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培霞 《兰台世界》2012,(16):14-15
梁启超是清代学术史研究领域的大家和创始人之一,他的清学史著述主要有两种:《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此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论文。梁氏的清代学术史研究非常有特色,目前学术界已经有一些研究,笔者从自身研读的  相似文献   

2.
顾文杰 《兰台世界》2017,(14):81-84
在辑佚学理论研究早期,梁启超、刘咸炘成绩斐然,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著作中对辑佚产生的原因及发展历程、辑佚的材料、辑佚优劣的评判以及辑佚的价值等做了系统的宏观阐述,刘咸炘则在此基础上对辑佚做了较为细致的探微性研究,二人成就各有建树,试对其辑佚学思想做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学勤先生主编的11卷《中国学术史》已陆续在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学界的一项巨大工程。可贵的中国学者们,经多年辛勤的探研集体攻关完成的这一著作,乃是新时期中国学术史研究的一部扛鼎之作,也是对两千年来中国学术发展的全面鸟瞰与沉淀。 笔者最先读到的王志平著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卷》,则可觅见这项工程的艰辛浩繁。光是作者要引用的历史文献和当今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和胡适之间有着深厚的学术缘分。本世纪初,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先后发表过《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和关于论“墨学”的论著,胡适后来在《四十自述》中说,他的书,“给我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使我知道《四书》、《五经》之外中国还有学术思想。”正如《胡适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的作者罗志所指出的:“胡适治学极受此文的影响是无疑的。” 1918年11月,经友人介绍,梁启超和胡适在天津首次相会,相会的机缘不  相似文献   

5.
徐有富教授的目录学新著《目录学与学术史》一书的出版将古典目录学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理论上,该书作者对历代目录所构成的通代学术史性质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中国历代目录实际上就是中国学术史的缩影”。方法上,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精心选择富有代表性的目录著作进行目录学研究与宏观的学术史建构;其二,紧紧抓住目录本身的要素特点,精心设计研究论题,进行目录学与学术史的研究工作。成效上,表现为学术史研究内容的丰富与扩大。该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6.
李学勤先生主编的11卷《中国学术史》已陆续在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学界的一项巨大工程,也是对两千年来中国学术发展的全面鸟瞰与沉淀。  相似文献   

7.
解玺璋先生的《梁启超传》,采用了一种很特别的写法,“此书除了前三章讲述梁启超的出身、婚姻、家庭生活之外,其他皆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性人物的关系为章节”(《序》),例如“书生报国:梁启超与康有为(上)”“谊兼师友:梁启超与黄遵宪”“肝胆相照:梁启超与谭嗣同”等等。这种写法有其新颖特别之处,但是,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作者生硬地把梁启超的一生分割开来,放到与各个人物的关系之中,使得整本书碎片化的问题严重。全书读下来,一个整体的梁启超的形象是极为模糊的。  相似文献   

8.
信息·数字     
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评选开始5月20日,广电总局发出《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举行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十一届)评选工作的通知》。通知说,原“中国电影华表奖”、“夏衍电影文学奖”,“中国电影童牛奖”整改后总称为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依据整改后《华表奖评选章程》,第十一届电影华表奖评选范围为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摄制并已公映或2002  相似文献   

9.
《出版科学》2016,24(4):71-71
推荐理由 以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为代表的西方阅读史学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中国出版史的研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台湾史学研究者潘光哲即是在阅读史研究的启发之下,引入“知识仓库”的概念,通过精细、缜密的考证,研究了我国晚清士人的阅读内容、阅读行为、阅读秩序、阅读地理学等,从而深入描摹晚清士人因世事变迁、家国命运、个人前途而展开的阅读实践,以及这些实践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中所引发的回响,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中国阅读史著作。作者本着“小作课程,大施工力”的准则,以个案研究为主,重点剖析了朱一新、梁启超、《时务报》、《沅湘通艺录》等人物或书籍的阅读史,在中国晚清阅读史上打下了一个个“深井”。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在总结和评价“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时有这样一段话:“以乾嘉学派为中坚之清代学者,一反明人空疏之习,专从书本上钻研考索,想达到他们所谓‘实事求是’的目的。……他们所做过的工作,也确有一部分把我们所应该的已经做去,或者替我们开出许多门路来,我们不能不感谢。”(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十三)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中也有“不接受清代考证学的成果,便无从读古书了”的说法。他们的论述,既肯定了清代考据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表明,无论是从学术渊源讲,还是就学术发展的现实论,清代学者…  相似文献   

