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正>新课标着重强调教师需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要由单纯的"传道授业者"转变为"与时俱进的引导促进者",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真实感受,为学生创造富有活力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尽情展开想象、发现问题、大胆表达见解、及时释疑。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与大家分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的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看似简单,但平常中蕴含着非凡,简单中包藏着深刻。它是教学的一种发现与体察,一种灵动与创意,一种智慧与光芒。教学细节其实就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体现,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教学功力的一种展现。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睿智和功力,去创造美丽的课堂细节。  相似文献   

3.
<正>"课堂上的‘四分之三’"指上课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三。"动"指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思维,也指学生在课堂上的举手发言,即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动口。问题的提出源于那次闲暇与同事  相似文献   

4.
<正>前不久,我听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规律》,受益匪浅。一、试一试、移一移,建立规律的初步表象1.框数活动多媒体出示下图,在表中每次框住两个数,移动这个框,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1 2 3 4 5 6 7 8 9 102.选择有代表性的解法交流反馈1+2=3 2+3=5 3+4=7 4+5=9……9+10=19。师:这样思考要注意什么呢?(从左往右,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学生用框框9次,得到9个不同的和。一个学生演示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人生最美妙的时光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生时代的心理应成为生命中最富色彩的体验时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点燃学生对生活有更具体的情感体验。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美感 课文有各种各样的基调,有的活泼,有的宁静,有的悲伤。利用多媒体就能又快又好地为课文奠定基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二年级有一篇课文是《水乡歌》,在教学时,我首先放了一组美丽的水乡图,学生的视线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那清清的河水上,渔夫在辛勤地抛网捕鱼,河面上有几只鸬鹚也在努力地工作,绿绿的杨柳随着微风轻柔地飞舞,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粉红的荷花摇曳着曼妙的身姿,那一排排白墙黑瓦,那一条条弯弯小船,展现出水乡无数的风韵。  相似文献   

6.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教材中的一篇内蕴丰富的散文,诗人孙友田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下,母亲唱民谣歌谣、猜谜语、讲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怀念、感激之情。五年级的学生在理解这类散文时,确实有点难度。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在教学时另辟蹊径,从课文的题材“形散而神不散”作为突破口进行教学,看似平淡,实为“真切”,尽显“真情”,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陈以发 《新疆教育》2012,(5):140-141
“认识负数”是苏教版(国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学时,我将教材进行重组并做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8.
问题聚焦: 在“市级骨干教师汇报课”活动中,一位教师上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小数乘整数”一课,课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大家的争议。过程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从妈妈生病,爸爸悉心呵护这一平实朴素的日常小事入手,描写父母之间平凡普通的生活点滴,揭示作者对真爱的理解和感悟。文字朴素但内涵丰富,意蕴深厚。让学生理解"爱如茉莉"这一主题,是课文教学的关键,也是难点。为此,我展开三重对话,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追问心灵深处的真爱到底为何物。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从四年级起,每一册都编有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单元。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虽各不相同,特征各异,然而作为策略,它们又都具有共性之处,其教学也有共同的规律可循。本文就“倒过来推想”(五年级下册)这一策略的教学为例,谈谈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范式的探想。  相似文献   

11.
前段时间到某小学去听一位教师执教《月光启蒙》(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示范课,有个教学环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正从五年级起,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后都安排了"回顾·拓展"。它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就是其中之一。这部分内容不好教,老师们往往草草了事。要让它真正成为学生交流学习的平台,应注意以下几点:1.统揽单元内容巧备课面临一个单元,要先统揽单元所有内容,包括"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然后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让课堂提问有效,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得新课程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一、质"疑"而问,激发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可以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花。教师设计导语时,如果能蕴含着引导学生探索的问题,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轻而易举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4.
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当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认同感和亲切感。《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还原知识的生活本质,让学生从生活环境中发现数学,创造数学,使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的生活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学生的情感生活实际。"生趣教学"的本源就是来自学生的情趣生活实际,立足以生为本,在学生心中  相似文献   

16.
一、读题品题,感受课题之妙 1.谈话导入:教师宣布要和同学们谈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话题——爱情。从情人节的玫瑰花、礼物、烛光晚餐等引出主题:表达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山盟海誓是爱,默默关怀也是爱。今天,咱们就要一起去感受一份平凡而朴实的爱。 2.指导学生读题,注意“茉莉”读轻声。学生说对这个题目的感受——简单又让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7.
什么样的音乐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什么样的音乐教学才是理想的教学?这是每个音乐教育者长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如何使音乐教学充满活力,使小学音乐课形神兼备谈几点看法。一、从亲身体验中找结果"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  相似文献   

18.
陈英 《教师》2010,(35):22-22
课堂作文教学是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他们总觉得教和不教没有多大差别:从三年级教到六年级,作文知识点就是那么几个,枯燥而又乏味,没有针对性,反反复复地讲了许多“正确”的废话;而写和不写也没有多大差距:三年级到六年级,花了两百多课时,作文课堂教学的收效依然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因此,“作文难教”“作文难写”成为小学作文的一个通病。  相似文献   

19.
杨小琴 《教书育人》2014,(12):64-64
任何有效的阅读,必定是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体验的。现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与做法。  相似文献   

20.
叶远平 《小学生》2013,(1):63-63
快乐就是人心情的高兴和喜悦。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的快乐,同时也就有了许许多多体验快乐的心情与机会。《数学新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可见,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自己的亲身体验。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给其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孩子们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在联系生活中体验,从而真正感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学生在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是在用心去感悟过程,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