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使当今的美术教育改革如沐春风,“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新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课程性质的定位,“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贯穿在整个课程标准之中。在课程设置上,改变了以往“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课程为思路和方法”,突出强调了“综合性学习”,它使教师的课程角色开始发生变化,将学生置于“开放、多元、互动、创新”的学习情景中,充分发挥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在其课程总目标中指出: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美术情操,完善人格”。从它的实践途径和可操作探索来看,必然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针对学生新形式下美术课程的实施效果而言;另一方面,对教师就课程的认识和教授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与本课程间,教师与其他课程问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新型关系进行补充和建构。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阐述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第一点中也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美术教师,不断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体现艺术课程的人性内涵,努力发挥美术课程对学生素质教育的独特作用,是新课改赋予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王维 《江西教育》2023,(31):94-95
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课程以“生活化”为特点。在生活化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独特的传统文化丰富幼儿的美术课程资源,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美术课程,提升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及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陈嘉庚先生倾尽毕生精力、财力创办的厦门集美学村享誉海内外,其美术学思想、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等有机构成了“嘉庚文化”。本研究力图通过对“嘉庚文化”中美术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组合、整体优化、分层处理,构建“嘉庚文化”美术课程资源库,开发《畅游集美学村》校本课程,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使之融入中学美术课程,密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陶冶他们对家乡自然与历史的亲切感,深化他们对人生与社会的责任感,同时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开拓新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6.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实施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作为课程资源的唯一载体的单一资源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第四部分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这样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之间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黄燕青 《江西教育》2022,(16):85-86
“双减”背景下的美术教师,不仅是美术课程的实践者,更是美术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在“双减”背景下,美术“居家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入手,设定板块时间,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通过设计、开发、实践美术“居家课程”,让学生的美术学习向生活延伸、拓展,让学生过上幸福的美术“居家生活”。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综合“艺术课”(简称“艺术课”,下同),是教育改革过程中诞生的一门课程,是综合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音乐和美术。  相似文献   

9.
小学“3D表现”课程,将以“创意实践”为突破口,重点放在解决“创意实践与美术表现”的关系上。也是笔者对上一学期《立体摆放艺术》课程在解决“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关系方面的拓展延伸,是“素养时代”对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初探。  相似文献   

10.
张曼 《江西教育》2023,(43):34-36
“欣赏·评述”是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学会解读美术作品,理解美术及其发展概况,是发展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重要路径。本文从“欣赏·评述”课程的意义出发,阐释了笔者对初中美术“欣赏·评述”教学的理解,并从实际教学中罗列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旨在将美术欣赏课变成师生互动、情感交流、艺术思维碰撞的场域,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11.
刘忠 《福建教育》2023,(31):30-31
小学美术课程是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课程。欣赏评述美术作品,是学生学习美术课程、提升艺术修养必须经历的活动和过程之一。作业是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探讨小学美术“欣赏·评述”类作业的设计策略,以期对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目标觉醒”的教学主张,以厦门市国祺中学为例探索美术特色课程群建设与实践,并成功践行“创设美术特色课程群建设与实践环境”与“课程引领,研修并进”两条有效实施路径,希冀在“目标觉醒”教学主张的引领下与新课改同脉动,为美术特色课程群建设以及美育事业添彩赋能。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对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他们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4.
肖颖 《教育导刊》2004,(3):73-74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启示我们:美术教师必须自觉更新教育思想,树立现代美术教学理念,确认综合学习、促进发展是基础教育美术教学的价值追求,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大力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活动,以培育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获得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聂新华 《成才之路》2012,(35):49-49
“艺无定法,道可旁通”,唐代书法家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而提高书艺告诉我们美术欣赏也没有固定方法,应触类旁通,引进与美术有联系的学科,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达到欣赏的目的。美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与各学科之间有着互补互利的生态关系,它可以与不同学科综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学科在不同方面给学生带来的感官刺激,从而提高作业的效率。其他学科的内容也是美术创作的丰富源泉。  相似文献   

16.
冯卫军 《考试周刊》2011,(74):227-228
本文通过阐述中学“美术欣赏”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分析了“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提出了中学“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为现代美术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百年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价值取向、课程内容构建和课程教学是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历史和现时的基本问题,梳理百年中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在这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发现课程变革背后深层的规律与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价值取向的合理再定位是当前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变革的先导,而“渐近性”的变革方式和“师幼共同发展”的变革视角应该倡导和关注。  相似文献   

18.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教育评价是教学常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美术教学评价是检验和改进课堂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独特的价值。那么,如何发挥评价功能。促进教学发展呢?  相似文献   

19.
“美术教学法”是师范美术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对“美术教学法”课程的定位和几个要点进行了分析 ,从新的视角研究了美术教学法课程与教学实习这一实践活动的关系 ,并对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同时就师范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曾指出:“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对美术课程来说,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同样包括观察、感知、认识、实践、表现、创造、反思、评价、合作、交流等能力。应该说,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它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