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画一个确定的三角形至少需要几个条件?在《几何》第二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通过实际画三角形,验证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从中已经得到了答案,即画一个三角形一般需三个条件: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边边边.直角三角形除上述四种情况外,若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也可以确定. 学习本节教材,我们得到以下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树上树下     
美术课上,老师叫我们画一画“树上树下”。我好奇地问老师:“什么叫‘树上树下’,怎么画?”老师介绍道:“要画‘树上树下’,先在白纸上画一棵大的树,再画‘顶楼’住着谁,中间又住着谁,最后画‘底楼’住着谁。”老师边说边不由自主地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又在“顶楼”画起了小鸟,在中间画出了小蚂蚁一家正在看电视,“底楼”住着一只小田鼠,正在睡大觉。我“咯咯”地笑了起来,同桌问我为什么要笑,我说:“好玩呀,田鼠白天还在洞里睡大觉,真是懒死了。”我觉得画“树上树下”真有趣,于是也兴致勃勃地动手画起来。指导老师包丽华插图梓廷树上树…  相似文献   

3.
添嘴巴     
上课铃响了,邓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来对大家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添嘴巴的游戏。”说着,他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没嘴巴的非洲人,然后对我们说:“我们四个大组各选一个代表,看谁画得好。”  相似文献   

4.
有一天 约朋友到我家切磋国画技法 5岁的女儿聪聪和朋友的孩子也,,每人拿一枝毛笔趴在地板上画来画去 我和朋友边画边谈 一幅丝瓜图即 。 ,将完成时 女儿跑过来 妈妈看我的 说着踮起脚尖 侧锋一笔 朋友惋惜 , :“ 。” , 。地说 败笔 败笔 女儿听不懂朋友的话 还歪着头一个劲儿地问 阿姨 :“ , 。” , :“,我画得怎么样 朋友看着我 哑口无言 我接过话头说 聪聪真行!你看 ?” , 。 :“ ,你画的金鱼还挺漂亮的 我边说边提笔在女儿那一笔上勾了几下 把它 。” ,变成了一条金鱼 我又说 只是 这条金鱼掉在丝瓜架下了 一会儿就会 。 :“, ,渴死的 女儿想了一下说 那就给它画上鱼缸吧 在我的鼓励下 女儿又 。” :“ 。” ,画上了鱼缸 一个不规则的圆 女儿很满足地又和朋友的孩子画画去 —— — 。了 ...  相似文献   

5.
案例一“:重画!”①背景:大班,教师安顿全班幼儿坐好以后,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戴头饰的女孩子的头像。她先用白色粉笔打好框架,而后再用彩色粉笔涂颜色……教师画完后,对全班幼儿说:“今天我们的美工课要学一种新本领,画一个戴头饰的小姐姐。你们看,像老师这样先画出框架……”教师边讲述边板演画头像的步骤。在画到头像的嘴巴时,教师没有言语,只是在黑板的空白处画了一段向上弯的曲线,表示女孩子的嘴角向上翘,在微笑。讲解完毕,教师依次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白纸、一盒水彩笔,让孩子按照黑板上的示范学习画画,而后走出教室。15分钟后教师回到教室,…  相似文献   

6.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平面几何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将直接影响对后继知识的学习.凡在四边形等部分产生困难者,究其原因,多系对“三线八角”的概念没有正确认识和熟练掌握之故.其实,要杜绝这样的“失误”做到一个字———“画”即可.B一、“画”出“三线八角”的规律透过表面,深入实质,画出“三线”中两个角的四条边时,不难发现规律:1.同位角构成同位角的两个角的四条边(射线)中,有两条边(射线)是同方向部分重合,另两条边(射线)则在(两重合射线所在直线的)同侧.(如图1)简记为:同向重合,同侧.图1图2图32.内错角构成内错角的两个角的四…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老师、学生、教材、教法、设施、环境等众多复杂的因素构成的“生态系统”。为了保持课堂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必须研究课堂诸因素的相互关系,力求优化组合,和谐发展,强化诸因素之间的“互补”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有幸聆听了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上的《翠鸟》一课,颇受启发。片断一:师:读第一段,同学们的头脑里是否会出现翠鸟的样子?请你们默读。(学生默读想象)师:谁能上来画出翠鸟的样子?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画。(请几生上台画。其他学生自己画。师点评)师:下面我要请同学上台来,边指图边向大家介绍翠…  相似文献   

