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移动机器人与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融合与发展,如煤矿开采现场复杂且危险,开采设备的实时检测是开采正常作业的重要保障。而自主避障是保证巡检机器人在煤矿复杂生产环境中安全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基于激光、超声、红外等多传感器的避障技术成为研究巡检机器人路径规划的重要内容。移动机器人发展至今,已广泛应用于煤矿生产、制造业、医疗福利服务、商场超市服务、餐厅旅馆服务、维修清洗服务和家庭服务等领域,极大的提高了煤矿生产等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介绍传感器技术的基本概念,从五个方面探讨该项技术在机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包括机器人、环境检测、报警系统、农业应用以及机械制造,并畅想该项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扩大传感器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正>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正在成长为自动化系统、物联网与信息域等的源头与基石。本文主要撰写检测系统构建过程中传感器攻略,给予初学者构建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检测系统过程中提供研究方向及方法,使得初学者更快掌握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检测系统构建技巧,更好开发出性能优越的检测系统。先进的检测系统已经成为引领和衡量各个国家迈向高度现代化的支撑性技术之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正在成长为自动化系统、物联网与信息域等的源头与基石。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郑杨  李伟 《科教文汇》2011,(30):80-81
该灭火机器人以STC89C52单片机片作为控制核心。本文给出了灭火机器人的硬件结构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流程,主要利用火焰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对环境进行检测,使机器人能寻找火源并扑灭。  相似文献   

5.
<正>我将自己的擂台机器人命名为小真。它主要由主机、马达、传感器组成。机器人的主机如同人类的大脑,控制机器人的一举一动,主机通过编程"指挥"马达、判断传感器运行。小真的四轮如同人的四肢,它采用后轮驱动带动前轮运动的方式。小真的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用于检测周围环境以确定对手的位置或判断擂台的边缘。传感器将检测结果传给主机  相似文献   

6.
清洁机器人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 言随着传感器、控制、驱动及材料等领域的技术进步,机器人首次在制造领域以外的服务行业开辟了新领域。吸尘机器人就是一种新型的服务机器人。吸尘机器人是能够在房间中自动清洁地面,它集机械学、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诸多学科为一体。吸尘机器人作为智能移动机器人实用化发展的先行者,其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已经产生了一些概念样机和产品。吸尘机器人的发展,带动了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移动机器人技术、图像和语音识别、传感器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吸尘机器…  相似文献   

7.
刘显荣 《科技通报》2011,27(2):277-281
机器人的定位技术是进行机器人环境探索、协调运动研究的前提,从信息融合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一种融合多传感器信息的合作定位技术.首先,对两轮机器人的基本运动形式进行建模,并针对超声波传感器建立了机器人之间的相对观测方程.然后,分别对机器人的内、外部传感器进行滤波和第一级融合,得到自身位姿和相对观测信息.最后,利用扩展卡尔曼滤...  相似文献   

8.
在机器人足球比赛中,比赛过程对抗性激烈,需要机器人在运动状态下完成障碍物的躲避,但是当前的多机器人时间配合任务中,对避障的要求往往都是单一的,静态的障碍物,对运动中的同视觉机器人壁障效果不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运动信息约束规划的机器人视觉避障技术,采取信号采样技术采集多路机器人信号,采用射线追踪算法和内建的相撞检测机制,对足球机器人实际的不同路状下进行障碍躲避。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现有的生命探测传感器难以直接应用于蛇形机器人,通过改进传统的热释电传感器以实现对静止人体的检测,以及提出了三甲胺人体体液传感器的构想,设计出一种适用于蛇形机器人的生命探测系统。它具有体积微小、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可以使蛇形机器人在生命救援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在平常的训练中,我发现用巡线完成相关任务时,机器人常常出现脱线的情况。于是,我尝试对机器人巡线的方法进行优化。一、机器人颜色传感器巡线1.机器人巡线任务如图1所示,机器人如图2所示。二、机器人巡线的工作原理颜色传感器选择模式有三种,一种是反射光强度,第二种是颜色,第三种是环境光强度。这里我主要研究的是反射光强度。1.工作原理。巡线就是沿着一条黑线走,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反射光的强度,判断机器人与线的黑白交界处的位置,当检测到黑线时向右转,检测到白线时向左转。2.EV3测光。机器人与电脑连接后,在编程窗口可以直接看到所测光的值(如图3)。  相似文献   

