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深化包括价格、工资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这是党中央提出的明后两年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全国人民的热门话题。宣传好深化改革,动员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闯价格、工资改革难关,是报纸义不容辞的职责。治理经济环境的关键是坚决把已经连续几年存在的过大的需求压下来,把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势头遏制住。这里包括控制建设总规模,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合理调整投资结构、信贷结构和消费结构,努力增加有效供给,采取有效办法吸收、转移和推迟结余的社会购买力。  相似文献   

2.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深化包括价格、工资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这是党中央提出的明后两年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全国人民的热门话题。宣传好深化改革,动员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闯价格、工资改革难关,是报纸义不容辞的职责。治理经济环境的关键是坚决把已经连续几年存在的过大的需求压下来,把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势头遏制住。这里包括控制建设总规模,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合理调整投资结构,信贷结构和消费结构,努力增加有效供给,采取有效办法吸收、转移和推迟结余的社会购买力。整顿经济秩序,当前主要是整顿流通环节,清理政企不分的公司和其他倒买倒卖紧俏商品谋取暴利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价格、工资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全局,不应当也不可能孤军深入,必须以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为条件,并同时搞好多方面的配套改革。——坚持边改革边治理经济环境的方针。如果不下决心治理环境,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势下硬性推进价格改革,必然会造成各类商品价格轮番上涨,工资和价格竞相推进,导致在更高物价水平上的不合理比价复归,不仅不能达到改革的目的,而且会带来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因此,必须坚持边改革边治理的方针。——坚持边改革边整顿、建立经济秩序的方针。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条件下,各方面的生机和活力日益激发出来,国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跟不上,许多方面存在着种种摩擦和漏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政治局九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提出,明后两年要把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这既是深化改革的必要条件,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怎样加强这个方面的报道,是摆在我们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关键问题,就是要坚决地把过大的社会需求压下来,坚决地把通货膨胀抑制住,实现总供给、总需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政治局八月北戴河会议之后,价格、工资改革拉开序幕,从此,中国进入全面改革的攻坚阶段。价格、工资改革是整体深层改革,此举能否成功,不仅仅在于价格改革方案本身,它取决于整个改革全面改革的深入。价格改革有个承受力问题。各种改革包括人们的观念的转变跟得上去,才会有较强的承受力。如果物价改革出台了,其它相应的改革措施跟不上,最后可能出现“比价打圈”。现在,原材料价格提了,或者农产品价格提了,这属于结构改革。结构改革之后,整个机制没有改变,企业承受能力没有增加,市场机制没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编委会提出,当前对价格改革和工资改革的宣传重点是:一、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二、深化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效益;三、全党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加强和改造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纪律性,做到令行禁止。市场报是人民日报编委会领导下的报纸。根据这一精神,结合自身的特点,我们找寻自己报道的突破口,使报纸更好地起到反映舆论、引  相似文献   

7.
我们这样一个十亿人口的国家,励精图治,进行全面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没有强大的新闻舆论的支持,是不可思议的。改革愈是深入,就愈需要新闻舆论的引导和支持,需要新闻工作者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深刻认识我国的国情,客观而有说服力地阐明国家的大局,民族的大局,理解自身负担的社会责任,继承和发扬我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利用舆论的优势,引导、动员和宣传人民,使人民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积极投身改革,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今天的大局就是:组织动员全体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去争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我们新闻界的任务,就是要坚持基本路线,把握宣传基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  相似文献   

8.
以价格改革为主线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难度很大,矛盾较多,涉及国民经济的全局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容易引起社会震动。为了排除各种阻力和干扰,取碍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把价格改革顺利推向前进,价格改革要慎重从事,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部署,把配套、完善、深化、发展承包制,作为下半年深化企业改革的重点,所有企业要把注意力放到提高经济效益上,尽可能多地增加企业盈利,为明年价格、工资改革创造良好条件。中央领导同志指出,深化企业改革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物价、工资改革归根结底是企业效益问题。因为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提价要靠企业消化,提工资要靠企业支付。所以必须把物价、工资改革同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机制结合起来。以企业内部改革来增强物价、工资改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本世纪最后一年,也是迎接新世纪的重要一年。开年之际,把经济报遂作为我们新闻界的话题,举要纵论,是很有意义的。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回首总结,最根本之点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同样,总结我们20年新闻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最基本的经验之一,就是坚持以反映经济改革、经济建设为新闻工作的主旋律.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各项经济政策和改革举措,全方位宣传和报道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决定,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要以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和深化改革为中心内容,在全国城乡开展一次广泛深入的形势教育。10月中旬,中央召开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对怎样广泛深入地开展形势教育进行了认真讨论和作了具体部署,强调这次形势教育的主题是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要坚持实事求是,把十年改革的成绩讲够,把困难讲透,把办法讲明,把前景讲清,努力把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变成全国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认识和积极行动。党中央决定开展的这次形势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的,也是切合实际的。通过这次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题写书名、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务院二十多个部委联合组织编写的《企事业改革家列传》,将要陆续出版了。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来临的时候,出版这套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向大家推荐。企事业改革,特别是企业改革,在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中型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现代化建设的资金主要靠企业来积累,价格改革和工资改革最终要由企业来消化和承担。只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成功,才能为全面改革的深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当前,在贯彻十三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13.
经济手段,指按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对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进行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时,所采用的价格、税收、信贷、利润、成本、工资、资金等杠杆和价值工具,以及经济合同,经济责任制等制度.把档案管理的好坏与经济利益联系起来,较之与单纯的行政手段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截至1988年年底,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6495亿元,占整个社会总产值的24%。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当前治理经济环境和深化经济改革中,乡镇企业原有的税收、信贷等  相似文献   

15.
要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的公司制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引入竞争机制。着力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深化资源性产品收费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这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档案部门应主动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为领导决策、为经济建设和各部门工作提供服务,为社会各界、各阶层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以为基层服务为主要途径,真正做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耿强  王珊  孙勇 《档案天地》2022,(6):42-47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进入新时期,国家提出依法治国方略,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档案十四五规划)对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提出建立健全“四大体系”战略任务,其中包括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档案治理体系。明确七个档案工作发展目标,其中要求档案利用服务达到新水平、档案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档案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1]。  相似文献   

18.
一全党的工作重点实行战略转移之后,要求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党和人民把经济建设做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广播电视作为现代化的宣传工具,也就理所当然地应当把自己的工作重点,迅速转到搞好经济宣传方面来。经济建设是艰巨复杂、千头万绪的。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如调整经济计划,改变经济结构,改革落后设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革不适应的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管理体制、经济政策,等等。这些问题,恰恰是我们不太熟悉的东西。因此,在我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就业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中国记者》曾在1998年和2003年组织过两次就业报道专题研讨,探讨当时环境下的就业报道。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就业问题出现了新的特点。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是媒体就业报道应肩负的社会责任,更是就业报道的生命力所在。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媒体应如何应对,就业报道的理念、内容、方式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就业环境变化而改进?本刊特组织相关文章进行专题探讨。  相似文献   

20.
解放前,中国贫穷落后,百姓缺医少药、疾病丛生,社会医疗卫生状况十分恶劣,人均寿命不到40岁。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时经济十分困难,但党和政府仍然把人民的健康放在突出位置。人民的健康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国家、社会的稳定,而且在当时还是保卫胜利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可靠保证。于是,中央政府向全国发出号召,一场以预防和减少疾病,保护人民健康的群众性卫生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