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早期的清华大学(它的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体育部,曾有过两位传奇式人物。一位是大名鼎鼎的马约翰,他的事迹已为很多人所了解;另一位是同样在体育战线上贡献毕生精力的李剑秋。他是一位武术教育家,是把武术(当时称"国术")这一古老的技  相似文献   

2.
由本刊和清华大学武术协会、博武网联合举办的现代武术论坛“清华博武论坛”于2003年3月31日在清华大学首次开讲。“清华博武论坛”是继“武术之旅”后本刊推出的又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武术系列活动。是本刊提倡武术“根植传统,服务现代”的理念的又一实践。“清华博武论坛”目的在于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振兴民族瑰宝,发挥清华大学的学术优势、《中华武术》的咨讯优势和博武网的科技优势,致力于提高武术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高校的高知识阶层普及武术理念和技术知识。论坛将会邀请到中国乃至世界上一流的武术名家和武术明星,长期继续地举办下去,争取把清华博武论坛做成中国乃至国际上知名的、高水平的武术论坛。清华博武论坛以  相似文献   

3.
友唐 《中华武术》2005,(1):12-13
在中国武术界有位人见人爱的好老头,他就是《中华武术》杂志第一任主编、编审著名武术言论家昌沧先生。正如亚洲武术联合会顾问徐才先生说的那样:“在武术宣传上老昌确实是一位有功之臣。”  相似文献   

4.
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但他在武术上的成就和影视上的非凡业绩让很多人望尘莫及。他不仅是一位才华卓著的武术家,更是一位哲人,对中国的武术和传统文化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他的伟大之处在于用西方的理念解读了古老的中国武术,也让西方的牛津词典里多了一个“功夫”的词汇,代表了东方文化的尊严。  相似文献   

5.
刘清华,辽宁锦州人。“中华武林百杰”中最年轻的一员。1988年出道,代表辽宁省参加宝国武术锦标赛。1995年,被北京武术队总教练吴彬相中,辽宁队忍痛割爱。清华从此成为第一位落户北京队的外省市运动员。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我国都没有出现一部中国武术史。但国外研究武术史却迈出了一步,而且重视有加。中华武术以其特有的魅力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世界需要武术的呼声日益高涨,研究中华武术是我国学者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习云太教授撰写的《中华武术史》一书,就是在这一呼声中完成的。习教授是一位武术工作者,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收集有关武术的史料,十分可惜的是那些宝贵的资料在“文革”中被抄缴尽毁。但习教授凭着对中华武术的一种热爱与追求,文革结束后,在成都体院有关领导的鼓励和大力支持下,他重新鼓起勇气,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方道行 《武当》2013,(10):54-55
唐豪是我同近代著名的武术家,是一位武术史和体育史的拓荒者,一生收集了许多珍贵的武术史料。1959年,他病逝后,这些史料(据说有三麻袋)交成都体院整理出版,可惜“文革”中毁于一旦。这些武术史料的亡佚,是中华武术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下面的一些武术史料,是唐豪生前赠送.虽属凤毛麟角,然历尽劫难能够保存下来,也就倍感珍稀,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少年儿童武术运动员柔韧素质的发展(摘要)王俊法,曾凡鑫柔韧是武术运动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早期有效地发展柔韧素质,不仅能促进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能有效改善运动员肌肉、韧带的机能。武术运动对柔韧的要求很高,尤其对初学少年儿童的武术训练更为重要。因...  相似文献   

9.
梅贻琦是一位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与蔡元培、张伯苓等人比肩的大教育家。他曾担任清华校长17年,在学校工作近50年,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清华。1931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之后,梅贻琦以超人的毅力和卓越的才略与清华同仁一道励精图治,开  相似文献   

10.
宋黎明 《中华武术》2005,(12):48-49
时过境迁。当我又一次踏上烟台这片熟悉而亲切的土地时,才发现童年的记忆与眼前的差距是那样遥远,上次是探亲,这次是访友,而二十多年前那个夏天的情景已然模糊。这里有螳螂拳的发源地之说,也涌现出一大批在当地颇具威望的武术人物,六合螳螂拳第四代传人张道锦就是其中一位。与他相识多年,我们在一起时谈过武术、聊过书画,但从未有机会谈及他的过去。  相似文献   

