恩勤”是谁?周恩来的小婶母陈氏是他的“继母”吗?周恩来少年时期在沈阳读书时是否有位教师叫高戈吾?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说法。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考证了这些史实。  相似文献   

19.
试论淮阴乡土文化对周恩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淮阴的封建“士”文化,是对周恩来产生影响的主体文化层面。淮阴地域性文化“流变”和“积淀”对周恩来产生了主要影响。属“流变”方面的:母亲丧葬的浮费,使童年周恩来经常借贷和出入当铺,周恩来一生俭朴,反对浮费奢华,与他从小身受其害关系至深;淮阴士子倾向和投身革命的大趋势,则对少年周恩来投身革命起到政治上的启蒙作用。属“积淀”方面的:淮阴士子对客籍人士兼容并包、平等相待,充满儒侠精神;淮阴居南北之冲,士子多有文采而不浮,有气节而不野;淮安有“诗城”之誉,诗人们多尊奉儒家诗教,这些都给周恩来以很深的影响。关于地方历史名人对周恩来的影响,除韩信外,清道光年间的大学士、淮安人汪廷珍和周恩来外祖、地方名宦万青选二人,对周恩来也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周恩灿是周恩来的堂弟。1946年9月,周恩来在南京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工作时,曾托前来看望他的亲属转告周恩灿,请周恩灿来南京见一面。周恩来得知周恩灿要求去苏北解放区工作,提笔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在这封信中,周恩来要求苏北解放区领导对周恩灿“予以群众教育,使其改变观念,重观劳动,然后方能为童予师也。”后来由于风云突变,周恩灿没有去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周恩灿先后担任杨州市两所小学校长。他兢兢业业地工作,本份地做人,始终没有向周恩来提出任何要求。今年笔征得周恩灿孙子周年庆同意,将58年前的周恩来手书展现给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