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纪念中国抗战胜利40周年以来,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出版,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有关抗日战争史的资料、论著、译著的出版问世,真有如雨后的春笋,满园的繁花,不但数量多,研究领域广阔,而且学术和写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但也要指出,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之处,即我们的史学工作者,对中国13亿人口中的广大青少年群体学习抗日战史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重大意义重视不够,没有能针对他们的特点,撰写为他们所喜爱和容易接受的抗日战史书籍,以教育他们牢记国难,毋忘国耻,增强爱国主义信念.十分可喜的是,这一不足和遗憾为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所重视,并由他们作了弥补.  相似文献   

2.
<正>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抗日战争史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最著名的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是无数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用血肉筑长城的英勇壮举。在当前的日本,有些人一直在企图抹杀日本法西斯在二战中的侵略历史,美化战争中的刽子手,对慰安妇问题总是采取逃避的态度,这激起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更要让学生明白这场惨无人道的侵略战争带给中国人民的深重灾难,培养学生正视历史、放眼未来、珍惜和平的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学术界对抗日战争史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课题研究更加深入.学者们围绕着抗日战争的起点及阶段的划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抗战时期的经济、教育、文化和日军侵华罪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国抗日战场研究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主体性内容,其内容应包括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与此相关的其他问题。“文革”之前关于正面战场的研究几无进展,且评价消极。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渐趋客观、准确,评价亦开始向积极、肯定方向转变。深化抗日战场研究,有赖于海峡两岸相关资料的进一步挖掘和利用,还应明确研究视角,规范学术概念。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近十年来,尤其是抗战胜利50周年以来,抗战史研究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拟选取与中学历史教材有关并曾引起研究者广泛兴趣的若干重要问题作一综述,谨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七七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起点,它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是抗日战争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七七事变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七七事变,仅指1937年7月7日至7月8日,中日两军正式的交锋。广义的七七事变还包括7月8日到7月30日.中日间交涉和军事行动同时进行。战斗逐渐从卢沟桥扩大到平津一带,直至平津失陷。  相似文献   

7.
《中等职业教育》2005,(15):4-15
在这里,我们将再次翻开中华民族现代史上空前壮烈的一页。日本的侵华战争,是20世纪人类史上最残酷、最血腥的战争。在那段苦难岁月里,民族灾难深重到了极点,中华民族的浴血反抗也悲壮到了顶点。我们经历了落后挨打的耻辱,历史更证明了众志成城的民族伟力。60年来,这段已融入民族记忆的历史,在不断强化着我们的忧患意识。也不断强化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巨大动力。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世世代代永远铭记那个年代,本着明史知耻、明史知理、明史知责的自觉,我们编辑部奉献给大家这期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专题——勿忘历史。  相似文献   

8.
9.
魏宏运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中国现代史的学科建设,深化中国现代史中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开拓中国现代史研究的广阔空间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对孙中山、武汉国民政府、周恩来、抗日战争和华北农村社会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历史发生在过往时先岁月的“情境”之中,内行丰富而内容多样,故特定历史的“内容”与“情境”决定了历史教学的具体方式。杨春华老师以人教舨历史必修!“抗日战争”一课为例,围绕抗日战争真相怎样呈观、对以往历史教学意函做何反思、如何引导学生体悟历史意义等问题,尝试用新的教学思路、教学路径、教章叙事和课程资源,揭示“图像证史”课题的价值,用“重访过去:如何切入抗日战争史——基于史料的脉络和机理确定‘图像证史’的教学立意”“‘图像证史‘:如何讲述抗日战争史——基于学科的特性和结构探索‘史抖教学’的具体方式”。守望人性:如何理解抗日战争史——基于主题的内容和意函体悟‘新文化史’的价值取向”,寻找历史教学中“另一种”可能的历史呈观方式,引领学生从生命、人性、文明的“新文化史”视野,理解抗日战争历史,拓展历史教育的视界。  相似文献   