11.
姜虹 《兰台世界》2012,(7):58-59
在中国近代史学界,钱穆先生是继梁启超和章太炎之后研究清代学术史的又一位大家。清代学术史研究领域,有几个重要问题必须阐明,如清学渊源、分期、学派划分、写作体例等,方能表现作者对于清代学术的全局性认识。钱穆先生对几个重要问题,都有别于他人的独立见解,这些观点也是他的清学史研究的特征。本文就以上几个重要问题,对于钱穆的清代学术史研究展开论述。一、清学渊源对于清代学术的渊源,学术界主要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为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理学反动说",强调清学产生于对明代空疏  相似文献   

12.
你好·2015     
各位读者,当你们拿到本期刊物的时候,2015年已经过去相当的时间。在这些“过去相当的时间”里,大家一定听到、看到许多对于新的一年的种种祝福。也许你会被这些祝福所感动、所激励,或者为之厌倦乃至愤怒。但是,下面这些有关新年的词语,会带给大家另样的感觉。那是在2009年,北大中文系陈平原教授发表了一篇名为《同一个中国……》的文章。文章中谈到了国人“迎新”时的一些文化现象,非常值得进入新年的人们分享。陈平原教授如是说———“蓦然间,想起了梁启超1902年刊于《新小说》上的《新中国未来记》。那篇未完的政治小说,开篇部分设想维新变法成功,60年后的中国成为世界强国,万邦来朝,上海举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受西方学术的影响,辨伪学研究开始发生学术转型,由重辨伪实践转向重辨伪学理论,现代辨伪学因此诞生.在这一过程中,梁启超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可谓是现代辨伪学研究的第一人.梁启超的辨伪学理论研究集中在20世纪20年代.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1921年)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3-1924年)中,皆论及了辨伪学理论,如辨伪方法和伪书的种类等.1927年,他专门撰写了辨伪学专著《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此书分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为辨伪学理论,分论为辨伪实践,而其重心乃在理论.总论部分约四万字,可单独视为一部小型的辨伪学理论专著.  相似文献   

14.
动态·资料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冲刺”  近日 ,记者从在京举行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专家座谈会上了解到 ,“十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目前已进入冲刺阶段 ,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与广大读者见面。《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1 995年年底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正式立项 ,并获得国家的 30 0 0万元出版资金资助。截至目前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已完成预计 6万条目中的 99% ,3万幅配图中的 90 % ,1 0 0 0幅地图中的 95% ,余目已基本进入编辑平台。该书预计出版 32至 35卷 ,囊括 80多个学科和知识领域。———摘自 2 0 0 …  相似文献   

15.
《古今图书集成》在英美的流布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术史巨著《古今图书集成》成书后,先后印制成铜字版、美查版、同文版、中华版等多种版本,并在英美等国的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图书馆以及博物馆广泛流布。由此吸引欧洲人把研究目光投向中国,进而造就了遍布世界的汉学研究人物和汉学机构,在“东学西传”以及国外汉学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语文》的改革近年来到了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各个高校和研究机构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教材的编写,到教法的采用等都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讨论,可谓见仁见智。就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来说,笔者提出了“大语文”概念,“大语文”概念的提出是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的“终结性”回答。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各地相继出版了一批我国著名学者的各类学术论文集,在各类论文集中,有关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尚不多见;而溶思想史、哲学史、学术史为一体的,更属少有。最近,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蔡尚思《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可以说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哲学史、文化史提供了一本有益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18.
“出版”考(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本刊第3期拙文《‘出版’考》对出版一词的考证,其中关于外来语名词事,关于梁启超最早使用出版一词事,还须作些补充。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语言文学家对外来词的科学考证,其中包括出版等专业名词,明确认为是“从日本借来”的史实,本文也作一确切的历史说明。梁启超《自由书》一文,是1899年3月22日—1901年12月1日,发表于他在日本创办的《清议报》、《新民丛报》上的随感录64篇的汇集,这已在1898年8月“戊戍变法”失败东渡日本之后。1899年2月他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郭延礼著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中国近代文学学术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总结。郭延礼所著的《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就是适应这样一个学术需要而问世的。郭延礼早在60年代初就开始介入近代文学研究,改革开放之后更是全力以赴研究近代文学,且成就卓著。其《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中国近代翻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20年代,梁思成在国外求学期间,有一天惊喜地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给他的一本书《营造法式》。该书作李诫,字仲明,宋代命官,司职监管公共建筑的建造和修复。此书手稿最初是梁启超的同时代人朱启钤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在南京江苏省立图书馆找到的,朱于1915年曾任内政部长,负责修缮北京故宫,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知识,且研究兴趣不减,《营造法式》手稿就是他退休后找到的,并将它重印。梁启超寄给梁恩成的便是初印本。朱还由此创建了中国营造学社,旨在“破译”中国建筑学的“秘密”。1930年,梁思成从国外学建筑归来,也加盟中国营造学社,并任“法式部”主任,同样钟情于建筑化的他的妻子林徽因任“校理”,这对伉俪就此开始了他们的学术生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