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当前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分析国有经济战略重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提出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目标、内容及路径,并探讨了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条件及配套措施和当前需要切实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辽宁省大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总体上看,国有经济布局的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按照"十五"期间我省国有经济进行战略调整的指导思想,我省继续推进辽宁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实施振兴战略,应收缩战线、抓大放小、进有所为、退而有序、分类调整.  相似文献   

4.
我国加入WTO后,新的形势给我国的国有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全球一体化日益加强、市场经济体 制日益完善的情况下,给国有经济发展开创一个新的局面,是我们必须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误导下,很多人认为国有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很小。因而对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持怀疑和否定态度。本文认为,在我国建立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为此,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不能只退不进。不能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来。  相似文献   

6.
从广义看,国有经济是指国家所拥有的企业资产和其它形式的财产,以及国家所具有的对整个社会范围内的诸多所有财产的支配、处置和受益权利之总和,广义的国有经济可划分为企业型国有经济,财政型国有经济和权力型国有经济主样三种类型。关于国有经济的进退调整还可以从广义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改革,虽然狭义的(企业型)国有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广义的国有经济必将迅速扩展。  相似文献   

7.
8.
我国的国有经济一度几乎垄断了所有的产业和部门,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国有经济逐步丧失了优势,甚至成为改革和发展的桎梏。因此,国有经济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问题,即国有经济应该分布在哪些产业,在这些产业中应具有怎样的规模,起到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企整体效益不佳仍是中国改革发展一大现实问题,也是西部开发挥之不去的制约因素,搞好国企任重道远,囿于市场竞争规律,不可能全部国企部盈利搞活,改革现实目标只能是国有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分析国有经济素质不高症结所在,便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西部开发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应将二者统筹考虑,使之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国有经济的部分退出应有明确的退出界限,但不能把退出的界限绝对化。国有经济不能全部退出竞争性行业而只从事垄断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领域;不能全部退出传统产业而只从事高新技术产业;不能全部退出中小型企业而只从事大型、特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11.
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低的泉州逐渐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调整思路及其方式,泉州国有经济改革及其绩效对于其他地区,特别是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低的地区具有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即国有经济改革的重要性并不因其比重较低而降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具有极端重要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带动力,有助于形成国有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的互补效应。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有企业全面退出竞争性领域”的观点,本文从巩固和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径、中央一贯的方针政策、应对国际经济危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客观条件等方面进行了驳斥,指出了以西方国家的国有经济比重为依据来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有经济所占比重的现实危害性,阐述了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实质是提高国有企业的地位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资本经营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基本途径是企业重组,它反映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结合。只有在企业重组的基础上改革企业的体制和进行技术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效益问题。按资本的本性调整资本存量实际上赋予了企业进行资本经营和企业重组的职能。只有采取资本经营的方式,才能保证企业重组的高效率。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同时又为企业重组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4.
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然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对国有企业改革找到方向,没有对国有企业的职能作用进行准确的定位。因而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有退有进的战略性调整,可以从根本上搞活国有经济,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国有经济仍然控制着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国家经济安全的和产业,能驾驭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对宏观中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具有较强的化解能力,因此,国有经济仍然保持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但是,由于国民经济资产过度负债,产权基础虚空;经济效益每况愈下,亏损越发严重;技术创新能力差,设备和产品老化;产业集中程度低,资源配置重点不突出;转机建制步履艰难等,其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经济学界流行的主张国有企业全面退出竞争领域的观点,并非是国企改革的有效方式。本重点评析这一观点在理论上的悖谬性以及对我国改革实践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现阶段,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是对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认识上的一个新飞跃。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条件下,通过市场经济活动和竞争来实现的。国有经济控制力具有明确的规定和体现。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推进和深化国有经济的改革,逐步地建立起以质量为主的国有经济控制体系,通过国有经济素质的提高,真正的体现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党的十五大作出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调整的重大决策,是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新突破和全面振兴国有经济的必然选择。然而有些人把战略调整仅仅理解为企业合并,人为地凑合企业集团,这既不能达到优化结构的目的,也无法实现转换机制的功能。只有严格按照战略调整的内在要求,把结构调整和机制转换有机结合起来,依托优势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改组联合,才有可能实现搞活国有经济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成分的经济组织不断涌现,这是否会改变公有制的性质,改变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形成发展的实践过程以及对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不同表现的分析,说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不会改变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国有经济仍然控制着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产业,能驾驭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对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具有较强的化解能力。因此,国有经济仍然保持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但是,由于国有经济资产过度负债,产权基础虚空;经济效益每况愈下,亏损越发严重;技术创新能力差,设备和产品老化:产业集中程度低,资源配置重点不突出;转机建制步履艰难等,其主导地位并不牢固,控制力也在进一步削弱。因此,必须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着力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组织形式,着力提高国有经济的渗透力,支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