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口语报告法是通过分析研究对象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口头陈述,收集有关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口语报告法的适用范围广泛,尤其是在心理和教育科学的研究中,口语报告法特别适合于研究被试认知活动的实际过程和特点。本文将对口语报告法的三种形式,即自我报告、自我观察和自我启示进行对比并指出口语报告法在理解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策略方面做出的贡献,以及如何适当地运用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2.
尝试用事后口头报告法对被试完成R.APM的思维过程进行研究,结合对R.APM项目刺激特征分析进行文本编码,分析R.APM图形推理的难度等级。结果发现:(1)口语报告法与项目刺激特征分析理论的结合有助于解决该方法使用中的编码问题;(2)口语报告法在图形推理难度分析中具有可行性,但不能作为实时考察被试思维过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口语报告:探测复杂心理活动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语报告法,将内部操作的复杂心理活动外部语言化,从而为探测人类认知过程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口语报告方法的使用程序和国内外的有关口语报告方法的应用研究,分析了口语报告方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口语报告是了解人类认知过程的重要方法。口语报告方法又称为出声思考方法,它能使被试的思维过程外部语言化,研究者以此可以直接研究人类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笔者介绍了口语报告方法的使用程序和国内外的有关口语报告方法的应用研究,分析了口语报告方法的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口语报告分析法已成为研究被试认知过程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本文是通过口语报告分析法来展示儿童推理过程中的心理模型的建构情况,借以研究分析儿童推理时的认知策略,同时对心理模型理论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的研究,本文用口语报告法,对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在解决应用题过程中解题策略运用的特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与数优生相比,数困生在数学表征、分析整合、数学运算、监控与反思等方面有明显不足。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对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采用口语报告法研究学生的解题心理活动轨迹,并归纳出学生出现化学解题障碍的原因.主要包括:提取相关解题知识的能力较弱、组织化学知识的能力不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较差.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框架、营造全体成员参与的课堂氛围三项教学策略.这样有助于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解题障碍进行逐步的引导,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化学,学好化学.  相似文献   

8.
运用口语报告分析方法和深度访谈方法,对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学生与未参赛学生数学建模的认知差异进行了研究,发现专家被试与新手被试在数学建模的问题表征、策略运用、思路特点、测试结果及解题效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英语口语语法及其可教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口语语料库的发展,口语语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人们对是否将口语语法引入教学仍持有争议。本研究首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对口语语法的理解;然后,结合英语口语教学的特点,探讨口语语法在内容选择、材料使用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所具备的条件。研究认为,由于部分典型的口语语法相对确定、口语语法教材使用的多渠道以及教学方法的可借鉴性等,口语课教师可以尝试将口语语法引入课堂,尽管可能会面临较大挑战。为此,我们应该注重师生的语言意识培养,以利于最终体会到口语语法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口语报告的方式研究高一学生化学思维的过程,发现学生的思维水平高低主要由思维过程的差异导致.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概括与具体化”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反事实思维与因果关系之同的内在关联,反事实思维的语言表现形式以及我们在聂事实理解中的误区。从而使我们认识到反事实条件背后复杂的认知操作过程,启发我们对反事实思维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以斯佩伯和威尔逊(Sperber&Wilson)关联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语境要素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强调语境研究的视角应转向语境的认知研究。通过对动态语境的概念、动态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特点等作初步的分析,指出语义受语境的制约,而语境本身就处于动态的变化当中。交际的核心不在于言语,而在于意义的理解,语义分析法只能在初步语境中实现.而言语分析及交际分析应该在动态语境中完成。在言语交际中强调动态语境突出了动态的语言形式,从而对言语交际的分析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3.
言语交际过程中,巧妙利用逻辑思维的“别解”,可以形成诙谐幽默、生动活泼的言语效果.言语幽默资料、舞台小品中的许多笑料、相声段子中的许多“包袱”等等,都有逻辑思维“别解”所引发的特殊效果.能够恰当运用这种言语交际手段,会对言语交际带来积极作用,对语言研究也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英汉思维模式在形象与抽象、综合与分析、归纳与演绎、统一与对立四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处于隐蔽文化底层的思维模式差异,深深地影响着不同民族间的跨文化交际。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则在遣词造句、段落结构、谋篇布局和文体结构四个方面对跨文化语言交际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语法学界对动词名词化作中心语的英语名词短语研究颇多,但大部分局限于形式分析,没有对其所包含的命题,涉及的概念、范畴等进行全面的分析。文章在认知语法的视角下对这些英语名词短语进行概念结构分析,其目的是探讨句法结构下该种名词短语所具有的概念结构特征。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动词名词化作中心语的英语名词短语反映了它们所对应的句法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6.
17.
人类有一颗发达、智慧的大脑,它是个分成左右半球的双器官,通过胼胝体相连,自20世纪60年代始,通过大量的动物和人体实验,左右大脑的功能特化被确立,即左脑是处理语言信息,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神经中枢;右脑是处理表象信息,进行非逻辑的或形象化、直觉式思维的神经中枢,右脑的这些特点符合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创新。如果教育能致力于平衡语言和直觉思维,努力开发右脑的功能,我们就可能培养更多的在科学活动中具有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8.
语用预设作为日常交际的一部分,对语境非常敏感.语用预设是指与说话人背景、意图、及态度相关的预设关系.相声语言是通过对语用预设典型成员的背离,制造多种语用预设冲突,利用语用预设的可撤销性实现言语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19.
言语反讽是一种语言认知现象,体现话语字面意义与隐含意义之间的差异。原型理论对解读言语反讽意义的认知机制有一定的阐释作用。言语反讽是基于原型的范畴,若言语满足具有一定条件的反讽环境即构成反讽原型,则言语反讽范畴中的成员根据它们与反讽原型的相似程度判断其反讽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教师使用的礼貌策略入手,分析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自身的言语行为达到课堂交际的礼貌性和得体性,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的言语行为是构成课堂心理环境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创造和维持积极的课堂气氛,是形成最佳学习氛围的基本要素,并且教师的言语行为还是直接影响学生认知和情感的重要因素。这就使得课堂教学言语的礼貌性自然地成为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