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维以“境界”说和“体演进论”的基本观点来审视两宋词,形成他重视五代、北宋词而轻视、基本上否定南宋词的艺术偏见。从总体上看,尽管两宋均届词体发展的辉煌时代,但是词在北宋,由小令向长调演变,艺术上为南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典范;而南宋词在吸收北宋词艺术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人化、典雅化,风格趋向多元化,词境更深邃,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从两宋词的词作数量、代表作家及对后世的影响、为词史提供“新的东西”等方面综合考察.南宋词高于北宋词。  相似文献   

2.
论宋词衰落的原因龙建国,黄曼玲词经历了两宋达三百年之久的兴盛期之后,便开始走向衰落。正如前人所说:“词于唐,沿于五代,具于北宋,盛于南宋,衰于元,亡于明。” ̄①虽说“衰于元”,实于南宋就已露衰败之象。王国维曾以“玉老田荒”来评定张炎词,这是切中肯綮的...  相似文献   

3.
<正> 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的又一大家,是南宋词人中唯一的“堪与北宋人颉颃者”(王国维《人间词话》)。辛词的美学蕴含十分丰富,它集中地体现了南宋时期的时代精神和艺术旨趣,代表了那一时期文学创作的思想特征和艺术成就。本文拟就辛弃疾词的美学内容谈一些  相似文献   

4.
《人间词话》的大部分篇幅是用来品评历代词人得失的,这些评论是王国维词学理论提出和阐释的重要载体,也是理解和把握王国维词学理论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通过对《人间词话》中涉及对历代词人词作的评论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从朝代划分来看,王国维推崇唐五代、北宋词,而贬低南宋、明清词;从品评标准来看,王国维追求"真景物,真感情"之境界;从词派认同来看,王国维注重词人间的师承关系,力图革除清代词坛流弊。  相似文献   

5.
提起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雨霖铃》,人们便会特别赞赏其中的名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这两句较之词里其他句子更受人们青睐以至成名呢? 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因此全面深入地理解此论里的“境  相似文献   

6.
北宋词人宋祁(qí)曾写《玉楼春》一词,词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千古传诵。因这一佳句,宋祁出了名,他当时任工部尚书,因此人们给他一个美称——“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红杏枝头春意闹”,妙在一个“闹”字上。据说这个“闹”字也经多次改动,最后才确定下来的。晚清词评论家王国维说:“着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和李煜在人生经历、性格特征方面都富有“悲剧性”,这样他就容易理解、认可李煜词。此外,《人间词话》论词讲求“悲剧性”,李煜作品合乎这个标准。从“悲剧性”角度探寻《人间词话》推重李煜词的原因,有助于深入研究王国维的词学观。  相似文献   

8.
“境界”说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为诗词创作和批评建立的美学批评的主要理论。是书开宗明义揭出“境界”说的大旨:“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又在第九则总结说:“……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认为严氏、王氏之说只涉及诗词创作的表面,只有他的“境界”说才触及到了根本。《词话》还结合文学史上的具体现象,从诗词创作的实践,运用“境界”说进行实际鉴赏和批评。  相似文献   

9.
“境界”说,是中国近代学者王国维的著名词学理论,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对推动古典诗词的研究有很大的裨益。王国维说,词以有“境界”为最佳,有“境界”方能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唐五代和北宋词所以能够“独绝”词坛,原因即在此。而境界说中尤以“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提出为佳,这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总结及发展,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一、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理解《人间词话》开宗明义便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接着为境界规定了两个基本审美形态:“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  相似文献   

10.
领略求学三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理直清代王国维(1877—1927)在《人间词话》中,辑录了北宋词人晏殊、柳永和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句,说明“求学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  相似文献   

11.
论意境     
<正> 一、意境的孕育时期与概念内涵意境(亦称境界)是开展诗词评论重要纲领和美学原则之一,蕴义精深,涉及知识丰赡,概括言之有二:(一)意境在诗词创作中居有重要位置。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就以有境界而“独绝。”可以说,诗词若乏意境,如人之丧目睛,顿失精神。王国维论姜夔词,说他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隔"的概念,并认为南宋词不如北宋,不足之处大部分是因为南宋词"隔";"陌生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的。对比"隔"和"陌生化"的内涵,我们可以发现二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点,本论文将二者置于比较诗学的视野下结合作品研究。探析"隔"和"陌生化"二者之间的共通性,在创作层面上都表现出语言上炼字,行文运用各种修辞,叙事用典,写景比兴,抒情间接;在审美层面上表现出意境不显的特征。追求文学语言的独立性和审美的阻拒性。因此本文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不隔"之词比"隔"词更胜一筹以及王国维崇北宋词而贬南宋词为基点。把南宋"隔"词放在"陌生化"视域下进行研究,彰显"隔"词之妙。  相似文献   