11.
正基于AI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已步入迅速发展的阶段,且其功能和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其主要应用于国防、机械制造、电子和检测、建筑等工业领域。本文对AI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与日本等工业机器人发达的国家相比较,发现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水平较低、专业人才缺乏、检测认证体系不健全和相关应用领域狭窄。因此,在职业院校和高校建设AI+工业机器人集成实训室很有必要,为我国培养和储备研究型、应用型机器人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款可检测北方寒区农业输水管道局部沉陷的机器人。该机器人由轮式行走机构、激光测距传感器和双轴倾角传感器组成的定位系统以及一个可以实时传输图像的CCD摄像头组成,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换算程序,得到机器人竖向坐标及水平位置的实时数据,据此判断农业输水管道局部沉陷及相应位置。搭建试验台,进行预设局部沉陷管道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能够准确检测出管道内预设的凹陷位置及凹陷程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机器人视觉技术的应用研究方面也更加重视,同时机器人视觉技术也是机器人智能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近些年的不断研究机器人也不在只属于电影中的成分,也已经慢慢的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从工厂逐渐的进入服务行业,为了让机器人变的更加接近人类,机器人研究人员加入了一些传感器来当做机器的器官。  相似文献   

14.
依据机器人灭火比赛规则,本文设计基于门口检测策略的灭火机器人,在已有机器人的基础上对各种传感器进行科学布局,实现火源门口检测功能。主要实现了避障、寻火、灭火和回家四个模块。实验表明本文的灭火策略的灭火时间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5.
移动机器人传感器故障诊断是移动机器人故障诊断中的难点问题,本文运用GA-SVM对HHT算法进行优化,并将优化的HHT算法运用于机器人传感器的故障诊断,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对机器人传感器的常见故障进行检测和识别。  相似文献   

16.
7月4日,浙江大学“ZJUNlict队”师生与足球机器人合影 7月4日,记者走进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探访日前在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中夺冠的“ZJUNlict队”。 6月30日,在荷兰埃因霍温落幕的2013年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中,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水之队”获中型组冠军。而经过激烈角逐,浙江大学“ZJUNlict队”在点球大战中以7:6战胜老牌劲旅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小型组冠军、,浙江大学队还获得了小型仿人机器人组季军、、据介绍,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主要围绕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有关控制理论与智能系统、分析仪器与生物传感器、机器人、网络与可靠性技术等科学和技术问题展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面向国家目标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传感器和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不仅为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以及自动调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逐步将机器人应用在外科手术领域,利用机器人自身的稳定性、灵活性并与传感器、控制器等技术结合,为外科医生提供更消精细的操作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本文主要从专利文献的视角对遥控型手术机器人国内、外申请量以及主要技术分支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对于遥控型手术机器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基于智能机器人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与传统机器人的结合构成了智能机器人。分析了智能机器人、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和内容,最后探讨了信息融合应用到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够实现对各种载体的轨迹的有效控制,本文利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传感器和磁阻传感器组成的惯性导航系统,来实现载体的姿态检测。按照姿态检测的设计要求,选取了MEMS传感器作为姿态检测的数据采集单元。其中包括一个三轴陀螺仪、一个三轴的加速度计和一个三轴磁阻传感器搭建了姿态检测系统的传感器模块。并利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单元来实现数据处理,采用I2C的接口实现传感器与单片机的连接,使得单片机可以获得载体姿态的实时检测。本文所设计的姿态检测系统具有精度高、体积小、功耗小等优点,能够满足机器人平衡、云台稳定控制、游戏机、虚拟现实、人体运动检测等多种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