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也论出版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创新是出版业变革的过程。这种变革是对传统出版业的扬弃。这一过程包括:革除旧的出版观念、出版制度、出版模式和出版方式,制定和提出新的出版理念、新的出版体制、出版模式和方法,建立起新的出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央财经大学出版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莫林虎在《中国出版》撰文说:科技出版的数字化进程十分稳健,数字出版在科技出版的销售额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作为为科技服务的科技出版企业如何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走出一条数字出版的转型创新之路,是摆在出版业界、学界人士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比传统的印刷出版,分析了网络出版的六大优势.即影响力.出版速度.服务功能,成本,新的出版机遇和可持续发展:探讨了利用网络出版如何提高期刊工作的效率.提高竞争力:在结合全球新的发展趋势基础上.从出版方式和出版流程两方面.提出了抓住网络出版高速发展的新机遇.迎接出版业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对出版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战略性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出版人才的培养经历了发轫期、建制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等不同阶段。总的来看,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从培养出版干部到培养出版人才;“产、学、研”三大要素实时、动态地变化着,突出了不同人才培养方案的各自特色。当前,出版学已具备了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党和国家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文章回顾历史、立足于当下,为今后出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党对出版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人才培养活动和学科建设必须面向实践;应建立差异化的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英流汇聚的伟大历史时期,陈独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物,在此期间亦曾留下过深深印迹。本所引溯论证的:是其早期的编辑出版实践及其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内容包括:一、丰富多彩的出版实践;二、“鼓吹革命”的出版思想;三、风格独异的出版特色;四、功垂青史的出版名家。在章的第四部分,笔以下述拙见就教于同人:1、陈独秀是引领近代中国进步出版事业的旗手;2、陈独秀是培养近代出版人才的园丁;3、陈独秀是早期党的革命出版事业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6.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范军在《出版科学》发表文章说,出版评论应该是出版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作为学科层面的出版学研究应该是由出版理论、出版史和出版评论组成,而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三个部分:出版理论、出版史和出版实务。把“出版实务”作为出版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不科学的。所谓出版评论,是指以一定的出版观念、出版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7.
梳理总结20多年来中国近代海关出版物的影印出版过程,为相关史料的影印出版提供参考借鉴。文章对中国近代海关出版物的纸质原版、数字出版和目录出版三种出版形态影印出版的基本情况、特点、编排体例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并从影印内容、史料整理、史料影印三个方面总结出版经验,指出出版过程中存在原始出版物过于分散、影印版本打乱出版物原有体系、宣传推广不够、地图影印失真等问题,对今后进一步整理中国近代海关出版物影印出版提出建议:补充出版缺少的内容,翻译出版英文原件,原比例再版地图,开展专题出版,探索数字出版等。  相似文献   

8.
美国图书馆出版联盟是图书馆出版领域的唯一专业协会,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本文运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查法,从组织管理体制、主要服务内容、多元合作项目、国际化战略、发展规划五个方面剖析了美国图书馆出版联盟的建设实践,总结其成功经验并探讨对我国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启示:建立图书馆出版联盟是开展出版服务的必然选择,高参与度是图书馆出版联盟有效运作的关键,加强长期发展意识是图书馆出版联盟持续发展的保障,对外合作交流是提升图书馆出版联盟国际影响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出版资源也需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资源也需优化配置□河南人民出版社王丹方怎样合理有效地配置出版资源是出版产业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它之所以值得关注,是由于:(1)我国出版资源拥有量并不富裕,无论原材料、高新出版技术还是人才智力资源,在总量与人均占有方面均难以同发达国家相比。(2...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06,(9X):4-4
工成网市场部经理熊俊辉在《中国图书商报》谈到网络出版时说:网络出版是出版行业公认的大趋势,也是不少专家断言为继网络游戏之后的第二个金矿。尽管大家也越来越意识到网络出版与纸质出版并不对立,但网络出版存在的问题仍使绝大多数的出版单位抱着观望的态度。根据中国出版行业的发展,我们大胆推断,纸质出版行业发展到网络出版需要一种过渡形态。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迎接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社的挑战,抓住先机,商务印书馆经过深入思考,形成了自己的—套整体理念,并开展了一系列数字出版实践。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理念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品牌、分类、主导。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在数字出版领域树立了优秀的品牌,才能掌握数字出版的主动权。分类,为顺利开展数字出版,我们按照出版物类别、产品特色和出版资源的历史时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张书卿在《出版发行研究》撰文说:目前业界对数字出版标准化的认识还存在盲目性,认为数字出版标准化与传统出版标准化完全没有关系。其实数字出版只是载体发生了变化,数字出版还是以基本信息的标准化为基础的。由于目前我国基础性标准和传统出版标准还很薄弱和不健全,影响到了传统出版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数字出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市场观与科技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说的科技出版,专指面对中高端专业读者群的专业科技图书出版,不包括科普类图书和一般科技教材的出版。这类出版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非常高兴能够代表中国图书馆界在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作一个简短的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图书馆:从数字出版到数字享用的重要桥梁”。这个题目,说明了图书馆界对图书馆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与理解。图书馆界的这种认识和理解道理很简单:数字出版的根本目的,是数字资源的利用,没有“利用”这个需求的牵引,数字出版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之源,就是一个疲软的产业。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参考》:远流为何要开发koobe这一中文闼读平台?经营模式是什么? 王荣文:做为出版业者,我始终认为“智慧财产权的开发、加值与经营管理”是最关键的核心,在过去传统纸本出版的世界如此,在当前数字出版的世界更是如此!传统纸本出版、流通若要成功转型为数字出版,必须具备“保护数字智财权,并且将之转换成收入”的安全加密机制。  相似文献   

