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引言 教学媒介语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所使用的语言,是外语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参数。教师对外语教学中教学媒介语的态度和教学媒介语的实际使用情况可以反映出教师不同的教学环境观。我国的外语界对教学媒介语有过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外语教学中如何使用母语与目标语成为热门话题,但都是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于藏族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说,英语是第三语言学习,虽然二语学习者与三语学习者在语言习得中具有共性,但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2.
教育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理论来研究教育问题,它对于二语习得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构建崇尚"以人为本,动态平衡"的英语生态课堂就是教育生态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一个新进展。构建英语生态课堂有许多途径,文章从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花盆效应和教育生态位等教育生态学理论出发,探索语码转换在构建英语生态课堂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教师话语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语言输入和教学媒介,既是教师传授知识和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二语习得的目标语言,对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二语习得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策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克拉申(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及隆(Long)的"交互假设"为理论基础对中学英语教师话语进行研究,论述中学英语教师话语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揭示中学二语习得课堂教师话语的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从而改进和提高英语教师话语的质量,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教师话语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语言输入和教学媒介,既是教师传授知识和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二语习得的目标语言,对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二语习得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策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能力、学习动机、性格特征、所处环境等因素的差异性,对二语习得效果会产生很大影响。英语教师如果在授课过程中,缺少以学习者为导向,学生会因为学习动力不足、畏难情绪,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不高,使教师失去教学积极性和创新性。本文站在二语习得角度,从影响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学习者年龄、性格、动机、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探究二语习得对于英语教学的影响,以及分析学习者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旨在利用学习策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学习能力,提高语言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教师话语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语言输入和教学媒介,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重要影响。组织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管理、指导课堂活动所使用的语言,这类语言一般包括:问候语、指令、课堂提问、反馈语等。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至为关键,因为教师语言本身起着对目的语的使用的示范作用,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陈守丽 《成才之路》2014,(21):71-71
我国目前中学英语教学普遍运用语言知识传授教学法,制约了中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只有“习得”才能直接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深刻揭示了人类语言学习的机制,对我国英语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中学英语教学应尊重语言学习规律,重视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习得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话语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既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媒介。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话语形式、内容和质量影响着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提问以及怎样进行有效的提问,是中学英语教师应予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今,英语已成为世界主要的通用语言之一,英语在世界上的盛行促使英语课堂在教学中的盛行。教师反馈语是英语课堂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运用反馈语的方法正确与否,对课堂的成效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学英语课堂教师反馈语的类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IntroductionLanguagetestingisrelatedtothelanguage ,languagelearningandlanguageteaching .Wardhaughhasrightlyobservedthatlanguageteachinginvolvesatleastthreedis ciplines:linguistics ,psychology ,andpedagogy .Linguis ticsprovidesinformationaboutlanguageinge…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不同语言间既存在个性特征,也存在共性特征,语言的共性是形成中介语的基础之一。语言共性源于语言产生的基础,这种共性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修辞学的角度论述了孔子的“辞达”与“辞巧”观,认为“辞达”与“辞巧”具有辩证统一性,“达”与“巧”的对应关系是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之间的关系,最后文章还指出“修辞立其诚”是“辞达”与“辞巧”的大前提。  相似文献   

16.
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测试,作为测量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工具,与语言教学息息相关。因此,语言教师有必要了解语言测试。本阐述了语言测试的基本知识,使读加深对语言测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根据历史上不同的语言学家对语言的不同理解,本文着重讨论了外语教学的四种常见方法,提出语言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其教学方法的选择,人们如何看待语言,将如何教授语言。  相似文献   

18.
现代逻辑作为分析自然语言的工具,认为自然语言的缺陷有:(1)表达式的层次结构不够清晰;(2)个体化认知模式体现不够明确;(3)量词管辖的范围不太确切;(4)句子成分的语序不固定;(5)语形和语义不对应。从自然语言的视角衡量逻辑语言,其不足有:(1)初始词项的种类不够多样;(2)量词的种类比较贫乏;(3)存在量词的辖域在公式系列中不能动态的延伸;(4)由于语境的缺失而使语言传达信息的效率不高。自然语言和逻辑语言到底是什么关系?若持偏激态度,各自都觉得对方不如己。视二者为一种互补关系,这种态度是可取的。于是。现代逻辑延伸到自然语言领域就有两大类工作可做:扬逻辑之长避自然语言之短,用严格精确的逻辑工具化解自然语言的缺陷问题:取自然语言之优补逻辑之拙.增加新的逻辑手段发展其理论。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关于二语习得中的母语对目的语的迁移研究较多,其实,目的语对母语也会有影响,即目的语对母语的逆迁移,但目前对此语言现象的关注不足。这里主要讨论了这种语言现象及其三种具体表现类型,即词汇逆迁移,句法逆迁移,语用逆迁移,这三种表现类型能较好地解释二语习得者的一些语言变化,进而为新形势下汉语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翻译主要是对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恰如其分的处理。语言因素,即语言内部各成分-词、短语、句子、段落、章节等,仅仅是翻译活动入门的向导,因为翻译必须凭借这些外壳-语言表层结构来进行思考。非语言因素-语言环境,即语言因素的前后或上下文的密切联系,字词之间的隐蔽关系、远近距离关系、渊源关系以及与其它作品的关系等语言深层结构,是翻译的理解与表达正确的重要前提。翻译时,作词的词典定义,即概念意义和对概念意义具有一种补充和延伸价值的内涵意义有机结合起来,表达出其所产生的特定的联想意义,即根据两种事物间外部表象(形似)或内部本质(神似)的类似上的复杂的心理过程表现出来,从而弄清其来龙去脉,准确地把握其具体的内涵,达到理解与表达的完善与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