8.
暑假里的一天下午,妈妈要去上班,临走前叮嘱我:“你看会儿书,就去拉琴、写作业,再画一幅画,把这些事情干完了,才能去玩电脑。”我不耐烦地说:“知道了!”“那好,我走了。”门“砰!”地关上了。我趴在床上想着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做,真是太可怕了。唉!假如我有两双手四只眼睛,那该多好啊!这样我可以边拉琴,边玩电脑;还可以边写作业边画画;又可以在走路的时候,尽情欣赏周围的风景;还可以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或者边写作业边拉琴……啊!有两双手四只眼睛的感觉太好了。不过,要同时干好两件事,恐怕只有一个脑子还不够,最好是我的大脑里长两个脑子。我…  相似文献   

9.
“画”。把画引入英语教学能省去从言语表达到意会的“译解”过程。可明显地促进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清楚地揭示语言与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比如,边画小鸟边进行语言叙述:“This is a little bird.”也可边画边操练,老师画一个“⊙”,问:“What's this?”学生可能回答:“A son/A cake/A ball.”老师接着把“⊙”画成汽车,  相似文献   

10.
妞妞喜欢听音乐,一边听一边在黑板上涂鸦,她跟着音乐节奏的快慢兴奋地在黑板上用力画了好多线条,一边画一边叫着:“下雨啦,下雨啦!”东东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了消防博物馆,到家就迫不及待拿起画笔在纸上画消防车,还用乐高积木拼了一辆消防车,用木块积木搭了一座小房子,说:“这是消防局。”  相似文献   

11.
片断一——解读文本师:(板书:很像样)这是一个原本很美丽很富饶的小村庄,课文上概括地说它是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那么它到底是怎么很像样呢?你看,这是河坡,小村庄就在河坡上。请大家按照课文介绍的情景,用彩笔把小村庄画出来,可以吗?生(齐):可以。(生在纸上画河坡上的小村庄,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老师要求边“画”边“话”,读、说、交流。)师:你看,小村庄的前面是怎样的河水?生(齐):是清澈的河水。师:谁会画清澈的河水?生1:画上小鱼在游动。生2:画上沙石、小虾和水草。生3:微风吹过,河水会有一圈一圈的涟漪。画上一圈一圈的涟…  相似文献   

12.
“铃……”,悦耳的铃声命令我们回到座位上坐好。一会儿,庄老师严肃地走进教室。“同学们,你们说它像什么?”她边问边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一个圆。顿时,同学们议论开了。我坐在座位上暗暗盘算着,这庄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像鸡蛋!”有的人摸着头说;“像黑洞!”有的人跳起来说;还有的人在座位上边思考边说:“也很像光  相似文献   

13.
严晶 《幼儿教育》2003,(4):31-31
今天的美术课内容是“会飞的树叶”,我在黑板上画了各种形状的叶子,然后让小朋友用线条和花纹装饰叶脉。我边示范,边兴致盎然地问:“我画得好看吗?”“好看!”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不好看。”在众多肯定的声音里,我还是很清楚地听到了一个持否定意见的声音。很快,就  相似文献   

