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中梅 《留学生》2010,(7):20-20
古人道.“师夷长技以治夷”。海归从政始自清末,辉煌于民国,黯然于“文革”.复兴于当代.每一代留学生均是时代进程中冲关夺隘的急先锋和生力军.推动了中国的近现代革命.完成着中国全面超越发达国家的使命。与历史上叱咤风云相比.当代海归对中国社会的最大贡献是专业技能与先进理念,改革开放后的一大批海归更是中国现代发展的栋梁。  相似文献   

2.
观点     
《神州学人》2004,(2):41-41
留学生回国创业,创业地点首推中国沿海,尤其上海及长江三角洲为最佳。这些地区与内陆地区相比,地方官员服务企业意识浓厚。如果自备资金雄厚,去中小城市可以减低营运成本;否则当以京沪为首选,因为风险资金基本只会在这两个城市找到。留学生回国创业有四大优势:国际视野,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海外资金。留学人员勿期望依赖政府安排工作,因为中国的人才体制已经基本市场化了,政府不可能以大量资源解决“海归”就业问题。中国目前的发展,使“海归”前途乐观。目前在医学、教育等公共部门,“海归”空间比较大;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金融业,“海归”…  相似文献   

3.
《留学生》2014,(5):5-5
【留留学】日前,作为深度研究中国国际人才和海归问题的中国国际化智库一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详细披露了中国海归选择回国的原因。调查显示,9成留学生选择归国工作,主因是“恋家”。出国费用不低,使得出国深造成本短期难以“赚回本”,但海归们依旧喊值。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江苏对于海归创业政策扶植力度较高,成为第二大海归创业的钟情地。  相似文献   

4.
经过一番可以说是部分媒体几乎连篇累牍的轰炸式的“渲染”之后,关于“‘海归’变‘海待’”的报道以及有关“海归”与“海待”问题的探讨或者争论,目前进入了平静期。但是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造成的社会舆论似乎一度让有些人对“海归”失去信心,“海归”的形象和在中国社会中的分量也似乎大打折扣。那么,“海归”在中国社会和人们心目中的分量真的下降了吗?“海归”在中国的未来又将如何?……结合这些问题,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2011,(8):11-11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归”回到中国寻找发展机会.海归收入满意度问题广受关注。中国首份《海归就业力度调查》结果显示.近五成海归的薪酬在5000元以内,其中近三成处于“小白领”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这次专题报道,编辑部收集了中央和各地政府关于“海归”的优惠政策。这些些优惠政策对“海归”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海归”的出现与这些优惠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留学生组织——欧美同学会的于隸群秘书长,商会王辉耀会长以及社会服务部庄亮部长。  相似文献   

7.
2006年10月28日,欧美同学2006北京论坛暨第三届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发展与交流大会在北京举行,吸引了千余人参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韩启德在本次论坛开幕式上寄语广大留学人员:要用世界的眼光为党和国家的决策建言献策;要积极自主创新,为实现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要参与民间外交,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等各界上百位海归竞相建言,以他们国际化的视野关注中国的发展,为海归创业出谋划策。海归与国家竞争力:发挥优势,增强国力海归与国家竞争力是本次论坛的重点议题,引起了海归们的共鸣。“海归对提升…  相似文献   

8.
话题     
《留学生》2010,(6):6-6
海归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催化剂” 【中国新闻网]《世界日报》报道.专家指出,30年后的今天.号称“海归”的前留学生们将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决策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美国之音”报道了华府权威智库布鲁京斯学会4月6日举行的“海归现象”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辉宗 《神州学人》2004,(6):19-19
在“海归”当中,刘明康绝对是精英级的人物。能成为中国金融业的掌舵人之一,刘明康绝对是“海归”的骄傲。  相似文献   

10.
焦江方 《神州学人》2005,(12):13-15
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多,“海归”群体的增大,职场似乎作为一个现实的人才评定规范平台,将“海归”群体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以前的几乎拥有“高职位、高薪酬”的整齐划一的“海归”群体而今却出现了多态化的发展趋势,“海归”的群体结构也显得日趋多样起来,人们对“海归”二字的认识和理解也由此趋于复杂起来,于是便善意地冠以“海归”和欲“海归”者一系列诙谐有趣的昵称:“海带 (海待)”、“海鲜”、“海星”、“海狮”,“海藻(海找)”、“海草”、“海参”、“海派”、“海鸥”、“海泡”、“海根”……  相似文献   