16.
《电子出版》2004,(9):10-16
在新中国五十多年的出版史上,恐怕从来没有哪个阶段比现在的出版从业者群体更多、更认真地表现出了对行业发展的焦灼与忧虑:新的文化转型对出版资源开发力度的挑战随着中国加入WTO而来的无情的市场准入原则与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由于巨大的利润诱惑和自由投资、公平竞赛环境的逐步实行,国内其他行业社会资本的四面介入:以雄厚私营资本为依托的个体书商的不断状大:以素质教育与减负减压为主要内容的当代教育改革对出版的;中击:以技术优势为依托的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物的无情蚕食与挤压:知识经济对出版人群体素质的挑战……在挑战与机遇其存的生存境况下.出版人列举了高悬于中国出版头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  相似文献   

17.
李艳辉 《出版广角》2022,(16):16-19+49
出版是教育内涵的自然延伸,是大学建设的天然元素,出版文化活动与教书育人事业始终相生相伴。文章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为例,从科研基础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公共文化服务、出版人才培养四个方面论述大学出版社参与大学建设的基本路径:为大学提供科研基础服务,助力学科建设发展;学术和教材并重,服务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出版活动支持大学建设,积极参与校园公共文化服务;加强校企合作,助力出版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8.
出版管理的内涵、层次很丰富,外延、层面也很宽泛。它可以是出版事业发展的运作实施(包括硬件建设、软件开发,阶段性的或战略性的发展),图书出版的生产营销;也可以是图书选题的规划,出版人才的培育等等,但我觉得,出版管理首要应解决一个共性问题,即出版思维的定位。出版管理若就图书出版的专业层面而言,其思维意识拟可作具体而细化的定位思考。从一般意义上说,管理包含着文化的、技术的两个层面。后者指的是图书生产运作的操作秩序及相应的制度(如:论证机制、价值评估与遴选制度,生产规模与资源配置等),前者则是指出版人的…  相似文献   

19.
分析出版数据价值的动因、机理和进路,推动数据出版的理论框架构建。文章指出新质生产力赋能数据出版的动因在于供给新型生产要素、创新数据出版形态、形成数据治理新范式、催生数据出版新岗位;在梳理出版元数据价值、数字化价值以及数据化价值的基础上,分析出版业数据价值的媒介跃升与媒体融合、数据要素核心地位确立、出版数据要素加数效应走向乘数效应等演进机理;提出数据价值实现进路:以数据要素为理念,加快出版数据产品化进程;以内容数据为核心,积极构建出版数据中台;建立合规使用的数据产权制度,探索出版数据可信流通体系;完善出版数据治理机制,提升出版数据治理能力;设立首席数据官职务,引领新生产要素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的助推之下,文学出版领域发生了巨大而影响深远的变革,经过近20年的演化,新型文学出版格局和出版模式已经逐渐成形。新的文学出版模式与实体书出版时代有很大不同,它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综合版权运营、网络出版、偏重文学的商业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