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另类”.一般用来形容与众不同的人。“另类”学生是指具有独特的秉性和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超常规的一些学生。在校园中的“另类”学生是不应被忽视的,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另类”学生的心理,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这些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另类”一词,一般用以形容与众不同的人。另类学生是指具有独特的秉性、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反常规的一类学生。另类学生在校园的生活学习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这类学生的健康发展。案例一女生张某和李某大夏天居然头顶着厚厚的棉帽子出入校园,后来一打听,才知道由于这两个女生一时兴起,上街理了个光头。后来又遮羞增加一顶帽子以改观自己的形象。实际上这两个女生在班上还算得上是优等生,追究事情的根源,由于班主任张老师是一个非常年轻英俊的小伙子,一直是班上女生…  相似文献   

3.
“另类”一词,一般用以形容与众不同的人。另类学生是指具有独特的秉性、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反常规的一类学生。另类学生在校园的生活学习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作为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这类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突发危机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关乎学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心理辅导教师长期从事心理突发事件的干预及处置,本文通过分析一名严重抑郁症学生的长程心理辅导工作案例,并结合大量学生工作的经验,浅析在校园学生心理危机突发的干预工作中的心理辅导方法及经验反思,以期为类似危机干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远离威胁,远离恐惧,生活在阳光灿烂的校园里,使学生感受到应有的尊严与幸福,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可是,近年来,随着媒体的关注,全国各地频繁爆出校园欺凌行为,小到“起花名”,大到围殴致伤致残,这些种种的行为,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在中小学校时有发生的校园心理危机事件,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探索和构建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干预体系,预防和减少校园心理危机事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中小学学生干部家族中的新成员:心理委员2004年7月,刚刚从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我,  相似文献   

7.
均华  红梅  文丽 《师道》2004,(1):17-17
作为教育工作者,近年来听到不少另类校园歌谣,现罗列如下: “上学苦,上学累,上学还要交学费,不如参加黑社会。”“春花秋月何时了,考试知多少?教室昨夜又报分,成绩不堪回首明月中。上次余悸今犹在,只是  相似文献   

8.
伴随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大量出现,在校园中也出现了以中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弱势群体”。究其类型,可将中学生弱势群体划分为家庭贫困型、学习后进型及心理情感偏差型三种。校园弱势群体的心理发育和健康成长急需引起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关注,而科学合理的学校教育是改善校园弱势群体的关键环节。学校教育的主要切入点包括:晓之以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消费观;“授之以渔”,转化后进生的学习;投之以情,矫正校园弱势群体的心理偏差。  相似文献   

9.
走近新课程,感悟新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情绪情感体验,更关注每一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心理上的强者也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走近新课程,感悟新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情绪情感体验,更关注每一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心理上的强者也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梁磊 《华章》2012,(12)
我国社会贫富分化现象严重由来已久,在共同富裕尚未实现的情况下,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存在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近年来,由于经济贫困引发的“心理贫困”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探讨我国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心理扶贫”现状,以期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只要一说起老师,大凡人们头脑中涌现出的都是“和蔼可亲”、“威严”、“儒雅”……诸如此类的形容词,这些词似乎成了老师形象的标签,老师的形象无形中已经“格式化”了。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老师的评判标准也发生了变化, 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在校园里,出现了一批与以往教师角色大相径庭的“另类”老师!之所以称他们“另类”,是因为他们或教学方法标新立异,或言谈举止不循规蹈矩,或思想前卫先锋,或比学生还调皮、比学生还孩子气……他们以自己独具的魅力赢得了极旺的人气,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这些“另类”老师吧!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得到社会的关注,青年学生尤其希望得到老师和班主任的关注和赞赏。正是学生在这方面的心理需求,学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可据此有针对性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教书育人,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4.
黄正平 《江苏教育》2023,(17):60-62
<正>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是近年来社会关注、领导关心、家校关切的一个重要话题。学生之间的校园欺凌行为时有发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大量数据和案例表明,校园欺凌会对被欺凌者造成心理创伤,受害严重者会产生抑郁心理,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养成。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防治校园欺凌方面的文件,进行顶层设计,提供基本遵循。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关怀者”和“重要他人”,在防治校园欺凌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因此,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媒体报道的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增多,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说明这一现象在学生群体中是实际存在的,而且是一个亟须解决的教育问题,它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和伤害是极大的,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适当的教育策略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应有作为和责任。  相似文献   

16.
在中小学校园里,女生之间互称老公老婆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当前这种行为似乎成了一种校园时尚。据笔者调查了解,女生之间互称老公老婆的现象比男女生之间更为普遍。那么,这种“性别错位”“角色偏移”的现象所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行为折射出中小学女生怎样的心理诉求?它对中小学女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又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认真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潘云军 《职教论坛》2003,(22):53-53
近年来,社会上许多不良风气已经污染到了职高校园之中。一些学生在校园中不比成绩比穿着、不比节俭比花钱,不将心思放在学习上,而是放在谈情说爱上,出现了恋爱“攀比”现象。笔者在一次高职学生恋爱现象的调查中发现,有19%的学生认为职高学生存在着恋爱“攀比”心理。具体表现在:比有无恋人,更比恋人的身高、相貌、才学、金钱等。这一恋爱“攀比”现象,已严重危害到校园这个学习场所,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恋爱“攀比”心理产生的原因1.情窦初开,缺乏正确的恋爱观。职高学生身心趋向成熟,情绪易于冲动,思想容易失之偏颇,极易…  相似文献   

18.
当代校园中,存在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学困生给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增添了许多的问题和障碍,他们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关注.本文从学困生的心理角度着手,从学习动机、认识特点、考试偏差三个方面分析了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心理方面的独特性,并提出提高其学业成绩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出现在各家媒体,校园暴力不仅对于学生的生活有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着无法挽回的伤害,施暴者的“反社会心理”、受害者内心的恐惧和消极的情绪都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首要内容。经过调查发现,“音乐”对于遭受校园暴力学生的身心影响方面的课题少之又少。针对这一点,本文通过翻阅有限的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用音乐治疗对学生们做一个较为全面的深入了解与分析,将音乐教育结合到日常课程中,并在其中探索音乐对青少年心理及健康成长等方面的帮助和音乐对学生的其他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正>学生在校园里幸福吗?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这一根本性问题。校园首先是属于学生的,把学校建成学生们喜欢的、向往的地方,一直是我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