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偏爱“差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一、偏爱“差生”能够产生最佳心理效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二、偏爱“差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是一种更高的教育教学艺术,不会产生负效应;三、人生需要赞美、绝大多数“差生”是可以转变的。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差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差生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升温则水,降温则冰,要转化先感化,经常亲近之。因此,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差生”,融洽师生的感情,才是转化“差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予“差生”爱的情感。老师心中有“差生”,“差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才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一、“希望生”的由来:为“差生”正名 素质教育特别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格教育。而“差生”这一提法至今还不时听到、看到,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义。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又经常违纪,这可能是事实,但“差生”作为教育上的一种提法则欠妥。原因有二:其一,“差生”只是在心理和学习等方面发展暂时滞后,并不是各方面都差,也不是永远差;其二,从育人角度看,“差生”似有贬义和鄙视之意,易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近年又出现了“后进生”提法,虽比较容易为人接受,但细分析,它也缺少了激励…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转变差生,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不仅要正面教育,直接引导,而且还要采取一些间接的措施,从侧面入手。给差生一些“甜头”就是措施之一。给差生一些“甜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让差生也能获得学习的成功,从而尝到学习的“甜头”,得到愉快的心理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心理体验对其心理和行为有重大影响。对于学生;一般来说,他们在学习中尝到的“甜头”越  相似文献   

5.
一、积极的心理特征 1.自尊心理。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差生和其他人一样都有维护自己的人格、自尊心理。“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6.
有位教师在介绍本班差生转化工作时,曾通俗地说:要多给差生一点“想头”。细想起来,这话确有道理。给“想头”,按心理学观点来解释,就是给差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刺激。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有很多兴奋点,随时准备接收和输出信息。差生的学习,随手可以拈来许多“不及格”。这些情况接二连三地出现,就会造成差生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转变差生,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不仅要正面教育、直接引导,而且还要采取一些间接的措施,从侧面入手,因势利导。给差生一些“甜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是方法之一。给差生一些“甜头”,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让差生也能取得好成绩,使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即获得学习的成功、愉快的心理体验。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心理体验对其心理和行为有重大影响。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他在学习中尝到的“甜头”越多,即在学习中成功、愉快的心理体验越多,就能起到正强化作用,从而越能促进其学习;反之如果他吃够了“苦头”,即失败的心理体验越  相似文献   

8.
转化差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细致复杂的重要工作,它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作为一名班主任,若能巧妙地运用“四镜”窥探差生的心理状态,全面细致地了解和研究其思想、学习、生活等规律,找出症结,“临床会诊”,就一定能产生积极灵验的效应,得到令人满意的收获。一用“通光镜”一分为二者差生。所谓差生大都是些思想素质较差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其中有些学生身上优点和缺点明显均锋。对于这些差生,我们绝不能放任自流,应该用“平面通光镜”一分为二地看他们。对他们的成绩和优点,要充分地加以肯定,在此基础上,进行得…  相似文献   

9.
那么,怎样防止和消除这种“反差”现象,促使差生的心理趋于并维持平衡状态呢? 首先,对差生的态度要亲切、诚恳,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要真诚关心,热情帮助,给予信任,使差生抱以希望,消除对老师的“戒心”、“敌意”,把老师当成知心人,以调节其心理状态。有这样一个实例:一次考试,一个差生交了白卷后还破坏考场规则。教师没有象过去那样当众训斥他,而是和颜悦色地邀请他谈心,先关切地询问他的病情,然后,诚恳地对他说:“你缺课多,考不出,看到别人写个不停,心理怪不是滋味,就想闹一闹,搅得大家都考不好,是吗?”这话正好触动了那个差生的心理,他向老师讲了心里话,教师及时予以鼓励,并表示今后愿尽力帮助他。差生感动地点着头,临走时,很有礼貌地跟老师道别。以后,他逐  相似文献   

10.
每个班级,或多或少总会有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常被称为“差生”。“差生”现象是客观存在,教育和转变“差生”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对影响“差生”学习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诊断,为教师和家长指导学生及孩子的学习提供科学依据,去年,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借助心理测量工具“瑞文测验联合型(CRT)”和“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FAT)”,对二小三至五年级学业有困难的59名学生(男47名、女12名)进行了智力(CRT)测验和影响学习能力因素(FAT)诊断测验。FAT包含六个因…  相似文献   

