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学依赖于安宁和谐的课堂气氛.依赖于相互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因此,世界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即是改善师生关系。人们从教育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等多种角度来考察、分析师生交往现象.力求探索出师生关系的本质、特点和功能,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服务。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如果把改善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必将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教师走进一个和谐有序、宁静温馨的课堂,看到一双双渴望知识、充满友好的眼睛,教师就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幸福感、满足感和使命感,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怎能不才思涌动、神采飞扬?看到激情燃烧、妙语连珠的教师,听到充满爱心、耐心细致的讲解,我们的学生又怎能不对教师充满爱意、对学习充满渴望呢?在组建班集体、树立良好班风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用“心”搭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4.
5.
师爱的艺术     
邓益全 《师道》2004,(8):36-37
1745年,本杰明·韦斯特已长到7岁。这年夏季的一天,母亲让本杰明去照看亲戚家的一个婴儿——让他用扇子赶走婴儿脸上的苍蝇。那天中午,在本杰明的细心呵护下,婴儿慢慢进入了梦乡。小本杰明被熟睡着的婴儿的异常美丽吸引住了。他用手在扇子上比划着,好像要画下婴儿的美丽脸庞。而这一切被母亲萨拉捕捉到了。“你想画下宝宝的脸吗?”萨拉微笑着问本杰明。“我不会,我画不出。”本杰明说。“你不画怎么知道呢?”萨拉指着桌子上的一红一蓝两瓶墨水说,“你试试。”  相似文献   

6.
7.
刘勇强 《辽宁教育》2004,(10):25-26
一、带一点商榷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各方面生活知识的丰富,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他们期望和教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进行情感和思想的交流,他们不喜欢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势和盛气凌人的说教。如果教师居高临下,就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反之,教师如果以探讨者  相似文献   

8.
平时,常会听到这样的一些唠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琢磨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尊重老师了,学生越来越不听话了,……其实,不是孩子在变坏,而是时代在发展,学生有了许多独立的意识,独特的思维方式,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当架好师生沟通的桥梁,这样才会使师生关系沿着良性轨道发展,才会使班级集体产生凝聚力、向心力,学生才会健康发展。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善于倾听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心灵的对话     
为了做一篇题目为《城市初中生之间互动研究》的硕士论文,我需要一些第一手材料。因此,和学生分批谈话成为我获得论文素材的最主要方式。有一天,我让同事随意叫了四个学生来我的办公室。我没有教过他们的课,也不熟悉他们。为了消除他们压抑和紧张的心理,我在谈话之前跟他们首先提出了三项谈话原则:一是今天无论谁说错了什么话都不会受到批评;二是今天可以畅所欲言,什么话都可以谈,但谈话必须接近主题;三是今天的谈话内容决不反馈给任课老师。这四个学生显得很兴奋,如同笼中的小鸟即将被放飞一样,开始围绕着与互动有关的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10.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往往要在近距离的心理域限内才能实现。彼此一旦在心理上出现抵触或是带着防范,不仅难以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甚至还会进一步扩大心理裂痕,疏远情感关系;相反,如果说话者能够多从对方的角度加以考虑,营造出和谐、亲近、融洽的心理环境,然后找准对方最佳的“心理焦距”,选择最恰当的表述方式,相信能够取得异乎寻常的好效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与学生朝夕相处,对每一位孩子学习程度、家庭状况、兴趣爱好、脾气性格都有较为准确的了解,又有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做背景,按理说,完全有可能找准“心灵的焦距”。可是…  相似文献   

11.
教书育人乃教师的重要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把教书与育人自觉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非易事,本就教书育人中的“师生沟通”问题,从其在现代教书育人中的地位,教师、学生在“师生沟通”过程中角色及“师生沟通”方式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顺菊 《贵州教育》2009,(10):18-19
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只有对学生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学生才乐意在心中接受你的教育。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要努力在思想上积极引导,学习上耐心帮助,生活中关怀体贴。  相似文献   

13.
14.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发展会显示出不同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年龄阶段会体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如小学高年级时,儿童接近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会出现一些特有的症状,已经变得有心事了,此时儿童常是敏感、多疑的。虽然他们需要有人交流,需要别人关心自己的内心想法,也想了解接触别人,同时他们的发展也需要有人在旁边指引,但是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给他们带来的“畏惧”,使他们敢想而不敢说。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心与心之间的真诚沟通,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而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沟通是否顺畅,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扮演好学生的欣赏者、倾听者、垂范者、激励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由一封信引出的话题罗老师: 首先,我要向您说声对不起,请您原谅我的幼稚,宽恕我的自傲。我一直自我感觉良好,平日瞧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可不知真正不行的却是自己。我要重整旗鼓,您对我这么好,可我还不领情,我还有脸坐在高二(5)班吗?我恨自己,我太没出  相似文献   

17.
郭丽 《四川教育》2004,(7):26-26
医生以“望、闻、问、切”四法探测病情,我也曾沿袭此法把脉自己的学生,一度屡试不爽,但如今其灵验度却受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18.
我从1992年起,探索了用笔跟学生谈话的方法,架起了一座心灵之桥,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我跟学生的笔谈无所不包,而且我总以平等的态度、商量的语气跟学生探讨问题,交换看法,因此,有些学生就在笔谈中称我为他(她)们的“朋友”。我在笔谈中这样回答:  相似文献   

19.
20.
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是教育工作的关键。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文章从师生沟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沟通中常见的障碍及沟通的途径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