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根绳子     
一位一心一意想要登上世界第一峰的登山者,在经过多年的精心准备之后,开始了他的征程。但是,他希望完全由他自己获得全部的荣耀,所以他毅然决然地决定独自出发。他历经跋涉终于来到了世界第一峰,开始向上爬攀,但是天色已经有些晚了。  相似文献   

2.
割断绳子     
《招生考试通讯》2008,(2):47-47
一个想要登上世界高峰的登山者.在经过了多年的准备之后.他开始向上攀登,直到夜幕低垂.四周变得非常黑暗。就在离山顶只剩几米的地方.他滑倒了.并且快速地跌了下去。跌落的过程中.他仅仅能看到一些黑色的阴影.以及一种因为被地心引力吸住而快速向下坠落的恐怖感。  相似文献   

3.
海洋 《大学时代》2006,(3):I0007-I0007
曾听说地这样一则震憾心灵的故事,有个登山队员经过多年筹备,准备一人独自挑战一座高峰。在不断攀登的过程中,他忘了白天黑夜,忽然间周围的一切都看不见了。四周是黑漆漆的一片。既使如此,这位登山者仍然继续不停地向上攀登。可是。就在高山顶只有几米远的地方,他不慎滑倒,他以无法控制的速度向下坠落……  相似文献   

4.
登峰     
正罗丽莉、夏普、英格里斯三位登山者先后向世界最高点珠穆朗玛峰发起冲击。罗丽莉登到海拔8 680米时双手被冻伤,体力不支。望着最高点,她最终作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下次再来一定把那剩下的100多米走完。夏普不仅被冻伤,而且氧气瓶中的氧气也快要耗尽,但他依然继续向上攀登。很快,他倒在了海拔8 534米的一块岩石后奄奄一息。不久,英格里斯的登山分队经过那里。经过激烈讨论后,英格里斯和他的朋友们决定离开夏普,继续登顶。最终,夏普在  相似文献   

5.
救命的绳子     
这是一个想要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登山者的故事。在经过多年的准备之后,独自开始了他的旅程。他不断向上攀爬,直到夜色降临。山上的夜格外黑暗,月亮和星星被云层遮住了,登山者什么都看不见。就在离山顶只剩下几尺的地方,他滑倒了,快速地往下坠。危急时刻,系在腰间的绳子拉住了他,他整个人被吊在半空中……在这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求助无门的境况中,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大声呼叫:上帝啊!救救我!出人意料地,天上有个低沉的声音响起:你要我做什么?上帝!救救我!你真的相信我可以救你吗?我当然相信!把系在你腰间的绳子割断。在短暂的考虑之后,…  相似文献   

6.
2006年5月中旬,夏普、罗丽莉和无腿的英格里斯,三位分别来自英国、中国广西、新西兰的登山者先后向世界最高点珠穆朗玛峰发起冲击。就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他们几乎同时遇到人生中最艰难的抉择。罗丽莉5月11日出发,5月14日登上8680米的高峰。这时,罗丽莉双手被冻伤,体力也已不支。望着距离只有160米的最高点,经过痛苦的徘徊,她最终决定:下次再来一定把那剩下的160米走完。另外一名登山者夏普不仅也被冻伤,而且氧气瓶也快耗尽,但他依然继续向上攀登。寒冷伤痛、登山器械残缺、氧气不足,夏普躺生中再也无法逾越的道德高度。罗丽莉虽与世界之巅…  相似文献   

7.
未能登顶的高峰地球还有很多高峰人类没有攀登过。这些山峰首推位于不丹王国的贡嘎峰,海拔7541米,它是世界第40高峰,并且是人类尚未登顶的第一高峰。登山者曾3次试图登顶,但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8.
2006年5月,英国登山者大卫·夏普在第三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时遇上暴风雪,氧气耗尽,生命垂危。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大约有40名登山者从他身边经过,但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这40多个人中,其中有一位是新西兰的无腿登山者,他在登上珠峰之颠的时候,感觉自己"像是上了天"!然而,同时许多人指责他的人道和品格是"下了地狱"。此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究竟是人的生命重要,还是征服这座全世界所有登山爱好者心中的女神、素有"死亡之峰"之称的珠穆朗玛峰更重要?也许所有不曾登过珠峰的人都不配给这些勇于挑战生命极限的勇士们简单地作是非对错的判定,因为正如女登山爱好者杰妮·阿罗德所说:"在世界最高峰附近,人道和勇气的含义绝不同于地面。在那里,生命最顽强,也最脆弱,却最灿烂,最自然;无论生还者,还是死去的人,他们的理想都同世界顶峰相伴。所以,才有不断的登山者,迈过死亡,冲向顶峰。"在对勇于向"死亡地带"进发的登山勇士表示钦佩的同时,让我们也对本文的主人公——一位立志要向逝去的同伴归还尊严的登山者——献上我们的敬意!  相似文献   