11.
一谈起差生,我们教师中就有人摇头叹气。一曰:“十个指头有长短”,班级中存在差生是不可避免的;二曰:“顾得差生影响优秀生”,保了芝麻丢了西瓜,划不来;三曰:差生是“低能儿”,“牵牛上树”,难!一句话,对差生的教育丧失了信心。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偏爱“差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一、偏爱“差生”能够产生最佳心理效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二、偏爱“差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是一种更高的教育教学艺术,不会产生负效应;三、人生需要赞美,绝大多数“差生”是可以转变的。  相似文献   

13.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我认为。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差生”的成长着手,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差生”的成长上。  相似文献   

14.
要转化差生,教师必须针对差生的特点,努力做到“四心”。1.爱心。教师要有高于“母爱”的精神,对差生倾注满腔的爱,献上炽热的心,做差生的知心朋友,使差生消除自卑心理,能“抬起头来走路”,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从而转劣为优,变“铁”成“金”。2.关心。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转化措施,在思想上引导,在心理上疏导,在学习上辅导,在行动上督导,在生活上关心,在情感上亲近,使差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诚意,从而融洽感情,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差生的行动。  相似文献   

15.
差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差生转化对班集体乃至学校全体学生整体水平提高具有现实意义。“浪子回头金不换”,差生转变后,不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而且能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了差生的一些心理特点,针对这些心理特点没时恰当地疏导常可获得事半功倍之效。现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学差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逆反心理、对抗心理、自暴自弃心理、恐惧心理和早恋心理等。其表现和成因分述如下:l、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多存在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之中…  相似文献   

16.
我们所说的差生,是指那些功课不好、表现较差的学生。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或多或少总有那么一部分,就是在重点学校,或在按成绩编出的好班、快班,也相对存在着这样一些差生。分析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特征,做他们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差生的心理特征不想学习,亦即厌学,是中学差生普遍共有的心理现象。就其程度而言,大致可分为惰性心理、自卑心理,戒备心理和逆反心理。先说惰性心理,差生因基础不好,功课较差,加上家庭、社会的消极影响,极易滋生成绩好坏无所谓,“大学生赚小钱、小学生赚大钱”的想法,认…  相似文献   

17.
柳文茂 《河北教育》2002,(12):11-11
后进生即通常所说的“差生”,一般是指在某方面或某些方面表现不好或不够好,由于后天原因造成的品德行为、学习成绩或心理倾向差的学生。实际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差生”这个词并不可取。把这个词强加于某些学生身上,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差生”的行为,只是程度不同。有的多些,有的少些。例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可能思想品德好,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关心班集体,乐于助人;有些学习成绩优秀的“优生”,学习成绩好,但可能不关心集体、不爱劳动。这就是说,表现较好的学生也有“差生”行为。前苏联的布隆斯基指…  相似文献   

18.
不知从何时起,不准称“差生”,而要称“后进生”,理由是“差生”的称呼给学生定了性,“一棍子打死”,“后进生”则是“暂时”的,“动态”的,还可以赶上去。然而仔细一想,“后进生”与“差生”有什么区别?“差生”就不“动态”了吗?暂时差就代表永远差吗?要说“差生”的称呼给未成年人留下心理阴影,难道“后进生”就使人听着舒服?为使这一称呼更加“科学”,人们还作了各种探讨。比如,有人主张称“问题生”。不说学生差,也不讲某某后进,只是暂时遇到了问题。但是大家琢磨过没有,这“问题生”给人什么感受!你们没问题,就我有问题。我不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差生”提法之管见邓书忠“差生”这种提法在教师中比较普遍。有的教师还精心设计了“差生”登记表。拜读各类报刊,转化“差生”经验文章亦层出不穷O日前,在一次教改研讨会上,一位同仁建议不要用‘’差生”这种提法,笔者十分同意他的观点。“差生”这顶帽子有的教...  相似文献   

20.
如何做“差生”工作——班主任工作艺术之一四川省汶川县威州中学吴开秀一、何谓“差生”任何一个班都免不了有“差生”。所谓“差生”主要是指学习差和品德差的学生。严重者则是这两者兼而有之的“双差生”。只要我们稍稍留意,就会发现“双差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双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