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以4家典型装备制造企业1998—2014年以季度为间隔的组织创新测度数据为基础,分别应用4家企业组织创新测度数据的最佳拟合模型ARIMA (p, d,q)的残差序列构建组织创新时间序列。对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运用关联维数法和Lyapunov指数法对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演化的混沌特性进行判定,得到企业组织创新时间序列的关联维数均为分数,最大Lyapunov指数值均为正值。实证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演化具有存在奇异吸引子和对初始条件敏感的混沌特性,为进一步构建企业组织创新系统混沌模型、预测组织创新短期演化趋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企业创新水平的准确测度能够为科技管理部门制定有效的科技创新政策提供科学化数量化支持,同时也为研究者提供定量研究创新问题的关键数据基础,是研究过程与结论正确的根本保证。为更准确地测度企业创新水平,提出一种从企业专利组合出发且包含逐级递阶指标结构的企业创新水平综合测算方法。[研究方法]首先将企业专利组合视为一个整体,选取指标使用相关分析确定同指标内组合形式;其次依据指标内在逻辑关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构建指标逐级递阶结构;然后分别使用判别分析模型、修正的逻辑回归模型确定指标组的组内、组间组合形式,最终得到企业创新水平测度模型及其简化形式。[研究结论]新方法预测的企业创新水平与实际观测的创新水平拟合良好,与以往研究相比具有原理清晰、解释力强、可拓展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刘志辉  席崇俊  杨岩 《情报科学》2022,40(7):145-153
【目的/意义】创新效率一直是技术情报,特别是科学计量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创新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数据与分析模型的不断丰富,跨学科视角下的创新效率测度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主题。【方法/过程】本研究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流程构建了一套跨学科视角下的创新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同时针对经典效率测度模型的不足,围绕着创新活动的内部过程和周期特性,将动态网络SBM模型与超效率模型和交叉效率的评价思想相融合,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测度模型,并以长三角区域为例,对模型进行了比较与应用研究。【结果/结论】实证结果验证了本模型在解决多个有效单元的效率值区分度及自评体系下的效率值不可比性等方面的有效性。【创新/局限】本研究从创新活动的内部过程及动态变化对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同时弥补了经典效率测度模型中效率值区分度差及不可比性等不足,未来考虑完善指标数据对其合理赋权,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大规模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区域科技创新状态的测度主要是基于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测度的周期以年度数据为主,由此构建的科技创新指数缺乏动态性与时效性,而且指标之间缺乏时序性。基于创新周期理论,从景气状态的视角出发,以经过科技创新统计指标改革后的深圳市南山区的季度周期数据为基础,应用SW模型构建了一套反映区域科技创新状态的景气指数。研究表明,应用SW模型构造的区域科技创新景气指数具有动态、时效地反映不同区域科技创新景气状态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综述创新过程的研究历程,以新视角参考构建创新过程与组织关系模型,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创新过程内部关联与组织职能内部关联对创新的影响。得出创新过程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前后互相关联,创新过程与组织职能之间互相作用,共同影响创新效果的结论,为企业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创新测度既是创新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创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研究创新测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显得意义更加重大.简要回顾了创新理论的发展及其创新测度的进展情况;重点以我国第一次工业企业创新调查和欧共体创新调查(CIS)为背景,对中国和英国创新调查的调查问卷和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我国的创新测度理论与实践,以及企业的创新活动都与英国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7.
曾萍  黄紫薇  汪金爱 《科研管理》2020,41(4):151-159
针对企业构建政治关联能否激发以及怎样激发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本文构建了政治关联在吸收能力调节下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以384家企业为样本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企业构建政治关联能够激发商业模式创新,知识消化能力强化了政治关联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积极影响,但知识获取能力却削弱了政治关联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积极影响。这些发现一定程度揭示了企业政治关联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机制,区分了不同维度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差异,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系营销导向对营销创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颖灏 《科研管理》2012,33(3):42-48
本文构建了基于知识整合的关系营销导向和营销创新关系模型,并解释了关系营销导向各维度和关联市场在知识获取和整合基础上对营销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顾客、供应商、内部市场等关联市场是企业创新知识的重要来源;实施关系营销导向战略的企业运用信任、承诺、沟通和互惠等手段加强与各关联市场的联系,能帮助企业了解顾客,积极获取市场信息;企业通过知识整合对获取的顾客知识和市场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加工,有助于营销创新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张治河  许珂  李鹏 《科研管理》2015,36(5):10-20
本研究基于创新投入延迟性视角,运用计量经济学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定量测度创新投入的延迟时间和延迟效应,揭示创新投入的沉没成本,量化创新风险。研究发现:(1)从延迟时间来看,企业资金的延迟时间最短,创新投入应以企业为主体。(2)从延迟效应来看,创新投入各阶段由于延迟时间不同所导致的沉没成本也有所差异,沉没成本反映和量化了创新过程中的风险。(3)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延迟时间短,沉没成本低,是提高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苏加福  杨涛  胡森森 《科研管理》2020,41(8):248-257
知识流动效率对创新绩效有着重要影响,在协同创新领域更是如此。为有效测度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知识流动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向加权网络(Undirected Weighted Network, UWN)的知识流动效率测度模型。首先,基于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节点特性、节点间关系特性,构建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UWN模型;综合考虑协同创新知识网络中知识流动效率的多重影响因素,提出一个新的知识流动效率测度模型,并进一步提出该模型在成员管理中的延伸应用;最后,通过某智能手机开发企业的应用案例验证本文所提模型与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杨若邻  姚先国  郭丹 《科研管理》2019,40(6):243-253
技术工人在一线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改造现有技术、创造新产品、提出新工艺,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人内在的创新素质是开展创新活动的源泉。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采集和行为事件访谈定性地采用扎根研究方法和编码技术提炼技术工人创新素质,设计技术工人创新素质初始量表。然后,运用项目分析和高阶因子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分析量表构成和结构并检验量表信效度,最终确定技术工人创新素质正式量表。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技术工人创新素质测量模型。  相似文献   

