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读报多了,才想到了“囫囵吞枣”的典故。元代《湛渊静语》载:从前有个自作聪明的人,一次听人说“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他便得意地表示“那我以后吃生梨时只嚼不咽,吃枣子时只咽不嚼,就有益无损了!”别人笑道:“吃生梨只嚼不咽,倒可做到;吃枣子只咽不嚼,囫囵吞枣,可受不了啊!”后人就把不求甚解、含糊了事称为“囫囵吞枣”(辽宁人民出版社《成语典故》P252)。不料当今生产精神食粮的文人中,有的也爱“囫囵吞枣”。如1992年末月发现的下例:  相似文献   

2.
《视听界》2010,(5):13-13
事由: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电视收视率发现造假行为》;7月5日,《人民日报》再次刊登文章《收视率调查样本户讲述被电视台收买作假经历》;7月15日,《南方都市报》发表《收视率造假这趟浑水深着呢》;7月16日,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召开“维护收视率数据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座谈会。一时间,收视率问题受到业内外各方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3.
一位通讯专干,写了篇失实报道。有关方面去查问,此辈颇冤枉地说:“我按他们送来的简报写的呀!”言外之意,依托简报写的稿还会有错? 据说,这种依简报写新闻者不乏其人。按理讲,简报应该是真实的,因为实事求是是我们做事的准则。但现实生活中,实事求是很难成为一些人言行的规范。一些写简报的人,不注意抓第一手材料,只是听听汇报,打电话问问,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很难说都真实。  相似文献   

4.
就连一贯治学严谨的季羡林也承认,自己在生活上是个糊里糊涂的人。 尤其是上了年纪之后,他常说,“人一老,就容易忘事糊涂”。80多岁时,他就感觉到自己的记忆机构在逐渐出现问题,远一些的记忆尚能保存,可对眼前非常熟的人,即使名字“似乎就在嘴边、舌上”,见面时也往往叫不出姓名。  相似文献   

5.
5月1日中午,北约在对南联盟科索沃发起的又一轮空袭中,用导弹击中了一辆正行驶在卢扎奈小镇一座桥梁上的公共汽车,汽车被拦腰炸断后一半栽入河水中,造成至少23名乘客当场死亡的悲惨后果。此前,在4月29日晚至30日凌晨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中,首都贝尔格莱德遭到了自3月24日北约发动空中打击以来最大的一次轰炸。当天夜里,北约飞机的轰鸣声、炸弹的爆炸声和南联盟防空军的炮火声彻夜未断。空袭中,南联盟军队总参谋部大楼、国防部大楼和外交部大楼分别遭到了严重破坏。同时,这些大楼附近的民居也未能逃脱厄运。在轰炸现场,…  相似文献   

6.
王东山 《档案天地》2013,(11):59-63
古代中国,笃信一种哲理性很强的说法,那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自古至今,世人往往把这三个短句。概括成人生的“三大境界”。其实,也等于“禅机妙理”的无限奥妙吧。  相似文献   

7.
8.
他(阎连科)在创作之路上"糊涂"地前行,也许正是他在创作中不断超越自己的秘密。作家阎连科从事文学创作30年以来,出版的每一部长篇小说,如《丁庄梦》《受活》《日光流连》《风雅颂》等,都会引发强烈的社会关注。他的作品关注底层人物的命运,直指社会现实,体现出强烈的反思精神和人本主义情怀。新作《写作最难是糊涂》,集中系统  相似文献   

9.
如果编者自己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就难免只能模仿别人,照葫芦面瓢,似是而非,甚至出现原则性的错误而不自知。在刚刚落幕的十届二次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江蓝生提交了《辞书应慎用“规范”冠名》的提案。提案中指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国际公制]条的释义说:‘我国政府规定,以国际公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这传达了一个过时的、完  相似文献   

10.
一位自然科学家的一句随意之语,不期却成了文学界内外很流行的格言,这便是:“科学是把人们为之糊涂的事弄明白,文学是把人本来明白的事弄糊涂。”细究这位先生的本意,似也不恶,无非是为了强化他所钟爱的“科学”的特征,信手拉来“文学”做铺垫罢了。若是文学真的是“糊涂学”,读者买书岂不成了“花钱买糊涂”? 不过,世上也确实存在着将人搞糊涂的文学。而且,从文学史上看,某一类文学在走到气数将尽的境地的时候,往往都要显示出“糊涂”特征。与此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富二代"应该出现在秦朝,以胡亥为代表的秦始皇的儿子们,是那个时代"富二代"的典型代表。因为,秦始皇不仅缔造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而且把天下财富通通揽在怀里。总结"富二代"胡亥的人生经历,可以用"糊涂"二字一言以蔽之,也可以说他姓胡叫"胡来"。胡亥虽然是秦始皇的儿子,但不是长子,不能继承老爹的皇位和财产。按说,老爹死后,他遵照老  相似文献   