14.
一、小小电视机材料:纸盒、铅画纸条、绘画用具。制作方法: 1.取一盒面作为正面,中间挖去一个长方形,作“电视屏幕”。在两侧面挖去一个窄条(宽略大于屏幕),作“电视插片”用。(图1) 2.取一条与“屏幕”一样宽的长条形纸,画上一幅幅的故事画,或把破旧图书上的画剪下组成情节画贴上,从一侧面穿过“屏幕”,连接纸条两头,即成“小小电视机”。(图2) 玩法:幼儿徐徐抽动环形纸条,即可放“电视”,幼儿可边放边讲述故事。如能配上音乐则效果会更好。二、小转盘材料:圆蛋糕盒底座一只,螺钉螺帽各一枚,制作背景的材料若干,人物、动物卡片或立体玩具若干。制作方法:将螺钉穿过盒底正中,捻上螺丝帽(要捻得松些,以便盒子转动),然后把盒底均分成三部分,作为  相似文献   

15.
教师手抱纸娃娃(图一),伴着录音歌曲边唱边表演:“纸娃娃,小妹妹。大眼睛,小嘴巴,你看她呀美不美……”。声音亲切自然,激起孩子浓厚的兴趣。教师接着把纸娃娃贴在绒布板上说道:“这个娃娃美不美呀?她美在什么地方呀?请小朋友们讲讲。”幼儿甲:“她有大眼睛,小嘴巴。”幼儿乙:“她有黑黑的头发。”幼儿丙:“她还穿着花花的衣服。”师:老师今天请大家也来画一个美丽的纸娃娃,  相似文献   

16.
跳圈圈     
目的:练习站圆圈和跳跃动作。方法:男女儿童相间,拉手站成一个大圆圈,全体面向圆心,边唱边表演。可在地上画大、小双行圆圈,使儿童跳得准确、轻盈(见图一)。1-2小节:分成双行圆圈。唱到“大圈圈”时男孩走四小步(至大圈圈位),然后拉手围成一个外圈。唱到“小圈圈”时,女孩向圈内走四步(至  相似文献   

17.
志敏: 你从绘画班上完课回来,就拿出一张白纸,兴致勃勃地要画画。“今天老师教你们画什么呢?”我在一旁问你。“画花呀。老师画得又快又好看。我现在也要试试。”你一边调着水墨颜色,一边说。看你这么有兴趣,我当然也很高兴了。你学习水墨绘画,已经有一个多月。最早画竹子,用的是浓浓淡淡的墨汁  相似文献   

18.
一个两岁多的孩子,一边吃面包,一边非常认真地给躺在床上的布娃娃嘴上堆面包渣,口中念念有词:“吃,布娃吃。”妈妈见状大为恼火:“这不是糟踏东西吗,它会吃什么?!”孩子呢,弄得目瞪口呆。 一个5岁的孩子画了一只狼,上面骑着一个胖乎乎的娃娃。爸爸说:“哪有小孩骑狼的?应该骑牛,  相似文献   

19.
词和句的训练是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内容,在低年级尤其要打好基础。如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我们来看白晶老师教学《画鸡蛋》第二自然段的片断。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达·芬奇开始画鸡蛋时是什么态度? 生:老师先让他画鸡蛋,画了一个又让画一个。他画得不耐烦了。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达·芬奇为什么“不耐烦”了?在上下文中找一找,从哪里看出来“不耐烦”?〔教师注意了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生:他认为画鸡蛋太简单了。 师:请注意,看课文里是怎么说的?读读书。(生读)  相似文献   

20.
写好背景     
有位老师让学生画一幅画,主题是“母爱”。第一个同学想了想,画了一幅宁静的夜色图:月光下,妈妈晃着摇篮。第二个同学想了想,画了一只鸟妈妈在狂风暴雨的悬崖上,一边支起翅膀挡着风雨,一边紧紧地搂着她的孩子。那么哪一幅画感人?显然是第二幅。第二幅的背景是滔天的恶浪和狂怒的风雨,鸟妈妈在险风恶浪中护定了孩子,这昭示出了一个极其鲜明的主题:“只有母爱簇拥着的地方,才有直正甜美的宁静。”同学们作文时,也应注意背景的选择。只有把故事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写得既生动,又有意义。例如,有位同学写作文《我和书的故事》时,写“我爱书,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