12.
付敬  朱桂龙 《科研管理》2014,35(3):25-34
本文提出一个知识源化战略、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产出影响的综合分析框架,并以广东省343家技术中心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RD投入直接影响潜在吸收能力与实际吸收能力,而外部RD合作提高企业潜在吸收能力,但对实际吸收能力并无直接影响;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并无直接作用,而对创新财务绩效有显著影响;实际吸收能力显著促进创新绩效,却对财务绩效无直接影响;企业内部RD与其知识基础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而企业知识基础广度与外部RD合作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3.
Innovation-related activities within firm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viewed as primary drivers of product and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and hopefully firm performance. Such views assume the effective transfer of newly developed products or services to a market willing to transact for the innovative products at a price that sustains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sation processes behind the initial investments. In this paper, we ‘unpack’ this model linking primary R&D and related activities, the steps taken within the firm's market and transform its operational presence, and measures of firm performance. Using a sample of 449 Australian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from the Business Longitudinal Survey from the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the paper develops a mediated model by which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on firm performance mediated through a firm's market engag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This paper finds that organisational performance is driven by innovation only when mediated through these transformation outcomes. The results contribute to the innovation literature in finding that innovation-related activities can only drive a firm's competitive advantage when they occur concomitantly with actual changes in the market position and offerings of firms.  相似文献   

14.
创新共同体:企业全员创新模式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共同体”在相关领域研究的思路,以创新理论为基础,从企业创新过程中员工个体创造力发挥与集体创新行动互动的视角,分析作为全员创新新模式———“创新共同体”的概念和理论架构。指出它与合理化建议系统和创造性解决问题会议等传统全员创新实践模式的明显区别在于,其强调的是在创新群体中实现个体创造力发挥与集体创新实施的有机结合,并在具体运行中表现出战略化(strategization)、社会化(so-c ialization)、结构化(structured)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对外部环境特性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企业所面临环境的特征,分析不同环境中企业资源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环境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包客性弱和动态性强的环境中,较多的资源有助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在包客性强和动态性弱的环境中,企业资源所导致的组织刚性反而不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发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面临着动态性强和包容性低环境的企业.  相似文献   

16.
面向技术创新投资建设过程,构建测度创新型城市技术创新投资建设过程效率的分阶段测度指标体系,并引入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构建适应网络状技术创新投资转化过程、不受专家偏好影响且可充分考虑参评城市间测度指标重要性差异的创新型城市技术创新投资建设过程效率的非参数测度模型。构建的测度框架能区分并系统性地考虑创新型城市技术创新投资建设过程的两阶段——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全面地考虑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间生产技术的差异性、生产关系的关联性以及中间要素参与等特点,提供更加准确的测度。测度模型的计算结果可有助于发现创新型城市投资建设过程中生产无效的来源,使得面向创新型城市投资建设过程的系统性与差异性创新政策的制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周劲波  黄胜 《科研管理》2010,31(1):46-55
摘要:基于社会资本和知识创新的企业国际化过程模型描述了“国际社会资本-国际化知识创新-企业国际化行为”这样一个无限循环的逻辑过程。以国际化知识创新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国际社会资本与企业国际化特征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框架:国际社会资本对国际化知识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际化知识创新对企业国际化特征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际化知识创新在国际社会资本与企业国际化特征关系中扮演着完全中介的角色。为了实现企业可持续国际化成长,应高度重视国际化知识创新,具体策略是加强国际社会资本的培育。  相似文献   

18.
吴冰  王重鸣  唐宁玉 《科学学研究》2007,25(Z2):470-474
本研究整合了企业间网络结构的测量和研究方法,较为全面的对创业网络和组织创新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软件企业的创业网络结构确实对组织的创新绩效影响显著,企业创业网络地位和网络特性的提升,将是企业新的创新绩效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为剖析技术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多重前因的联动效应,基于商业模式冰山理论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前因的组态模型,以31家技术创业企业为样本, 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技术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多重前因的联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多重并发”和“殊途同归”的特点,单一要素难以构成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2)网络嵌入与资源整合能力的协同作用对技术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至关重要;(3)在高度的环境不确定情况下,资源整合能力和机会识别能力的协同作用,以及网络嵌入和战略柔性的协同作用是技术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本研究进一步发展了商业模式冰山理论,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前因的研究成果,为解释既有研究的分歧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技术创业企业根植自身情境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