12.
一个时期以来,在某些文士追求用词诡谲怪异的“文学造句运动”的影响下,报纸上生造词语大有重新抬头和泛滥之势。这不仅给读者的理解造成障碍,也造成祖国语言的混乱。请看:1、一双满含笑意的大眼睛透着年轻女性所特有的聪慧,为略带出些男子般的豪爽与洒脱。2、这个中队的共产党员都能做到吃苦在  相似文献   

13.
一个时期以来,在某些文士追求用词诡谲怪异的“文学造句运动”的影响下,报纸上生造词语大有重新抬头和泛滥之势。这不仅给读者的理解造成障碍,也造成祖国语言的混乱。请看:  相似文献   

14.
清朝统治的268年中,曾进行了112次科举考试,产生了114个状元.其中第110位状元,就是人称糊涂一生、伟大一时的骆成骧. 骆成骧(1865-1926)是四川资州人.他14岁成为童生,光绪十八年(1892年)考中举人,三年后,又考中了进士,成为清代历史上唯一的四川籍状元. 金殿传胪之后,骆成骧被授予翰林院修撰.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他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提调.他上台后,热情很高,很快和川籍京官一起创办了蜀学,并企图在文化教育方面搞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相似文献   

15.
近日,在<档案学研究>1998年第1期上看见一文--<中国田赋档案概述>,论述详尽深刻,让人耳目顿新,然其中仍赫然袭用着"千丈架阁法",却又不禁令人讷罕莫名.自1992年王金玉先生提出"千文"非"千丈"而掀起的大研讨以来,档案界略有耳闻者几皆竖指称是,且"千文架阁法"已成定论,缘何作者还蒙在鼓里?难道又是800年前吴曾①那一幕:误刻误印?还是别有见地?  相似文献   

16.
真让人糊涂     
3月20日这天有点怪,翻阅头天的报纸,一连碰上几处令人倒胃口的事。开始,见首都一家大报的短评《说“糊涂”》第一句即是:“八大山人板桥先生的那句名言‘难得糊涂’时下颇为流行”,我真糊涂了。我虽不熟知八大山人和板桥先生的事,但这分别指的是两个人还是知道的,只是不知八大山人何时名板桥或板桥何时名八大山人。古人的事,离得远了,姑妄听之,懒得管他。  相似文献   

17.
买东西付钱天经地义,报刊采用稿件要付酬也是《著作权法》赋予作者的合法权利。但据笔者了解,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媒体采用了作者的稿件后是不愿意主动付酬的。朋友张某经常在江苏某报“露脸”。有时也能收到几个“零花钱”,但也有很多时候收不到。于是就打电话到报社问,编辑说:“我们帮你查查。”又过了两个多月,还是杳无音讯,于是就又打电话问。编辑说:“查过了,是我们忘了,你们自己到报社来取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文艺批评,媒体的作用明显超过了专家学者的重要作用.某出版社新推出一部长篇小说,先请各大媒体的记者汇聚一起,材料散发下去,就算研讨完毕,发稿记者连作品尚未读完,一条短讯少则几十字,多则百余字,却全是货真价实的溢美之词:什么"新世纪文学的重要收获"啦,什么"代表中国小说的重要成就"啦,什么"厚重深沉的诗史"啦,真是虚妄浮泛、不着边际的吹捧.  相似文献   

19.
得知杨宪益先生病重住院后.我心中曾闪过不祥的预感,没多久传来他不治仙逝的消息,虽然有点心理准备,但又一位前辈长者永远地离去,还是令人伤感不已。以往与杨宪益交往中他所呈现的不同形象,变化着在我的脑际翻腾。说他是翻译家、学者、酒仙、诗人,这些都对,但我又想到,杨宪益留给我更为突出的印象却是:一位于事于理都十分明白的人,尽管他常常自称“糊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