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世界万物 ,只有人才是一种有自我意识的存在 ,自人类诞生以来 ,他也一直在不断地认识着自己。综观中外哲学史可以发现 ,对人的存在、价值、位置、意义等问题的研究构成了哲学的永恒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 ,哲学就是人学 ,哲学史就是一部探求人之存在的各种状态的历史。从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 ,到苏格拉底对人的关注 ;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人的尊严的捍卫 ,到康德实现哲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及到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 ;从马克斯·舍勒把人定位为动态的X ,到雅斯贝尔斯对时代的精神状…  相似文献   

2.
存在的虚无与意义的追问--鲁迅的生命哲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与意义的失落与寻找,是20世纪中外思想大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鲁迅对生存的孤独、惶惑、绝望、虚无与荒诞有痛切的体验和深刻的反思,在对绝望的反抗中,寻觅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存在与虚无     
花瓣零落成泥,依然花香传递,生命归于尘埃如花瓣零落,依然代代繁衍,生生不息。有一种力量支撑着我们在现实社会里树立起自己的精神标杆,无畏地抵抗绝望、堕落与虚无,从而获得激情,明晓行走的方向——那就是书籍,它是智慧的传承,精神的支撑。然而,在青春文学泛滥的今天,在娱乐精神大行其道的时候,轻松愉快的阅读方式成了读书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冯至的十四行诗集中描写了人的生存状态不自由的荒诞世界,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孤独,个体面对命运的恐惶不安,一次次直接面对生命,逼问生命的意义.这一主题成为其十四行诗的主旋律.与此相关的另一主题,便是存在主义式的勇毅面临死亡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对死亡与苦难的坦然承受.冯至的诗是深沉的人性意识的高扬.冯至十四行诗的独特主题与诗风,既是冯至接受存在主义哲学的结果,也是对40年代黑暗政治的反拨.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6,(3):54-62
存在抑或虚无,不只是一个哲学问题,在《1Q84》中,它还变成了一个文学问题。《空气蛹》与《1Q84》之间的联系,展现的不只是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它还标明了存在与虚无之间的界限。在小说中,村上春树通过对"爱"的宣扬,揭示了解决现实矛盾的途径;通过虚构,揭示了与现实的行为世界不同的另一个隐秘的内省世界,使得现实的行为世界与隐秘的内省世界交织在一起,从而把日常性含义与内在性含义结合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6.
存在者与存在之间以文学艺术为桥梁;文学叙事与存在者之间以隐喻为桥梁而指涉存在,使之去蔽、使之澄明、使之自现。人“诗意地栖居”在叙事隐喻的寓所,传达对于世界存在的认识,隐喻地揭示世界存在之后的“真”。隐喻使艺术呈现艺术之美,言说了无法言说之真,实现了美与真的统一。任何一个叙事文本都是关于世界存在的隐喻文本,诗、小说与哲学在真与美的最高境界上握手相通。  相似文献   

7.
夏怡 《文教资料》2012,(33):77-79
《米》是苏童“新历史主义”系列小说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特定时代背景下主人公五龙由流浪者到地方一霸的堕落生命历程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种种形态,本文试图通过文本分析以探究其中蕴含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性别差异性,构成女性的性别意识,对它的关注带来女性性别意识的自我觉醒。文本打破传统的男权社会文化秩序,消解主流话语,以繁复琐屑的女性经验树立性别差异的旗帜,建构女性叙事,并寄予了构建一种新的异于二元对立的两性关系的努力。对女性平民和英雄的双重身份的体认,赋予她以存在的真正本质。  相似文献   