13.
史达祖的词处于词的发展历程上开始滑向没落的时代(南宋中末期),风格尖新轻巧,相对于以“滑”为特征的北宋词,已经有了“涩”的味道。但仍然有大量的评家给予很高的认可。本文梳理了自宋代以来词学研究对史达祖词的评价,并从几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这种评价的原因,而这种对古人评价的认识和把握,对于我们重新理解和细读史达祖的词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去俗复雅”是歌词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词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纵观唐五代北宋词发展的基本走向,词的“雅化”演变进程,似一条红线贯穿于词史发展之始终。从词风大的转移角度着手,唐五代北宋词的“雅化”进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敦煌民间词至“花间”代言词;从“花间”代言词至化抒情词;从人抒情词至大晟典雅词。大晟词人以四个方面的作为昭示了“雅化”的业绩。同时,大晟词人也将北宋词人创作以自然感发为主,转变为“以思索安排为写作之推动力”,为南宋雅词作家确立“家法”。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要眇宜修”就是从词体形式本身而言的,是指词体具有一种“内修外关”,即形式美和韵味美,这种审美风范标志了词的体例和美学特点。在宋代,尤其是北宋,文人对自我存在和生命本身的积极思考和探索,更易于用词这种方式表达,这很明显是受到词体形式本身的影响。它的曲艺要求,内容限定,审美风范的确立无不引发北宋文人在进取、忧患意识之外对自我生命的认识,反过来文人对自我生命的自觉探索和建构,也让词体更加幽微婉约地表达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一、纳兰心目中的诗和词 诗和词从广义上说都是诗歌,但从北宋初期起,词却被看作不能与诗同日而语的所谓“诗余”、“小道”,被划为“艳科”。以致有人读了欧阳修的词以后,竟然不敢相信是这位主张“文以载道”的古文家的作品,如曾慥在《乐府雅词序》中说:“欧公一代儒宗……当时小人或作艳语,谬为公词。” 北宋以来虽有苏轼、辛弃疾等人想消灭这种诗词割裂的畛域,但南宋以后,一般人仍然把《花间》词人和周邦彦、姜夔等一脉相承的婉约词看作正宗。直至清初,以执词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学界围绕《人间词话》展开了多角度、多层面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作品整理辑佚、境界说、具体作家评论、与西方哲学之关系。王国维在《人间词适》中品评了各个时代的词作,其词论明显透露出“重北宋轻南宋”的思想倾向。他的这种思想倾向主要与清代南北宋词之争和自身词学主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诗词名家施蛰存先生晚年曾说起在抄集研讨词籍题跋的过程中,无意之间弄清楚了词这一文学体裁的产生、发展的源流问题:“词”这一种文学形式,在唐五代时,名为“长短句”、“曲子词”。在北宋时,名为“乐府”或“乐府雅词”,或“近体乐府”。到南宋中叶,才出现“诗余”这个名词;到南宋晚期,才确定这种文学形式的专名为“词”。在南宋中叶以前,一切单用的“词”字,都是“胖”字的简体字,其意义是“歌辞”,是一个普通名词。  相似文献   

19.
宋词之分期,既不同于政治史之分期,也不同于宋诗之分期。整个宋词的发展分两大阶段,即北宋词与南宋词:一、从与音乐的关系看,北宋词绝大多数是用于演唱的,南宋词的主要功用已由应歌而转变为新体抒情诗;二、从题材与内容看,北宋词基本上未脱离“词为艳科”的传统,南宋词则彻底摆脱了这种束缚;三、从表现形式看,北宋词尚未完全脱离俗调,南宋词则以骚雅为归宿。而北宋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自宋太祖开国至仁宗朝,为沿袭期,但沿袭中有变化;后期自英宗至北宋灭亡,为变革期。南宋词也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起自高宗建炎,止于宁宗嘉定元年,为以辛弃疾为代表的爱国词大放光芒的时期,但也有姜夔起而与之抗衡;后期自嘉定止于宋亡,为学辛与宗姜两大派并立的时期,但后者已转居上风。  相似文献   

20.
宋词是词体的极致,易安词更是将其带至一片无人能及的境地,每每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以此为据,我以为忧郁、真切、细腻构成了易安词艺术风格的三境。一、时代铸就忧愁文李清照生活于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一生跨越两个历史时期。赵宋王朝是封建社会由繁盛走向衰亡的开端,各种弊端都逐渐显露和发作起来。屈辱的澶渊之盟,活现出这个外架庞大的官僚机构的腐败无能。其实,无论是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官僚机构,还是对外族异域的卑躬屈膝,都只不过是为了苟延残喘以逃避朝夕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