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其报道经验的成熟,媒体官方微博在恐怖事件报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昆明暴恐事件报道为例,统计了@人民日报发布的关于该事件的88条微博,从8个类目出发,分析媒体官方微博在恐怖事件报道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3·1昆明暴恐事件"的分析,对其引发的网民"群体极化"、部分媒体"失语"、政府在微博上公信力降低等舆情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对此类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减少舆情风险。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以来,暴力恐怖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蔓延。世界风险社会语境下,媒介是现代风险的主要建构场域,也是公众获取风险信息的主要来源,对于形塑公众风险感知、推进社会风险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风险社会理论和框架理论,对《人民日报》15年来关于暴力恐怖事件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研究主流媒介如何报道暴恐事件以及建构暴恐风险景观。  相似文献   

4.
"昆明暴恐事件"发生之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网络舆论一片哗然。本文以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为基础,试图探究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利用微博进行编码以及微博用户对此进行解码的全过程。研究发现: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在微博时代仍具有适用性。但是,由于受众的主动性增强,受众解码不再是微博意义传播的终点,主流媒体和普通网民会在微博平台上展开互动和博弈。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框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方法,研究凤凰网与天山网对2014年国内发生的暴恐事件的报道框架。本次研究围绕两网对于2014年的暴恐事件的报道数量、消息来源、报道基调、新闻来源进行框架的建构,比较凤凰网与天山网的报道差异,归纳出疆内外媒体对于暴恐事件报道的框架结构与规律,对于以后疆内外媒体如何报道此类突发事件起到一个启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框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方法,研究凤凰网与天山网对2014年国内发生的暴恐事件的报道框架。本次研究围绕两网对于2014年的暴恐事件的报道数量、消息来源、报道基调、新闻来源进行框架的建构,比较凤凰网与天山网的报道差异,归纳出疆内外媒体对于暴恐事件报道的框架结构与规律,对于以后疆内外媒体如何报道此类突发事件起到一个启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媒》2014,(5):74
正3月1日,发生在昆明火车站的暴力恐怖事件引起国际社会公愤,而一些西方媒体所作的报道罔顾事实,充斥奇谈怪论,3月3日的《人民日报》针锋相对,在"国际论坛"刊发题为《十足的虚伪与冷酷》的署名评论。3月4日的《光明日报》也发表《西方媒体抽了自己一记耳光》《请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两篇言论,对此据理批驳。昆明暴恐事件刚发生,《人民日报》在掌握美国等主流媒体群体性失明与乱语的一系列例子后,即研究、策划评论选题。这种带有前瞻性的工作部署,为及时开展舆论斗争赢得了时间。比如一  相似文献   

8.
在突发事件中,媒体担负着掌握核心话语权、消除不确定性、传播正能量等责任,以达到引导舆论、稳定社会的目的。发生于2014年3月1日的昆明暴恐事件是对当地媒体是否具备担负这些责任的能力的一次考验。本文以个案研究和内容分析法对昆明当地媒体新浪微博认证账号在"3·01"暴恐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能力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9.
2014年中国发生的几起暴恐事件引起了西方主流媒体的关注,由于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差别,西方媒体在进行报道时,难免会从自身的报道立场和目的出发,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对在中国发生的暴恐事件的解读. 为全面展现西方媒体对华恐怖暴力事件的报道方式,本文借助LexisNexis数据库,以Chinese terrorism或China terrorism为主题检索词进行检索,和人工阅读相结合,获得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间的有效新闻文本32篇,分别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12家媒体.  相似文献   

10.
面对突发灾难性事件,新媒体的新闻报道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机遇。作为传统媒体的延伸和深化,新媒体不仅要发挥平台优势,更要继承传统媒体的专业性。本文通过对"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发生12天之内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人民日报和新浪新闻中心微博@头条新闻的内容分析,总结其在此次事件报道中的专业性表现,以期为今后的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业界资讯     
《新闻战线》2012,(8):111-112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正式上线7月22日凌晨4时58分,账号"@人民日报"在人民网、新浪网上同步发出第一条微博,标志着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两大微博平台正式上线。许多网民留言,对人民日报开设官方微博表示认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以"权威声  相似文献   

