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葵花宝典     
《广东第二课堂》2004,(10):18-19
朱家鼎清新县太和中学初二(9)班近期最爱看的书:《鲁迅文集》自描读书像:一天晚上,做完作业后,我看了一下时间,还早。于是,就拿出上午从同学那借来的《鲁迅文集》。我看的第一篇是《狂人日记》,它给我的感觉是:太棒了!此后几天,我就利用课余时间把《鲁迅文集》里的文章细细地读了一遍。一点见解:由于时代的局限,鲁迅先生的一些观点现在看来已经是不很合适的了,如《答曹聚仁先生信》中的一些说法我就不赞成。我的梦想:我的小书柜能摆上一套《鲁迅全集》。葵花宝典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许多著名作家的“文集”,譬如《鲁迅文集》《郭沫若文集》等。对这些拥有“文集”的作家,学生无不佩服而心生敬仰之情,而这种情感很快就化为了学习的动力。此现象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为什么不让每一个学生都把自己的文章结集成册,从而拥有自己的“文集”呢?每一学期期末放假前,我们轰轰烈烈地自出“文集”活动就开始了。活动基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动脑动手,自办杂志。我要求“文集”以杂志为形象载体,一律用16开纸,杂志名、封面、底封、目录、序言、后记必须齐全,在此基础上鼓励形式上的创新;整本杂志10000字以上,自我…  相似文献   

3.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是其思想发展中的重要文本,它不仅记载了鲁迅的探索足迹,而且记述了鲁迅复杂的心态与幽深的情感历程。这部文集凝聚着鲁迅深沉的爱,是鲁迅“爱”的心灵史上的路碑。《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无常》、《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等等篇目都是鲁迅情与爱的记录。  相似文献   

4.
对鲁迅的误读与妄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鲁迅的妄评由来已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鲁迅的误读。这一状况在当前鲁迅评论与研究中仍表现得很突出。冯骥才将“国民性”与“国民劣根性”等同,而以阿0为“国民劣根性”的标本,作出了“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来源于西方人的东方观”的结论,把鲁迅对国民性的研究说成是一种“西方的霸权话语”,就是对“国民性”的严重的误读。思想家与一般读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因而被误读、误解是会有的,作为评论应尽量避免误读。评论需调整心态,才能走近或走进鲁迅。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一年二月,柔石、殷夫等五位革命青年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了。时隔两年,在烈士殉难二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先生又一次写文章悼念烈士,题名“为了忘却的记念”。全文的字里行间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烈士难以忘却的深沉怀念和对反动派无比憎恨的悲愤感情。  相似文献   

6.
巴金曾三次谈到愿意追随“鲁迅的道路”,当问及什么是他说的“鲁迅的道路”时,他曾含糊搪塞,语焉不详。从他写过的纪念鲁迅的系列散文看,特别是联系《随想录》分析考辩,他所说的“鲁迅的道路”,其实就是一条为了真理敢爱敢恨、敢于追求之路,一条“立人”之路。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部分。教学目标1.感受“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个小故事,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鲁迅“博爱”的胸怀。2.整合文本,在反复感悟和充满情感的想象中,发展语言。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鲁迅“博爱”的共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鲁迅后期文艺思想的特定角度论述了鲁迅文艺意识形态观的特征。鲁迅一方面批判了文艺的“人性论”、“自由论”和“性灵说”等非意识形态化思潮,从文艺的功利性、阶级性、政治倾向性等方面阐述了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另一方面,又不同于将文艺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庸俗化的文艺观点。鲁迅的文艺意识形态观以较高的逻辑起点和辩证思维,阐述了文艺作为意识形态既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政治与经济的能动作用;对中国现代文学所反映的特定的经济政治内涵——中国革命及社会生活有着切合实际的正确理解;高度重视社会心理、国民精神等中介环节和文艺本身的特殊规律。鲁迅文艺意识形态观对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方向,正确把握文艺的意识形态性与文艺特征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许多评析者都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加以比较、对照,从而得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三味书屋”是“我的苦地”的结论。对“百草园”是“乐园”这一说法,大家已无可非议;但对“三味书屋”是“苦地”这一说法,我们觉得欠妥。首先,从本文的写作缘起和本意来看,“三味书屋”不应是“苦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对此文集的写作缘起和本意,鲁迅有过明确的说明:“……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可见,鲁迅借回忆旧时美好的事物,来排…  相似文献   

