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以来,我国已经正式开始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无数的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展现出了高超的竞技水平,为祖国取得了无数的荣誉.然而在荣誉的背后也暴露出运动员素质欠佳、文化水平低下、场内场外表现等诸多问题.为什么国内赛场异化现象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赛场运动员礼仪是奥运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北京奥运会赛场运动员礼仪不但是"人文奥运"的重要体现而且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对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田径在我国竞技体育中属弱势项目.心理因素是制约我国田径竞技水平发展的原因之一.不良的心理定势和思维定势,容易导致从事田径运动训练的教练员、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打破不良的定势,消除心理疲劳,才能使我们的田径运动员放开手脚,在国际赛场上创造辉煌.  相似文献   

4.
身体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途径。在国际赛场上,身体文化的艺术气息渗透着不同国家和地域的文化背景,蕴含着参赛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欧洲国家始终在身体文化的艺术性表现方面保持着较大优势,这与他们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息息相关。我国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将东方文化的精神与内涵传授给运动员的同时,还要不断挖掘身体的文化价值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也有了蓬勃发展,逐渐由体育大国转为体育强国,在世界体育赛场上,频频传来捷报,特别是我国的举重项目,为我国在体育赛场上贡献力量.因此,我国对举重项目也格外重视.青少年是我国重要的人才储备,从青少年中选拔举重运动员以及对青少年展开科学的训练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以实际训练为背景,阐述青少年业余体校...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基层散打赛场文化中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其他工作人员等赛场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探讨,并以传统武德思想为研究背景,分析当今散打赛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基层散打赛场文化建设途径,为今后基层散打赛场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NBA赛场上的庆祝动作进行研究,旨在更好地了解美国的篮球文化,并为CBA联赛的文化内涵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论:1)NBA赛场庆祝动作从使用范围上可分为普遍性动作、个别性动作和特殊性动作3类;在意义上可分为挑衅类动作、鼓舞类动作、特殊意义类动作和表演类动作4类;2)与其他篮球联赛和运动项目的庆祝动作相比,NBA赛场庆祝动作具有多元化、富含激情、富于创造性等特征;3)NBA赛场庆祝动作的多样化是文化环境、高度商业化、运动员气质类型以及顶峰体验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4)由于顶峰体验的表达和运动员气质类型是影响篮球运动员庆祝动作的普遍因素,因此,文化的宽容和商业化的需要可能是制约其他国家篮球联赛庆祝动作多样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CBA职业联赛赛场是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的重要载体,研究CBA职业联赛赛场文化对提升CBA品牌价值、推进CBA职业联赛社会化和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CBA职业联赛赛场文化的构建是提高联赛比赛水平、有效遏制球场暴力的发生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到现场观看比赛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关乎中国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我国CBA赛场文化系统结构应包括竞技文化、观众文化、产业文化、娱乐文化和建筑文化五个子系统.竞技文化、观众文化、产业文化、娱乐文化和建筑文化在发展度(数量维度)、协调度(质量维度)和持续度(时间维度)三个维度上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构成了我国CBA职业联赛赛场文化发展的系统.  相似文献   

9.
竞技体育拼搏精神的价值理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运动员能否在2008奥运会赛场上取得好成绩,除了教练员安排的技战术运用外,很大程度还取决于运动员的拼搏精神.通过对正确理解拼搏精神以及影响拼搏精神发挥的因素进行价值理念的探讨,旨在给运动员提供理想信念方面的帮助,使他们在比赛中取得更优秀的成绩,为祖国争光.  相似文献   

10.
核心力量是柔道运动员拥有良好赛场表现的基础,科学开展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使其在赛场上有更好的表现。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的水平不仅关系到运动员对技能的掌握和在赛场上的应用,而且关系到其比赛成绩和未来的发展。在运动员成长期间,要想更好地提高其竞技水平,就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让其拥有更好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参加2007年日照"铸福杯"沙滩排球冠军赛的部分运动员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已经具备了世界最优秀沙滩排球选手的身高条件,但平均年龄与世界优秀选手相比差距很大,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绝大部分都来源于室内排球运动员,沙滩排球专业训练年限较短,比赛经验不丰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甘肃省高校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甘肃省高校高水平武术运动员存在整体水平较差,分布不均衡,专业培养面狭窄,学校培养标准低等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普通高校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培养体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高速摄影和文献资料法,对不同水平女子100米运动员的分析,发现高水平运动员起跨攻栏时的起跨距离、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明显优于水平相对低的运动员;腾空过栏时低水平运动员身体重心的垂直位移明显大于高水平运动员的值;下栏着地时着地点与身体重心垂直投影点的水平距离明显低于水平低的运动员的值。  相似文献   

14.
优秀攀岩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等速肌力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德国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优秀攀岩运动员左右肘肘关节进行等速测试,探析攀岩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群的生物力学特征,为运动训练科学选材及康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优秀攀岩运动员屈伸峰力矩(PT)随测试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屈伸峰力矩屈肌大于肘伸肌;最大功率随测试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左右侧做功无明显差异,表明两侧肌力平衡;屈或伸的向心/离心(ECC/CON)随给定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屈肌的向心/离心(ECC/CON)比值小于1.0。  相似文献   

15.
浅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就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方向性特征与引导功能,高层次特征与创造功能,开放性特征与教育功能,健身特征与科学文化传递功能等方面,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内容,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身体和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进一步促进高校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足球文化是指在足球运动中,不同群体的行为表现所折射出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良好的足球文化关键在于足球群体的行为表现,从而形成各个足球群体的文化认同。足球职业化改革初期,足球界的不同群体对足球文化的创造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即国家层面的功利性主导、俱乐部层面的主体性创造和社会层面的效益化追求三个方面。从社会和文化角度,探讨中国足球文化的行为特征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改进计划行为理论(TPB)基础上,引入人口特征和雪上运动文化变量,构建了滑雪消费行为意向结构方程模型,以崇礼地区为例检验影响我国大众滑雪消费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雪上运动文化会对滑雪消费行为意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会通过行为态度间接影响行为意向。行为态度在雪上运动文化与消费行为意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应发挥冬奥会社会效益,加强滑雪知识普及,积极宣传雪上运动文化,降低滑雪运动门槛,促进需求侧消费升级,从而推动滑雪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侯斌  罗舰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2):203-206
高校校园在某种程度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塑造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和谐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研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模式,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塑造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全新模式进行研究。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理念层、制度和行为层以及物质层出发,对其特点、原则、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塑造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态度进行研究,从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与民族学等视角,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感情体验、行为控制感和主观标准等方面的认知、情感与行为特点及习惯,在此基础上,依据现代教育与体育理论,对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态度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校园体育文化通过体育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外作用于积极参与的体育行为,内作用于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将身体与精神合二为一进行锤炼与打磨,外塑形象,内化心灵,首先实现自身的和谐,其次在校园体育文化的熏陶下实现集体的和谐,最后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在和谐校园的丰富养分中茁壮成长,促进其制度、精神、物质和行为文化的全面建设,形成具有和谐校园特征、带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