12.
北京"7·21"暴雨事件中,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以及意见领袖微博在微博舆论场中相互激荡,在促进信息公开、引导网络舆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微博舆论场中的上述三种主要力量进行分析,总结突发性事件中微博舆论场的舆论表达特点,为相关各方应对今后类似事件提出更多微博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3·01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中"@微博云南"的信息传播为例,分析研究在突发事件频发背景下政务微博的信息传播现状和问题。政务微博凭借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帮助政府实现了权威信息的实时发布,有效地遏制了突发事件中谣言的滋生和传播,缓解了民众的恐慌情绪,但在信息传播互动性和信息传播内容方式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暴恐袭击事件频发,从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到乌鲁木齐火车站爆炸案,再到广州火车站砍人事件、乌鲁木齐早市爆炸案,接连发生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不仅造成了大量各族无辜群众的伤亡,也导致了全国民众大规模的心理恐慌。这种不加区别地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行为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制造几个伤亡数字,而是通过制造极具轰动性和戏剧性的突发事件来吸引各类媒体的注意,进而借助媒体的报道将这幕由恐怖分子导演的恐怖戏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个安静的小镇,然而一年之内发生了两次暴恐事件。《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色力布亚居住、追索两周多,不仅为了寻找暴恐分子在这个小镇精神异变的轨迹,还试图了解埋藏在这日常生活后的某种暴力的隐秘起源  相似文献   

16.
受"昆明3·01暴恐事件"影响,"暴徒砍人"流言导致成都、广州等地数百群众四散奔逃,一时人人自危。最近,我国多起公共危机事件的始作俑者均为暴恐流言,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对此,本文结合"成都3·14春熙路事件"、"广州3·15沙河事件",分析了暴恐流言的传播机制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张焱  王波波 《新闻世界》2014,(11):180-181
暴恐事件产生的伤害不仅仅作用于无辜受害者,它更大的伤害,在于产生的民族隔阂、恐怖效应与社会恐慌。例如昆明"3·01"事件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一些媒体提到暴徒的时候冠以"来自新疆的恐怖分子",新疆的形象、新疆人的形象再一次受到损害。因此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2014年的"3·01"昆明暴力恐怖事件,不仅震惊国人,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西方国家许多媒体都进行了报道。本文从新闻传播学的框架理论出发,选择"3·01"昆明暴力恐怖事件发生一个月内,主要以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美联社,CNN,英国路透社、BBC等国家和地区的媒体相关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西方媒体所构建的民族冲突的报道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媒体在危机中对外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平萍 《中国记者》2012,(9):82-83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示范作用 "北京暴雨,整夜无眠.《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与大家共同守望.为每一位尚未平安到家的人祈福,向每一位仍然奋战在救援一线的人致敬!北京,加油!"7月22日凌晨4时58分,账号"@人民日报"在人民网、新浪网上同步发出第一条微博,标志着《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两大微博平台正式上线.  相似文献   

20.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2,(9):5-6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上线"北京暴雨,整夜无眠。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与大家共同守望。为每一位尚未平安到家的人祈福,向每一位仍然奋战在救援一线的人致敬!北京,加油!"7月22日凌晨4时58分,账号"@人民日报"在人民网、新浪网上同步发出第一条微博,标志着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两大微博平台正式上线。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开设,得到网友积极响应。许多网民留言,对人民日报开设官方微博表示认可。网友"张根清"表示:"人民日报这次很给力,用新媒体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用传统媒体的责任强化新媒体的力量。"也有网友对人民日报如何在新媒体舆论场上发挥更大作用,提出了期待和建议。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