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小说月报》从1920年1月起新辟小说新潮栏,茅盾是该专栏的编辑.他一边对《小说月报》实行改革,一边精力充沛地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倾力扶植写实文学.不过茅盾在这个时期还有一方面的活动鲜为人知,这就是他积极撰文对妇女问题发表意见,并译文介绍外国妇女运动的情况.笔者认为,要理解作家茅盾,必须从多个视点地去看,包括了解还未成为作家的沈雁冰.近年来,茅盾早期有关妇女问题的一些文章被发现,这就给我们的茅盾研究扩大视野提供了材料.虽然这是支流,但只要是流在作家茅盾的研究中就不应该被忽视.遗憾的是现在我还没有能力来论述“茅盾的妇女解放论”,因为,在对茅盾有关妇  相似文献   

2.
茅盾是中国杰出的现代文学评论家。他写了为数众多的作家论与作品论,评论了“五四”以来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宗师,茅盾对他的评论比较多,是全面地实事求是地研究鲁迅及其作品的第一人。茅唐写《鲁迅论》的时候,和鲁迅“没甚关系”,“不曾见过面”,而是  相似文献   

3.
茅盾是我国五四以来文学批评的开创者.他为建立和发展我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促进新文学的健康发展,建树了不朽的功绩.作为文学批评家的茅盾,在他350余万字的文论中,作家作品的评论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评论时间之长,论及作家作品之多,是自有新文学以来独一无二的.据统计,茅盾一生评论过的作家多达313人.有的是在综合评述或其他文艺评论中结合着评论的,有的则是专论.系统地、多方面多角度地学习和研究茅盾  相似文献   

4.
陆文采、王建中合著的《“时代女性”论稿》一书,最近由沈阳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对茅盾作品中的新女性进行全面而深入研究的论著;也是一部对我国现代女性文学探讨的论著.全书探讨了茅盾作品中的一系列女性形象,虽不能说是作家所创造的女性形象的全部,却可以说这些女性形象在作家作品中是举足轻重的.多年来,国内外有关茅盾创作的评述文章令人目不暇接,但抓住茅盾最倾心创造的女性形象群,将她们的思想、性情、行动、经历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综合研究,并恰如其分地分析她们或正剧或悲剧的命运以及她们在社会中曾起过的积极或消极作用,从而对她们进行时代的评断和排列,却是十分新颖和引人入胜的.依我看来,《“时代女性”论稿》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茅盾《林家铺子》与马拉默德《店员》的平行比较,评述了茅盾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及其创作的一些基本特征。茅盾孜孜不倦地追求作品理性主题的深刻性,注重作品反映社会历史的认识价值,作家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最能展示社会性质和历史趋势的“事件”以及对事件的科学论文式的分析。理性化倾向带来了作品主题的确定性和单一性。茅盾小说的典型塑造大都偏重于社会历史内容的概括,人物成了作者理性主题的媒介,理性淹没了感情,人物性格是扁平的、定型的,失却了“人”自身应有的无限丰富性。  相似文献   

6.
一代文学巨匠茅盾,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学宝藏.这为我们研究茅盾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但也使我们面对卷帙浩繁的文学作品产生力不从心之感;加上茅盾研究起步较晚,好多准备性的研究工作,如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还得化大力去做;时下茅盾研究的着眼点重在作家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道路方面,对具体作品的研究相对薄弱,而专门探讨茅盾作品的艺术魅力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面对茅盾研究的这种格局,成立仅半年的浙江省茅盾研  相似文献   

7.
茅盾是我国“五四”以来一位杰出的革命作家.他的作品往往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社会各个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他笔下的人物无不鲜明饱满,栩栩如生.在《春蚕》、《秋收》、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系列中,茅盾早期创作的“时代女性”形象群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们”真实反映了时代和生活.凭借其内蕴的丰富性和特异性一出场就为人们所瞩目。这些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主要是受茅盾自身独特的生活体验、茅盾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作为一个男性作家作者在塑造女性过程中的无形介入等因素的影响。这一形象群无论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还是作家自身的整个创作历程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茅盾和吴组缃都是社会剖析派的代表作家,但他们在人物塑造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茅盾对他的“民族资本家”系列和“时代女性”系列显现了赞美的主流态度,却影响了主题与人物的一致性,成为茅盾巨大艺术成就中的遗憾。吴组缃对他的“失业店伙”系列和“乡村女性”系列则表达了深切的悲悯,成为他作品中的作家、主题、和人物彼此之间的和谐与完整的自然成份,较为完美地体现了作者的含蓄深邃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茅盾并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有特定含义的“乡土文学”作家.然而,如同鲁迅一样,他的作品尤其是那些与江南杭嘉湖水乡有关的作品,其中的乡土地方色彩既普遍存在又显著浓厚.不论是他的小说、散文、杂文,浙江地方色彩是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中外茅盾研究学者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多数学者的眼光集中在茅盾作品中的农村生活习俗上,而对其作品中的浙江地方风景的描写及其文学审美意义,却有所忽视而未能加以研究和论述.只有极少数的学者谈到,又未展开论述.例如捷克学者马立安.嘎利克在斯洛伐克文版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的作家作品论是卓然独步的。作为一名理论家、作家和文学活动家,茅盾经历了现代文学发展的全过程。他与同时代人,呼吸着相同的社会气息,感受着共有的心理脉搏,因此,他的作家作品论,渗透着同时代人特别亲切和新鲜的感受,洋溢着同时代人饱满的激情,在微观的机敏、真切和细腻上,显示了近距离研究的特长。  相似文献   