11.
历史属于“过去”,发生在过往时光岁月的“情境”之中,内涵丰富而内容多样,故特定历史的“内容”“情境”决定了历史教学的具体方式。杨春华老师以人教版历史必修1“抗日战争”一课为例,通过对抗日战争的史实和真相如何呈现、以往历史教学意涵的反思、如何引导学生体悟历史意义的思考,尝试用一个新的教学思路、教学路径、教学叙事和课程资源开发方式,揭示“图像证吏”的课题,用“重访过去:如何切入抗日战争史基于史料的脉络和机理确定‘图像证史’的教学立意”“‘图像证史’:如何讲述抗日战争史基于学科的特性和结构探索‘史料教学’的具体方式”“守望人性:如何理解抗日战争史基于主题的内容和意涵体悟‘新文化史’的价值取向”,寻找历史教学中“另一种”可能的历史呈现方式,引领学生从生命、人性、文明的“新文化史”视野,理解抗战历史,拓展历史教育的视界。  相似文献   

12.
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其灭亡中国的野心,在占领中国大片国土的同时,对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野蛮的破坏,使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蒙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本文用大量事实揭露日本帝国主义践踏世界文明的滔天罪行  相似文献   

13.
日本当局和右翼势力否认二战罪责有着深刻政治、历史和思想根源。2015年中国和世界人民围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举行纪念活动,对于牢记历史经验教训,激发捍卫世界和平的勇气和决心,声援有正义和良知的日本人民,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于忘记历史教训,一味迁就纵容日本右翼的美国当局则是一个警告和忠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悄然出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更善于乔装打扮,选材更加广泛,手法更加多样,策略更加迂回,以多重方式间接虚无抗日战争史,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造成了挑战。对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应在把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手法及危害、出场原因的基础上,“破”抗日战争史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害,“立”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流砥柱之形象。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将抗日战争史学术研究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增强课程的学理性;引导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把握抗日战争的全局与主流;弘扬抗战精神,贯通抗日战争史的“历史、现实、未来”。  相似文献   

15.
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我们在回顾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时,都会忆起与日军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中国抗战的第三战场,即印缅战场。在异国他乡,  相似文献   

16.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日德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德国的期望是在即将发动的大战中,日本能够拖住苏联和美国,并不希望日本对华开战。一旦日本陷入中国战场就失去了作为德国战略盟友的意义。而且,中国  相似文献   

17.
以往我们对中国抗日战争相关的国际法问题研究不够,以至在国际舆论上出现作为受害者的中国却是国际法的违反者这样的怪论。笔者从国际法学的视角出发,以中日战争起源问题、中日两国宣战问题和日本在华化学战等三个案例,对中国抗战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通过诉之于国际法这一任何民族都必须承认和通用的"语言",认为中国抗战是一场中国反对日本非法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学者在研究中国抗日战争时,借鉴国际法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在历史教学中更有效地运用歌曲素材,2009年以来,相关课题研究在广州市多所中学展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案例,阐述了如何巧用歌曲素材,以活化历史教学。一、歌曲导入,创设教学情境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1中学生"正处于花季年龄,其心理特点更多地是对形象化、艺术性的东西感兴趣,特别是爱好音乐"。2运用历史歌曲导入  相似文献   

19.
①画中的两个军人代表中日两方军队。全副武装的日本侵略军看着手中的怀表计算着时间。表示他妄图实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中国军人愤怒地举起步枪,狠狠将枪托砸在日寇的钢盔上,给日寇以迎头痛击。“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主力部队在上海顽强抵抗,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20.
全面抗战三年后,八路军发展到50余万人,国民党当局不供给武器,前三年每年只给几十万发子弹,平均每个战士一年只有一两发。1940年以后,国民党当局彻底断绝了对八路军、新四军的弹药供给,解放区枪支弹药的来源主要靠战场缴获。后来解放区兵工厂也生产少量子弹,即主要是靠拾回的弹壳复装,其质量很差,只有手榴弹、地雷能依靠自产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