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末民初是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的白热化时期,随着以严复译著为代表的一批学术刊物的出现,更加快了文化转型的步伐。严复的译著别具一格,充分突显了晚清译者的意识形态和翻译诉求。通过对严译《社会通诠》的分析,探讨严复翻译会通思想的渊源与中西批判、集思广益、求实创新思想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地了解严复翻译思想发展形成的动机和发展原因。  相似文献   

2.
李舒 《神州学人》2023,(3):15-18
严复早年中西学兼收并蓄的学术经历,以及对中国和西方社会的深刻思考,为后来他的中西会通及学理构建奠定了基础。在留学回国后,面对甲午战争失败后的中国,严复希望能通过翻译斯宾塞相关思想及其著作,找到挽救国家危亡的途径。严复利用自身西学的优势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在斯宾塞社会学思想的影响下试图构建系统的群学思想,以在思想层面为救国图存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严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也是中国近代翻译的先驱。他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影响了中国近百年的翻译理论及翻译思想。本文介绍了严复的背景情况 ,并对严复的翻译标准“信、达、雅”的内涵 ,地位 ,重要性以及具体的运用方法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严复承继清代学术讲究义理、考据、辞章的治学传统,在西学译介中提出了翻译的义理“反证”说、“敦崇朴学”说和“文章正轨”说.义理“反证”旨在会通中西思想,“敦崇朴学”注重通过考据会通中西义理,“文章正轨”成就了严复作为译界的文章高手.严复的翻译是会通中西的学术方式,对当前学术经典的输入和输出均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赵志慧 《考试周刊》2009,(33):38-39
在翻译活动中,翻译目的直接影响着译者对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翻译家严复出于改革社会思想的目的译介外国作品,特别重视其中的思想性。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出发点,严复的翻译在近代中国社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和融入国际体系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学堂体育是近代学校体育的开端,是体育进入中国教育制度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葵卯学制是张之洞"融通中西"、会通中西文化、"中体西用"的教育改革途径,他的学堂体育思想,在我国近代体育思想的传承和演变过程中起到了承上(严复)启下(蔡元培)的作用,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该书由中共福建省委黄瑞霖副书记主编 ,方志出版社出版。 2 0 0 4年 1月 8日是严复诞辰 15 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位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福建省隆重召开纪念大会及严复思想学术研讨会 ,着重就严复的学术思想、政治主张及其社会影响展开研讨。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入探讨严复的思想 ,内容广泛 ,分析深刻 ,集中体现了严复研究的新水平 ,对推动国内的严复研究和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都将产生积极影响。为此 ,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和北京大学福建校友会合作 ,选择大部分论文编成此书出版。书中的不少论文具有新…  相似文献   

8.
严复研究涉及众多学科,其法学和法律思想应该是重点中的重点,这与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改革有密切的关系,但当前学术界对此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文章通过一个新的视角,指出严复在尚未进入系统翻译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法律思想,特别是自然法思想,主要包括自然法的自由主义基础、自然法的权利内涵、国家与个人及自然法与实证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西方逻辑自明末李之藻翻译《名理探》到清末经严复传入中国历经300年的历史空间,以清末严复的译介传入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思想知识界的影响为巨大。严复对西方逻辑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有突出的贡献,而李之藻的历史作用也应作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0.
孙静 《文教资料》2008,(15):39-40
严复所译<社会通诠>在中国近代翻译史和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从严复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例对该作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程磊 《海外英语》2013,(4X):151-152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他在哲学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译作不仅承载着西方的思想,也是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的产物。该文将利用比利时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翻译理论,对严复译作中的意识形态进行研究,发现意识形态操控的文本表现形式,以及译者所运用的翻译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面系统地把西方资产阶级学说介绍到中国来的思想家。在同代人中,他的伟大之处是:超越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和改良派的“托古改制”,大胆地引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成果,从哲学认识论、方法论高度阐述了只有建立近代科学、理性的认识方法,才是国家富强、学术昌盛的根本出路。所以,严复站在近代科学方法论的  相似文献   

13.
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地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的思想家。他倡言变法要有良好的民智、民德、民力作基础;而民智、民力、民德的改铸只有借助西方学术与教育。因而如何吸收西方教育便成为培浚具有西方优秀品格国民的关键。严复认为,西方学术与教育虽然令人神往,但要在中国土地上开花结果,必须将它与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善”者相结合。这样,以比较为手段,以结合为目标的中西教育思想比较与结合工程便由严复之手加以展开。  相似文献   

14.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他翻译了众多的西方学术著作,形成了独特的翻译理论,并在翻译版权、翻译管理方面进行了开天辟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严复是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不仅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而且在科学思想方面有独特贡献。严复在向国内传播西方科学的过程中,积极倡导引进西方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同时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的学术理念进行反思,从而达到对中国科学的思想启蒙。综观严复的科学发展观,以进化论为基础,以科学思想启蒙为特点,以促进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目标指向,构成了中国科学思想的宝贵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严复是清末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家、教育家,更是伟大的翻译家。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了"信达雅",首创了中国完整的翻译"标准",对学界的影响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余波不绝。本文将对严复"信达雅"翻译思想进行分析,探讨一下翻译"标准"和"信达雅"的文化根源,以期更深地理解严复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17.
实业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着自身的结构体系,在中国近代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与教育家,严复一生都在践行实业教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业教育思想。严复的实业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对严复的实业教育思想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对我国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有所启示与借鉴,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该文绕开“信达雅”字面意义的演绎,直面严复的传统文化积淀和对之依恋这一事实,追踪其翻译思想与传统文章意识的渊源,试图说明,“信达雅”中的“雅”,是中国传统“文章”观念的产物。以此廓清严复翻译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2月11日,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在福州召开理事会议。会议指出,2005年严复学术研究会紧密联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中心工作,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为契机,弘扬严复爱国精神, 深入开展严复学术思想研究活动,先后召开了“严复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座谈会、“严复社会学思想与和谐社会”学术年会,并组织专家学者出席在天津市召开的“纪念《天演论》翻译100周年——严复与天津”国际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前半叶,伴随着进化论的导入与传播,斯宾塞的教育思想传入近代中国,颜永京、严复、任鸿隽等人始而翻译斯宾塞的著作,继而在导入斯宾塞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努力将之转化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想资源,遂演变为近代中国科教兴国的时代强音,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