12.
对于茅盾这样一位有着不平凡的经历,著作丰赡的作家,他在世之时和过世之后,研究者都曾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去接近他、认识他,但由于“接近”和“测试”的方式方法不同,在所得到的同时,常常隐显着一种失落感,人们总感到缺少点什么。尤其是对今天许多青年朋友和文学爱好者来说,他们需要一座茅盾的雕像,希望我们传记作家能够说明茅盾这位“一代文豪”作为普通人的内心动机,需要了解他的精神世界。而这方面又恰恰是多少年来所“缺少”和“失落”的。李广德先生的《一代文豪:茅盾的一生》填补了这个空白。尽管他自谦此书为“有关茅盾生平事迹的故事”,而非“一部茅盾全传”。可以说该书为茅盾的传记研究作了拓荒的工作,一座雕像在李广德先生之手诞生。  相似文献   

13.
茅盾是中国卓越的文艺评论家,他的文艺理论与批评专著甚多,约占茅盾全集的三分之一以上,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作家与作品的评论有近百篇之多,涉及“五四”以来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作家作品,表现了一种独特的茅盾式的评论个性,对现代文学评论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鲁迅认为俄国近代文学是中国作家的“导师和朋友”。考察中国现代作家,常常可以发现他们与某个俄国作家的某种联系。有的表现为对某个俄国作家的偏爱,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艺术上接近之。如巴金选择了屠格涅夫,而茅盾则接受了托尔斯泰的影响。茅盾说:“我爱左拉,我亦爱托尔斯泰。……可是到我自己来试作小说时,我却更近于托尔斯泰”。直到晚年他还明确地说:“我更喜欢托尔斯泰。”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提到托尔斯泰的名字、作品、艺术经验等次数之多,也是罕见的。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茅盾创作和托尔斯泰创作的联系:茅盾与托尔斯泰的创作的共同点表现在什么地方?茅盾在艺术上是如何自觉或不自觉地吸取托尔斯泰的经验的?茅盾在接受托尔斯泰的巨大影响时表现出一些什么特色?在这里有没有表现出茅盾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作家的世界观与作品的思想倾向,关系十分密切,任何作家,都是怀着一定的创作目的或创作动机去进行创作的,而这种目的或动机必然要体现在作品的思想倾向中,作品的思想倾向必然要反映出作家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曾作过精辟的论述,他们在许多文艺论著中,往往是从作品的思想倾向入手去分析作家的世界观的.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也有这方面的论述.在《讲话》中,毛泽东同志把作家的根本立场、观点,作为解决创作实践的关键,这对消除当时一些作家存在的混乱的创作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今天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在世界观与创作关系的问题上,往往受到“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的干扰.今天,我们重读《讲话》,对这个问题再作一番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文学创作是作家认识生活、反映生活、评价生活的一种手段。在人类社会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因此,文学创作,特别是叙事性的文学作品,要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对社会生活作出一定的评价,就不能不以表现人的活动为其中心任务。茅盾是一位“为人生、为社会、为大众”而创作的伟大作家,他不仅一直把“人”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写小说的第一个目标”(《谈我的研究》),而且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些具有独特个性和富有永久魅力的人物形象,对丰富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了学习和继承茅盾绘制人物图象的艺术经验,本文拟就其长篇小说《子夜》中的人物描写,谈一点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理论突出的是“倾向性”,强调对历史和阶级、阶级斗争做现实正确的描写。作为工农兵作家出身的浩然,形成了这样的真实观:加强思想改造是具备写出真实作品的主观条件;作家在对社会生活进行描写时,必须以阶级的观点为指导去写生活的光明和积极一面,才能写出反映真实生活的作品。结果,在《艳阳天》中,作者的人物塑造存在人物精神力度缺失、人物情感逻辑为阶级斗争服务、政治性话语越位人物文化身份等问题,造成人物形象真实力度受损。因此,作家的主观“真实”认知情感并不能代表这个“真实”能够达到纯粹的真实。  相似文献   

18.
<正> 文学是色彩缤纷的精神创造领地。在这领地中,作家的个性气质、创作心态都为作品打上自己的印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的小说创作是独具特色的,而这种特色又同他独特的创作心态紧密相关。茅盾极强调文学的“真”的品格,将“真”置于压倒一切的首要地位。他认为:创作“总先得有了客观的手段”,要客观地观察研究社会生活,客观地描写社会生活。在小说创作中,他总是努力将个人的主观态度隐蔽于客观真实的描绘背后,不让主观因素干扰作品的客观真实性,从而显示出客观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茅盾是以革命者、改革者的姿态投入文学活动的,他重视艺术的功利性,要求作家具有善于分析社会现象的头脑,去凝视现实、剖析现实、揭破现实,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他把这种文学思想,贯彻到创作实践中,使其作品带着浓烈的社会剖析的色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茅盾小说独特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题先行”、题材重大、人物众多复杂,都很突出。“艺术空白”表现技法的运用,不但使人物性格的主要方面更为鲜明,也使作品更具有深邃的意蕴。  相似文献   

20.
在茅盾六十余年的文学活动中,写下了大量的不同形式的作家作品论,评论了“五四”以来各个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扶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青年,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茅盾的文学评论,大都实事求是,褒贬适度,堪为评论界的楷模.当然,茅盾的评论并非篇篇玑珠、句句真理,评徐志摩的“枯窘论”、评庐隐的“停滞论”,随着新材料的发现与理解的不同,就有不同的意见.在众多的评论中,茅盾对同是浙江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