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伏尔泰的批判史观及其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尔泰的批判史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否定教会的权威,批判神学史观,伏尔泰摒弃了中世纪的神学史观,反对用《圣经》的观点来解释历史,伏尔泰还对教会的合理性表示怀疑;伏尔泰对于在他之前的诸多史学家在研究历史上的种种错误做法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对于欧洲封建史学家的史学著作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对于古罗马史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也不以为然。伏尔泰还明确指出,以前诸多历史学家貌似真实的记载其真实性值得怀疑,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当时及后来的史学家不可能获得准确的资料及信息。伏尔泰的批判史观不是偶然产生的,它有三个得以产生的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及人类视野的扩大,迫使史学家们用新的史学观来看待历史,因此历史的研究范围也就扩展了;近代理性主义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尤其是史学家相信进步史观;对于欧洲其他国家及法国学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则使伏尔泰的写作方法与前人相比既有相同点同时又在很多方面显示其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2.
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中的两大基本支柱之一。揭示马克思群众史观思想形成过程的四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阐发的群众史观思想的具体内容及体现的论证方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马克思群众史观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
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观察研究历史的,中学历史教育也不例外。近年来,文明史观逐渐兴起,在中学历史教育界受到普遍关注。笔者仅就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育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科本提出了与法国大革命史正统学派不同的修正史观。他认为:大革命前封建主义在法国已不复存在;资产阶级并非是通常所认为的处于上升阶段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而是一个没落的阶级;大革命并不是法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折点。科本修正的大革命史观既有学术自身的因素,也有学术环境变迁因素的影响,既有他自身矛盾之处,也有方法论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1927─1937年我国初中本国史教科书取得了较大进步,体现在内容和体例两个方面。在内容上,进一步打破了封建帝王中心观,出现了进步史观;比较重视少数民族历史,能客观评价少数民族领袖人物;及时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强烈反映时代精神。在体例上,采用大、小字编排方式;文字通俗生动、浅显易懂;课后习题设计丰富多样,题型日益完备;善于运用插图、图表和大事年表;在编排上,每个小标题以语录牌形式打出。警醒处,字旁加重点符。有的在一章前列“内容提要”,末尾附“提问要点”。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55):151-152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等多种史观。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史观的运用至关重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历史史观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历史教学过程的进行。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对如何运用多元史观进行中学历史教学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大胆地吸收西学改造思想,就历史观而言,一方面,以“不言《新学伪经考》”的新学术突破了早期所深受康有为影响的“三世说”史观,另一方面,他侧重用近代民族国家学说解释历史,建构了以民族史观为核心的史学思想;完成这一转变的学理则是以“人群”的进化观念,改造康有为“政制”、“文教”进化“三世说”变革中国的历史观,并在建构中赋予了民族国寡为突出特征的史观,以此为出发点呼吁“史界之革命”。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后的历史教材普遍体现了全球史观(岳麓版教材尤其突出),其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说的那样:“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课程改革后的高考也自然会体现全球史观。那么训练学生运用全球史观复习课本、做题就成为应考的必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说到新史观,很多一线历史教师都不会陌生.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习惯用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和革命史观来教授历史,这明显已经不符合新课改精神.通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其倡导三种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这几种新史观已然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者的"新宠".  相似文献   

10.
方志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在借鉴旧志理论基础上编篡的一代社会主义新方志,成为我国20世纪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诸种原因,一届志书存在缺陷。二届方志写什么怎么写,主要有四点:一、定好位;二、补苴纠缪;三、全面客观记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写出变化;四、在体例和写法上要有所创新,志可以论,要重要史观和方法论,秉笔直书。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教科书里的日本二战小说在历史认识上所存在的偏差和作为教材所起到的负面作用值得注意。在日本,它们对青年一代二战史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中国别导致对日本二战小说的误读,影响了从历史层面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12.
精英史观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精英史观或智能史观的误区》(《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第7期徐天民文)文章说,一些年来,一些鼓吹“精英史观”和“智能史观”的人试图以之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此来向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挑战。首先,这个论点是违背劳动创造世界...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克雷明著作的认真研读,初步探讨了克雷明的教育史观。立体多元的进步教育史观和修正了的和谐教育史观最能充分体现克雷明的教育史观特色。一方面,克雷明的教育史观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没有跳出卡伯莱时代的教育史观。卡伯莱教育史观的"普遍原则"、"线性发展阶段论"和"世界主义价值观"等理论仍然在支撑着他的思想意识。但另一方面,克雷明也在努力地挣脱卡伯莱时代的教育史观,不再是单线的进步史观,而是一种立体多元的教育史观。  相似文献   

14.
赵翼兼具史学家和文学家二重身份,其史学上的知识积累以及相关的专业兴趣、思维习惯等,影响了其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具体表现为:诗歌题材的选择偏好咏史怀古以及典章制度的记录;喜欢在诗歌里考证事物的历史变迁、源流与发展;论诗时以诗考史、援史证诗,同时具有宏观的诗史意识以及发展变化的诗歌史观。反过来,作为诗人的赵翼也对他在史学上的成就及其史学观念的形成构成一定影响,两种身份之间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鲍威尔哲学思想的批判,首次提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起决定作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初具雏形。随着唯物史观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得以真正形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并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下的高考历史试题,学术研究味浓厚,史观类试题成为高考历史的灵魂.反映了我国史学研究的新方向.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各版本教科书多元史观定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因此,高考历史备考中重视多元史观的复习是势在必行的.只要我们重视多元史观复习,对多元史观形成全面而理性的认识,并结合历年史观类精题等加以总结和训练,就一定能够增强高考备考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培育青年正确党史观是实现党史立德树人的最新任务。传承红色基因与培育青年正确党史观是一种同向同行的关系,目标上具有同向性、功能上具有互促性、路径上具有共通性。传承红色基因以培育青年正确党史观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但这方面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要从自我升华、知行并进、环境净化和机制保障几方面传承红色基因、培育青年正确党史观。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必须贯彻新课程目标、理念,关键在于运用新史观整合知识,根本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树立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关注文明的交流与互动,关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重视文化思潮研究 增强“两课”教学的说服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联系我们在思想领域同“法轮功”斗争的实践,反思我国文化领域的思想演变,我们认为,在“两课”教育教学中,尤其应注重“道德史观”、“文化史观”等文化倾向对青年思想影响的研究,从而提高“两课”教学的针对性、战斗性和说服力,这既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根本,亦是我们“两课”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 一、加强对“文化史观”、“道德史观”思想影响的研究,提高“两课”教学的针对性 所谓文化史观、道德史观,即是夸大精神、观念形态作用的文化决定论。以文化观念解读历史是文化保守主义的首…  相似文献   

20.
纵观新课改省份的高考历史试题,不难发现新史观是高考历史试题之灵魂。历史复习当然要重视新史观,吸纳新理念。近些年来,各种各样的新史观,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生态史观等新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复习中应加强对新史观的教学与理解运用。这几种新史观大体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