9.
<正>(1)半山腰突遇大雨,往山顶走,顶风冒雨;向山下跑,风缓雨舒。此时,应该继续上山还是下山?"向上继续攀登!"这是登山专家给出的答案,令人意外,却有其道理。事实上,往山顶走,虽然顶风冒雨,却不会有更大的危险;而往山下跑,风雨虽减弱,可万一遭遇山洪、泥石流,后果不堪设想。风雨过后,青山叠翠、彩虹似练的绝美景色,正是对逆风雨而登山者的最好奖励。(2)当困难挡道、步履艰难,当山重水复、歧路徘徊,我们不妨从攀登中借鉴破解困局、滋养信心的办法。攀登每向上一步,  相似文献   

10.
一位新西兰的登山者和他的夏尔巴人向导,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攀登到了与珠穆朗玛峰峰顶只有短短两米的距离。在此之前,世界上还从来没有人达到这样的高度。他们两人中的任何一个只要向前迈出几步,就可以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登上珠峰的第一人,而这几步,对谁来说都已经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居住在大都市的新西兰登山者,深知第一个登上顶峰是自己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但在即将登上巅峰前的几步时,他战胜了自己的欲望,决定把这个必将载入史册的荣誉让给他的向导。他认为,只有和喜马拉雅山朝夕相处的夏尔巴人,才更有资格第一个登上它的巅峰。于是,他…  相似文献   

11.
别样成功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美国人西绪弗斯是一名登山家,登山是他的职业,也是他的生命。十年间,他已经成功地把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以及阿尔卑斯山的勃朗峰等世界几大高峰踏在了脚下。然而,面对鲜花和赞誉,西绪弗斯一点也不快乐,因为,还有一座山峰他还没有攀登上,那就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西绪弗斯认为,只有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登山家,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登山家。而他十年间的努力,都是在为攀登珠穆朗玛峰做准备。  相似文献   

12.
全国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突然脚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他想:是救他呢,还是继续前行?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摘下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经过  相似文献   

13.
1 教学示弱艺术的内涵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瑞典人克洛普以登山为生.1996年春,他骑自行车从瑞典出发,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喜马拉雅山脚下,与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登珠峰.但在距离峰顶仅剩下300英尺时,他毅然决定放弃此次登峰,返身下山.那意味着前功尽弃、功败垂成啊.而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在于,他预定的返回时间是下午2点,虽然他仅需45 min就能登顶,但那样会超过安全返回的时限,无法在夜幕降临前下山.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无法认同克洛普的决定,不听他的劝告,毅然向上攀登.  相似文献   

14.
适时回头     
<正>面对强大的对手,暂时回避和退后何尝不是一种英明的选择?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1996年春,12名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死于暴风雪,然而和那些不幸遇难的登山者一起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瑞典登山者克洛  相似文献   

15.
减法     
苏白 《老年教育》2008,(11):23-23
登山者携带许多东西向顶峰攀登,行至山腰,已步履蹒跚,气喘吁吁。抬头望去,前面的登山者什么也没带,步履显得比自己轻松多了。于是,他恍然而悟:自己为何要那么多负担?  相似文献   

16.
狂风与荣耀     
有一位年轻的登山新手,准备去攀登阿尔卑斯山。这是他第一次攀登真正意义上的高山,所以他邀请了两名经验丰富的向导陪同。  相似文献   

17.
周琴 《中学教学参考》2012,(29):116-117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瑞典人克洛普以登山为生。1996年春,他骑自行车从瑞典出发,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喜马拉雅山脚下,与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登珠峰。但在距离峰顶仅剩下300英尺时,他毅然决定放弃此次登峰,返身下山。那意味着前功尽弃、功败垂成啊。而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在于,他预定的返回时间是下午2点,虽然他仅需45分钟就能登顶,但那样他会超过安全返回的时限,无法在夜幕降临前下山。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却无法认同他的决定,不听他的劝告,毅然向上攀登。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到达了顶峰,但最终错过了安全返回时间,葬身于暴风雪中,让人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18.
①半山腰突遇大雨,往山顶走,顶风冒雨;向山下跑,风缓雨舒.此时,应该继续上山还是下山?"向上继续攀登!"登山专家给出的答案,令人意外,却有其道理.事实上,去往山顶,虽然顶风冒雨,却不会有更大危险;而往山下跑,风雨虽减弱,可万一遭遇山洪泥石流,后果不堪设想.风雨过后,青山叠翠、彩虹似练的绝美景色,正是对逆风雨而行登山者的最好奖励.  相似文献   

19.
这是关于一个登山者的故事.登山者经过了多年的准备和训练,认为自己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可以征服任何一座高山.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突然腿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毅然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那人做全身按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冻僵的人救醒了。于是,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雪地。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我们在生活中所遇、所见、所听也会面临一些触动心灵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