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课程的实质、课程决策的实质、校本课程决策的实质及文化的基本内涵来看,校本课程决策具有文化性质.中国校本课程决策兴起的文化原因主要有:校本课程决策文化传统的存在;时代精神的变化;学习西方的精神.中国的校本课程决策的文化取向主要包括:承载人类文化理想;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图片报道     
安东 《江苏教育》2008,(18):35-35
2008年8月22日,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传承孔子教育思想:深化小学素质教育的校本研究》系列活动“星星论语”,在该校善艺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课程: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夫子庙小学以《星星论语》课程为主干构建校本课程群,传承孔子教育思想、努力实现将优秀的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文化传承是民族地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使命。校本课程开发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措施。基于文化传承的少数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强化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自觉意识;应考虑校本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地域的差异性,逐步细化较为笼统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应加强学校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培训,引进课程专家和民族文化传承人到开发队伍中;应增加学校自身校本课程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经费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非遗校本课程建设,是文化发展延续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基于劳动教育推进非遗校本课程建设与教育实践,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基于对新时期劳动教育新需求的分析,明确非遗校本课程教学在劳动教育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深入探究了当前劳动教育视角下非遗校本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劳动教育视角的非遗校本课程建设实践策略,为更好地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和加强劳动教育与非遗校本课程教学双向互补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开发在传承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同时适应了中国多民族和现代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基于群体文化表达的校本课程开发从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校本课程内容、校本课程的受众三个层面上表达了不同群体的个性文化内涵和文化需要。文章也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充分行使传承地方文化的使命、积极促进教师群体文化建设等若干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开发在传承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同时适应了中国多民族和现代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基于群体文化表达的校本课程开发从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校本课程内容、校本课程的受众三个层面上表达了不同群体的个性文化内涵和文化需要。文章也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充分行使传承地方文化的使命、积极促进教师群体文化建设等若干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万德权 《时代教育》2009,(7):99-10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四川民族地区体育校本课程的现状、校本课程资源的构成,探讨了开发四川民族地区体育校本课程的思路,旨在为传承民族文化,丰富充实校本课程资源,构建合理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自国家推行新一轮教育课改以来,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提出让校本课程受到广泛关注,民族地区的学校更是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有力支撑,要将校本课程开发与传承民族文化相结合并取得实质进展,首先要重视课程专家引领,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其次是要提升教师素质,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第三是加大资金的投入,以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新唐山人文精神是对现代语境中的唐山精神内涵的准确概括、深刻感悟和全面展示。它是丰厚的历史积淀和鲜明时代精神的凝聚,生动地表现了唐山这座城市的历史含量与时代精神,准确地表达了唐山人民的客观行为和精神境界,既是唐山人民能力、魄力和韧力的显示,信念、道德、心性的张扬,也是民族精神在特殊语境中的集中凸显,人类的人文精神在特定时期的伟大展现。新唐山人文精神作为唐山精神在现阶段的显现,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站在新的历史视点上对此进行观照和审视,大力弘扬新唐山人文精神,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大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打造城市的品牌,同时大力提升市民的精神素质。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适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具有学校特点,能更好体现时代精神,对促进基础教育的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诸多问题,有的正濒临失传;学校教育是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是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最佳方式;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任重道远;民族地区学校具有独特的环境生源、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和普及传播优势,完全有条件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以传承、发展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校本文化是高校德育生命力的新增长点。它体现了高校德育的特色和个性,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更能够引起心灵上的悦纳。校本文化需要在传承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特色。通过建设文化景观,营造"嘉庚精神"的浓郁氛围;开设校本课程,领略"嘉庚精神"的丰富内涵;开展实践活动,搭建"嘉庚精神"的传承平台,从精神、物质和实践三个层面对校本文化建设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适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具有学校特点,能更好体现时代精神,对促进基础教育的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利用乡土资源开设校本课程又是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本文从校本教材《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开发和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开发乡土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德育。  相似文献   

15.
杨楚闻 《教师》2020,(13):101-102
文章就开设闽南童谣音乐校本课程的必要性,以及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展开了细致的论述,以期为闽南童谣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民间音乐的教学价值也彰显出来,尤其在校本课程中的开发和应用也更加的丰富。在此背景下,承德地区的民间音乐资源的教学功能也逐渐引起重视,在校本课程规划和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承德民间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以及在承德民间音乐校本课程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总结,以期丰富学校音乐课程建设,拓展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新渠道。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1,(7):162-164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学校有校本课程,但多流于形式;一些学校的校本课程虽然以阳光体艺、兴趣小组、社团的形式开展,但缺少教材和课程评价等。原因在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力度不大、有关校本课程的专业培训不到位,学校对校本开发的态度不积极,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明晰。文章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角度,提出甘南州卓尼县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建设是带动一个学校专业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由于项目化高职校本课程需将课程项目化,按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实施项目式教学安排,因此须在行业指导下有企业参与才能完整实施。在项目化校本课程开发中各角色定位为:行业进行文化渗透与传承,企业专家定位校本课程;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是课程资源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是校本课程的评价主体。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84):40-42
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目标,高中语文教师也要全面开发并构建校本课程,丰富文化传承、体验类课程,引导学生全面探索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使其自主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文章具体阐述如何构建校本课程,以便及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传承,又有利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本文从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视角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和学校体育多元融合的必要性,明确了在多元融合中二者的共生性定位,规划了促进二者多元融合的可行性路径,提出"132"体育课程体系,即形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化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