9.
双层叙事的提出意在探求《一个人的遭遇》与《活着》文本审美价值相似性产生的叙事技巧上的缘由。认为两部作品具有双层叙述结构,第一叙述者与第二叙述者的层次使作家能够从题材本身的客观限制中解放出来,从而发掘题材在写作上的最大可能性。这一结构方式能够突破对作家的限制的同时也改变了一般阅读状态下读者的姿态。赋予读者以叙述上的参与与阅读时的对话姿态。双层叙事使读者与第一叙述者展开对话而与第二叙述者保持距离,形成阅读时的第三者角色,一方面参与叙述建构,另一方面保持对叙述的批判与思考,形成一种“间离化效果”,是能够将读者引向深入思考状态的理想叙事方式。余华与肖洛霍夫的这两部作品提供了双层叙事结构的经典范本,同时他们在具体叙述选择上也有所侧重,但在阅读效果与文本审美趣味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0.
华语电影《盲井》获得2004年柏林电影节“艺术贡献银熊奖”。它鲜明的纪实风格、严谨凝练的解构、细致周密的影像传达出人物复杂多变的心理,有力地反映了导演对赤贫生存状态下农民灵魂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论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角度上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事视角一直是西方小说批评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叙事视角也就成了表达作品意义和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叙述的人称与叙述的角度的关系,探讨不同叙事视角所具有的不同功能.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表意实践活动,文学表述的意义问题在文学理论中的讨论是一贯的。论文尝试用叙事理论的多种观念来阐明在哲学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学表述的意义,即作为文化形态诸种样式之一的叙事活动,文学表述服务于人(类)的自我认识、自我解释、自我塑造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进程。  相似文献   

13.
缅甸语第一人称代词在使用过程中长辈和小辈、上级和下级、僧侣和信徒之间存在有谦称、卑称和一般自称之别,同时这些称谓还有区分男用和女用的不同形式。这不仅与人称代词的形成历史有关,还与缅甸的社会文化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以汉语汽车广告为语料,探讨了汉语汽车广告的人际意义是如何通过人称系统来表达的.研究发现汉语汽车广告里的人称代词的各种指代用法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通过不同的人称的使用促进了广告主和潜在消费者之间的平等协商和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理论依据,从语气系统和人称系统两个方面对广告语篇进行人际意义探究。指出广告语篇中语气系统和人称系统的复杂性,揭示广告语篇中广告主如何巧妙的运用语言的人际功能操纵读者,实现其劝说功能。  相似文献   

16.
私人和公人都是指个体的人,是个体的人在不同社会关系下的体现。马克思把以私人财产权为核心的个人称为私人,把以平等政治权利为核心的个人称为公人。私人是资产阶级人权的实质,而公人在资产阶级社会中体现了人与人之抽象统一。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政治解放不够彻底。这种不彻底既体现在人作为私人和公人的分裂上,也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把私人视为人的真正状态、从而使得公人服从于私人,公人只具有抽象的普遍性。马克思把公人视为人的真正状态,但是这种公人却不是局限于政治领域的抽象的人,而是深入到经济社会领域的相互共享的人。如果说资产阶级社会中人的原型是私人,那么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原型便应该是公人。马克思的公人具有重要的规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有声思维录音和看图作文的方法对英汉两种语言在叙述文体中使用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频率和习惯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当代口语及书面叙述文体中,英语较之汉语更多地使用第三人称单数代词,汉语较多地使用原词重复和省略主语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还显示了英汉两种语言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用于指代动物时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8.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不仅在内容上体现了反封建伦理的时代要求,而且在形式上第一次觉悟到封建伦理的潜在制约,因而改变了传统的叙事者、人物、作者的关系,建立了一种内在的论争式、对话式的叙事伦理秩序,这是现代性伦理的形式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一个多世纪以来,各国评论家对《呼啸山庄》的研究此起彼伏,经久不衰。造成这一持续热潮的原因除了作品表达的极具野性、吞噬生命本身的纯净爱情以及广博的思想内容之外,还因为其别具一格的叙述者策略。从叙事学理论角度,对作品中的叙述者进行研究,探求作品的叙事魅力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英语公益广告语篇中人称与语气的人际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为框架,从语气与人称两方面对公益广告语篇进行了人际意义分析。研究发现,公益广告旨在提供重大社会问题的信息给读者和劝说读者采取积极行动。提供信息这一言语角色主要由陈述句实现,其中省略性陈述句的使用表明广告主试图与读者建立一种亲密、轻松、随意的交流氛围以拉近和读者的心理距离;劝说读者采取积极行动这一言语角色主要由祈使句实现,祈使句的频繁使用表明广告主比读者享有更高的权势地位;包容性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使广告主在与读者建立亲密与一致性同时,施加义务与表达意愿;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有助于广告主与读者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