11.
天坛公园晨练的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老人的身影,他就是李灵光先生。李老师年逾古稀,但身体很好,走起路来,步代矫健有力,说话声音洪亮。二十年代,李灵光老师出生于东北的一个武术气功世家,他自幼便与武术气功结下了不解之缘。解放前,在干生活艰难,李老师从小就去学徒,同时自学文化,习练武功。经过努力,又化水平和武功都有了相当大的收获,同时电气焊技术也掌握得炉火纯嘉。解放后,李老师进了苗钢,被评为电气焊八级工。工作*余,李灵光者师依然练功不缀,每天练十几趟太极拳。在这期间,雷老师曾去清华文学讲授电气焊课程。…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马镇岱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武术家。他于2001年7月11日与世长辞了。我悲痛万分。他的去世使我失去了一位慈父,武术界失去了一位值得敬重的前辈。他老人家虽然没能看到我国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但却感受到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武术事业将踏进奥运的脚步声。就在他去世的第三天,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可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您的希望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王志强 《中华武术》2002,(10):59-59
我生长在矿区,家乡是一武术之乡。找从小喜欢武术.武术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记得还未上学的时候.随父亲回家过春节,村里一位老者开玩笑问我:“孩子,学拳了吗?”我摇摇头,他又说;“得学,得学好。”并且还给我打了几下子.老人冲拳踢腿的样子,至今我还忆犹新。从那时起我开始有了学拳的念头。后来才知道,这位老先生是远近闻名的拳师,叔叔的师博。  相似文献   

14.
老舍与武术     
谁都知道老舍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文学家,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杰出佳作,更是倍受欢迎,令人百看不厌。 其实老舍也是一位武术爱好者。他精通查拳,洪拳,六路短拳以及太极拳等。还是枪剑对击能手。可是他的这些爱好却还鲜为人知。 早在二十年代,他从事小学教育时,为了适应小学生喜爱武术的需要,他编著了一本《小学武术教材》。在三十年代,他在山东高等学校任教时,教书写作之余,  相似文献   

15.
徐超 《精武》2006,(11):54-55
20世纪80年代,大成拳界有一位知名人物,他就是王选杰先生的弟子、被誉为“王门大成第一支笔”的大成拳武术理论家赵祯永先生。  相似文献   

16.
陈羲 《中华武术》2006,(5):57-57
重庆万州中学生向先友来信:我是一位武术迷,《中华武术》杂志我是今年开始订阅的,我想了解一下下半年的《中华武术》有什么不同。同时,我希望杂志能提供一些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我们这里不是武术之乡,很难找到武术老师。我非常希望能得到明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吴宪民 《精武》2008,(1):10-11
刘绥滨是当今武林最惹人注目的一位传奇人物。他从一个赢弱多病的东北孩子摇身变成了“当今蜀中武林一杰”和“青城武术掌门人”,真是看似容易却艰辛!他这一生,注定要和青城武术血肉相连,是他用双手撑起了青城派,使青城武术这一最古老、最神秘的武术流派及文化现象受到了世人的广泛关注,本刊近日对这个见证并发展了青城派的掌门人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8.
蒋浩泉是近代武术史上一位有影响的人物,是享誉中外的拳击家,是解放后国内最早推动散手的人之一。他为新中国的武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某种意义上促进了武术的世界化。文章以蒋浩泉的生平为切入点,以时间为线,试图从武术理论、实践等几方面详尽地记录其一生的武术活动,最后就其武术生涯的相关事迹做简要述评,并就武术现代化转型中人才结构...  相似文献   

19.
唐友 《中华武术》2006,(5):35-35
“北京致一瑞周武术社”近期即将成立,这是记者刚刚从北京市武术协会获悉的。这一以著名武术家徐致一和高瑞周命名的武术社的成立将为首都武术百花园增添一朵奇葩。据悉,该社社长将由二位武术家的弟子、武术名家白玉玺担任社长,菲律宾世纪太极拳社总教练、华裔陈永年先生资助。因此,这也将是京城首家引进外资建立的武术社团。  相似文献   

20.
《中华武术》2006,(2):15-17
四川武林“三学士”是指当代四川武术界中三位正值壮年,文武兼备,为四川武术做出突出贡献的三位武术名人,他们是吴信良、肖家泽、傅尚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