11.
熊丙奇 《上海教育》2013,(33):69-69
日前,《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发布,2012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同比增长46.56%,被称为“史上最大海归潮”。调查还显示,“海归”的含金量在缩,77.5%的海归都表示实际薪资比理想薪资低,仅1.8%的海归表示实际薪资高于自己的期望值。蓝皮书还指出,海归收回留学成本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2.
刘声 《留学生》2010,(3):8-10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堪称海归研究专家的王辉耀曾说:“一些有志于要在国家政治决策和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海归派’,开始步入政坛,他们以跨文化的视角,低调、务实地打造当代中国政坛为官新概念。” 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卫生部部长陈竺、科技部部长万刚的从政之路和执政之方为典型代表,诠释了中国“海归派”步入政坛的足迹和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3.
新书推介     
《海归时代》全方位扫描海归群体中央编译出版社“海归”一词目前似乎比“留学生”更热,其背后有着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增强所带来的国际地位变化及随之产生的巨大的个人发展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留学生运动的热与冷就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4.
1“海归”子女的高中前就学问题很多“海归”回国以后才知道,只要他们具有外国的长期居留资格,就已经被划分到了“外国人”的行列。他们在海外出生的子女虽然持有中国的“旅行证”,但是一律按外国人的标准交纳各种费用。特别是一些专门为留学人员和外籍人士开办的国际学校,收费远远超过了当地人的标准。国内不能按照“国民标准”对他们的子女进行教育的原因如下:1)没有户口由于多数“海归”都已经持有外国的长期居留资格,甚至外国国籍,即使还没有外国绿卡,他们的子女却多出生在海外,因此,他们持有外国护照而不能上中国的户口,也就失去了和居…  相似文献   

15.
吴道富 《留学生》2012,(11):44-45
有以画坛大师陆俨少高足而傲,不以成功的“海归”而骄,而以植根传统、观照当代、潜心作画,以真诚、热情、平和待人。他就是旅居海外多年、去岁来沪定居的著名画家唐方一。  相似文献   

16.
萧杨 《留学生》2013,(12):1-1
对于中国海归人才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为何是最坏的时代?因为随着海归人数的不断增加,今日海归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远超他们的前辈改革开放以前,包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归数量非常少。2000年左右,每年回国的海归大约只有两万人、但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每年回国海归是27万人,而在出去的40多万人里,很多人未来也可能回归.海归人数的增加,让昔日的“抡手货”不再那么吃香,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海归”变“海待”,就是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17.
有媒体刊载文章说,近年来,惹人关注的“海归”们有了一个更好的去处——金融界,但前提是,你必须是一流的金融专家。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罗奇盛赞央行行长周小川是“中国宏观领域首屈一指的思想家”。周小川是“海归”,并被评为2004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相似文献   

18.
安华 《中国培训》2006,(9):44-45
一应理性认识“海归”变“海待”曾几何时,海归是一个被人羡慕的名词,人们往往带着对哈佛、剑桥等世界名校的憧憬来谈论从海外归来为数不多的留学生们,从海外大学回来的留学生们一时间成为各大企业单位的热门抢手人才,实际上很多海归也确实在中国的各行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北京和上海的高科技企业和创业园中,海归的数量常常超过50%。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留学热,从最初的北美到后来的英国澳洲,再到时下的德国法国北欧荷兰等欧洲国家,这股留学热潮在本世纪初达到了最高点。由于大量的青年学生出国留学,必然导致海归人数的急剧上升,一是海…  相似文献   

19.
到2007年,中国已经有超过100万人出国留学,回国人数也近30万,这些海归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欧美同学2007北京论坛上,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记录当代海归辛勤奋斗史的系列出版物——"海归推动中国"丛书举行了发布会。没有华灯,没有霓虹,仪式虽然俭朴,但意义却又非凡。  相似文献   

20.
作为当代学术场域的活跃人物,陈平原既立定纯正的“学人立场”,又不忘幽远之“人间情怀”。此书论述当代中国文化问题,落笔处小,关涉者大。其思辨之精微、关怀之幽远、点题之敏锐、见解之智慧,尤其关系未来中国文化之建设进程。之所以能这样从容与智慧,与其适当调试自家“当局者”(Insider)与“旁观者”(Outsider)身份之间张力的思路大有关系。故此,这本以演讲稿为主体,以对当代文化问题探讨为中心的著作,实际上为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与“大众接受”提供了又一种新的“范式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