10.
《鲁迅自选集》作为鲁迅生前唯一亲自编选的文集,是鲁迅晚年审视自己创作的自画像。通过对鲁迅自选作品、序言、日记、书信等多维度的考察,发现鲁迅在编选《鲁迅自选集》时以读者为主体,充分考虑到阅读对象对文学的多元需求。其别出心裁的编选策略,不仅使选集具备了读者指示性的实用功能,还隐晦地流露出作家晚年的艺术品位及情感取向。这也使得《鲁迅自选集》成为鲁迅创作生涯中一部独具特色的文集,其所蕴含的价值,所展现出丰富的鲁迅形象,是研究鲁迅作品、鲁迅晚年思想的一个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论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图在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探索英文电影片名的有效译法。详细论述了电影片名应具有的四大功能。在探索片名翻译方法时,建议译者在片名翻译的过程中应考虑到:语言要素、文化要素、信息要素、审美要素及呼吁要素。  相似文献   

12.
电影片名的翻译优劣对于其传播有直接影响。从意美、音美、句美、民俗美展开,探讨英语电影片名的四大翻译基本原则之一的美学原则。通过对若干英语片名汉译的实例进行分析,指出翻译时应重视美学原则,以期引起翻译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电影片名,犹如电影的品牌商标,有极强的“导视”作用。电影片名翻译应以影片观众的感受为重点,以观众是否理解接受乃至喜欢为主要衡量标准。而英语片名的汉译则应以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期待和文化心理为出发点,依据翻译中的功能对等理论,结合英语电影片名的特点,英语电影片名汉译有音译、直译、意译、创译等方法。译者应尽可能遵循简洁、适度、创新的翻译原则,以期吸引观众注意,获得票房成功。  相似文献   

14.
电影片名修辞艺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20世纪电影片名中修辞格和标点符号的运用情况,可以发现,恰当地运用修辞艺术,能使电影片名的内涵更丰富、意蕴更深远,从而显示出不俗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翻译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则是一种特殊的翻译行为,它不仅需要遵循翻译的一般原则,而且还需要考虑美学欣赏、文化迁移等原则,并将其融入到翻译过程中。从传播学入手,讨论了电影片名的翻译,以对电影的译名进行鉴赏。同时从传播学角度对电影片名的翻译提出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项重要的、充满创造性的工作。英语电影片名有其特点。从目的论视角来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应遵循若干原则和采用多种实用翻译技巧,翻译原则包括:信息原则、文化原则、审美原则和商业原则;翻译技巧包括:音译、直译、意译、创译。  相似文献   

17.
富有意境的新闻标题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能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人们阅读新闻的兴趣。本文分析了新闻标题中意美形成的因素:一是要具有生动的形象,二是要饱含丰富的情感,三是要富有隽永的含蓄。同时,对如何制作出具有意境的新闻标题,提出了三种语言表达手段:一是锤词炼字,二是化用诗词,三是妙用辞格。  相似文献   

18.
重命名是电影片名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但译者在发挥创造力,采取这一策略的同时不能无拘无束、不负责任,而要深刻理解原片名,以达到与原片名相似的信息、审美、呼唤功能为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9.
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篇题木牍,应有十五个篇题。其中,大题两个,小题十三个。两个大题分别是"六□(形)"和"七势",十三个小题则对应着《孙子兵法》十三篇。所谓"行□"属于大题,应释作"六□(形)"才是。整理小组释作"行□",即小题"行军",可能有误。  相似文献   

20.
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新闻是融时效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于一体的特殊文体。作为英语新闻的“文眼”,标题具有简明精炼、形象生动、不拘一格的特点,在新闻报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新闻标题具有更加独特的新闻内涵与表现形式,体现特定的美感功能和信息功能。好的新闻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可以使新闻大为生色。文章将从语言特点、修辞及文化内涵等方面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