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理论和方法,以泰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双音节词为考察对象,对双音节词间的时长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汉语水平的泰国留学生进行汉语双字组发音时,正常语速状态下的自然发音,字间时长差与发音好坏存在一定关系,整体上存在初级水平>中等水平>高级水平(">"意为"长于"),并且调域和调值相同时,音节间时长较容易控制,调域和调值差别大时较难控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将印尼华裔留学生和中国人的普通话双音节上上连读调发音进行对比实验,指出印尼留学生发普通话双音节上上连读调时所存在的主要偏误在于:1.调域偏小;2.最大音高值偏低;3.音节发音时长偏长,且前后字时长比例不当.并进而分析了产生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磊 《文教资料》2013,(32):148-151
本文通过实验方法对日本学生汉语双音节词的声调进行声学分析.考察了其在调型、调域、时长三方面的偏误问题。实验发现,日本留学生的各声调及声调组合均有产出不到位现象,该平不平,不该平的却偏平;阴平、去声习得效果明显好于阳平、上声;阴平+阴平、去声+阳平组合习得效果最好,阳平、上声组合习得效果最差,且容易混淆;后字声调产出效果好于前字;各声调及声调组合时长上全部过短。  相似文献   

4.
通过个案研究,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佤族普通话单字音节声调中的时长、调域、调型和调值偏误研究分析发现:佤族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单字音四声音高调值的难易顺序为:阳平〉上声〉去声〉阴平;这些偏误习得主要与母语、汉语方言声调、学习策略、教材与教学等因素有关。据此,应根据佤族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实际情况,遵循5个原则和6个步骤并灵活运用教学设计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上上联读汉语双音节的音变读音是墨西哥汉语习得者习得汉语语音的一个难点,为找出墨西哥汉语习得者上上联读双音节变调的偏误规律,对比分析男女两名汉族人与四名墨西哥汉语习得者的19组上上联读汉语双音节的发音声学数据,发现墨西哥汉语习得者上上联读汉语双音节的音变读音前一音节的正确率共占上上联读总音节数的68.42%,后一音节的错误率占总音节数的11.84%,偏误率88.16%,根据后一音节的偏误类型上的比例,列出了如下偏误类型降级序列:调域偏误(起点、拐点、终点偏低〉起点、拐点、终点偏高)〉调型偏误(拐点偏高〉终点略低)。  相似文献   

6.
王炜 《文教资料》2014,(9):32-34
本研究以西班牙语母语背景的初级阶段留学生为实验对象,以汉语母语者作为参照,采用Praat软件合成音节,通过三个听辨实验考察他们对汉语去声感知的情况.结果表明:(1)调域的变化对留学生的去声感知造成影响.(2)起始音高不是留学生感知去声的主要条件.(3)双字调中去声在前比去声在后更容易被感知.  相似文献   

7.
李华  李亚男 《大连大学学报》2011,32(5):80-82,87
摘 普通话轻声是汉语语音的一个重要现象,历来受到学界重视。本实验使用Praat软件对普通话轻声进行了声学分析,用实验的方法客观说明普通话轻声音高方面的一些特征。本文主要从轻声与四声关系的角度,探讨普通话轻声的音高的特征,并通过对比汉语普通话中存在的两类双音节词——重重型双音节词和重轻型双音节词调域上的差别,分析普通话轻声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基础训练教学应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着力训练基本技能。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三点:(1)讲清学习方法和思路;(2)利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地掌握知识,注重思维的训练;(3)在基础训练题的基础上巧妙地延伸,既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训练的知识,又要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第一题读纯拼音儿歌,从中找出轻声音节,目的是复习巩固汉语拼音,重点训练轻声的读法。教学时先复习:①什么是轻声?②我们怎么读轻声?在此基础上采用“找轻声(画),读轻声(读),写轻声(练写)”的方法,并连贯地把儿歌读熟,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轻声。第二题是…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个案研究,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分析了美国学生汉语单音节声调中的时长、调域、调型和调值偏误;总结了其偏误声调时长较短、调域较窄以及阳平调和上声调易出现偏误的特征;分析和解释了造成其声调偏误的母语音调习惯干扰、发音机制制约、教材与教学策略影响、学习策略影响等原因;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山东长山方言中轻声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这种轻声音节调值的高低取决于前字的调值,同时前字因协同发音作用也会发生变调,这是方言学中一般意义上的轻声变调;第二种轻声一般是降调,只有在低调特征的去声后,轻声是微升,它前面的音节不变调。  相似文献   

11.
作为汉语中最基础的一种招呼语,“你好”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其难点主要涉及“你好”的语音形式、使用规则及教学策略式.“你好”的语音难点,主要体现在声调上.其口语形式,体现为发生音变的“你”与受语调影响的“好”的实际读音组合形成的三类复合形式(句音):(1)ni24/35+ hao31/41,(2)ni24/35+ hao312/413,(3)ni24/35+ hao214/314.在使用上,“你好”有一种倾向性的规律,可概括为:受对象制约的“三用”、“三不用”和受功能制约的“一”用、“多”不用.根据“你好”的语音难点及使用规则,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轻声是汉语最常见的一种音变现象,是普通话测试必考内容之一。通过对参加普通话测试的37名学生问卷调查,发现轻声字的误读现象十分严重。在统计的基础上把这些错误进行分类,探讨造成这种误读现象的原因,为了更好地掌握轻声字的发音,提出学好普通话轻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举出大量语言实例基础上,考察了"没A没B"和"无A无B"两种语型,分别在结构、语义、声调三个方面进行了辨析,以便在汉语教学中更好地帮助外国学生理解和运用。两种语型都可以做谓语、定语、状语,皆可转换成"没AB""无AB"的形式,且都具开放性和能产性。"没A没B"偏向口语化,多含贬义色彩,"无A无B"偏向书面语,可表示贬义也可以含褒义色彩。"没A没B"表示斥责或抱怨时,最后一个字常为三声(上声),调值为214的较多。包含褒义或中性义时,"无A无B"中最后一个字,常为四声(去声),调值为51的较多。AB的声调大多都遵循"阴阳上去"的顺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指出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zhuang,chuang,shuang来自《广韵》的江韵(举平赅上去)开口二等知组、庄组声母字和阳韵(举平赅上去)开口三等庄组声母字,涉及到21个反切,其读音格局(即音类、音类关系和音值的格局)初步形成于元代的《中原音韵》,定型于明代的《等韵图经》。并讨论了把这类《广韵》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日语的汉字读音有音读和训读两种。音读词是根据中国汉音、吴音汉字的发音而形成的词汇。这类词汇在现代日语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现代汉语的发音与"汉音"、"吴音"的发音有很大的差别,使汉语汉字的发音与日语发音的对应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但还是有许多规律可寻。论文主要从拨音、长音、"イ"收尾音、口付き汉字、拗音五个方面探讨《日本当用汉字》中音读汉字与汉语汉字发音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根据当前高师“教师口语”的教学现状以及高师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情况,我们应该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为核心,以普通话朗读训练为中心,改革教材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普通话口语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对于母语是非声调语言的俄罗斯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普通话时,"洋腔洋调"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运用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对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单音节声调进行分析,帮助找出基本的声调偏误现象,研讨相应的教学策略,也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学习标准的普通话已被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作为学习汉语的更高目标。文章从汉语语音的声、韵、调三个方面结合蒙古语语音进行对比,分析了新疆蒙古族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音偏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汉语学习过程中,减少语音偏误。  相似文献   

19.
裴注在正文中为生僻字、多音字注音,采用直音、反切注音,共70例.直音有38例,反切有3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